驿吏进宫不停,直接将捷报送到了皇宫之中。
皇宫中正值朝议,李雄正站在舆图前,一遍遍地看着汉昌失守的军报。
“嗯?谁?”
听到报捷声,李雄抬起了微微泛红的双眸,数十年执掌杀伐,让他一临重大战事便不自觉地煞气盈胸。
【甲寅,威虏将军费黑徙守平州,为敌将赵染所困。】
【乙酉,讨寇将军刘麟自宕渠出,邀共击之,先锋陈安破敌营,费黑仗乘其乱,纵兵夹击,大败赵染于平州城下。】
【乙巳,退守宕渠县,乞...】
“什么!?”
愁眉紧锁的众官身子猛地一颤,难以置信地回头,望向了诵读军报的侍从阎硕。
李雄的反应更为急切,不等阎硕读完,直接让左右把军报拿了过来。
快速地将奏报扫完,李雄快步赶回,向着舆图上望去。
粗粝的手指顺着宕渠水一路南下,李雄眼球不住的轻颤。
最后闭目,深吸一口气。
将神情中的愤怒、担忧、激动、狂喜全部内敛。
危机高压下,李雄再次恢复成了那个数次从死局里挣扎而出的顶级流民帅。
“阿麟做的...很不错!不愧是孤看好的侄婿!”
李雄含蓄点头,手指轻轻敲了敲舆图上的宕渠县:“孤记得,宕渠县,是那个杨燮在主政吧。”
李雄在大成朝堂上有着绝对的掌控力,尤其是自阎式、杨褒去世后,丞相由范长生虚领,录尚书事、尚书令、左右仆射也不再另设。
因此,杨发虽然身为侍中,但领着部分的百官事。
听到李雄的问话后,杨发立马答道:“回禀陛下,正是武阳杨氏的杨燮。”
“武阳杨氏...杨燮...”
李雄思索着这个名字,眼神不断地从汉昌城与宕渠县之间扫视。
见李雄再次沉思不言,杨发试探地问道:“陛下...可是此人有什么问题?”
“你们看看阿麟的奏报吧。”
李雄将刘麟的奏报推到舆图上,朝堂上的身居高位者也都好奇地围拢了过来。
“宕渠控扼三巴,加固城池,增兵防守,理所应当。”
“可...为何要在宕渠和江州之间筑坚城?!”
尚书杨珪面色难看:“现在可是隆冬!如果再征发民役,一个控制不好是会出现民变啊!”
刘麟奏报里说的很直白。
刘曜拿下汉昌后,应该很快就会南下攻打宕渠,而费黑又被打的只剩下残兵,所以需要尽快增发辎重和兵卒。
同时自己也没把握能守住宕渠,最好能在江州和宕渠之间建一城,以防万一。
只是受限于李雄的认知格局,大成的土客矛盾一直非常尖锐,如果要发民役建城,向来是优先从本土庶民里征发。
这种操作,无疑会进一步激发本就尖锐矛盾。
“这个地方倒是没错...”
李雄手指轻点着地图上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之处,眼神中充满了赞许以及困惑:“只是孤不理解,为什么阿麟如此急切。”
“奏报上说...他觉得刘曜马上就会南下攻打宕渠。”
侍中杨发将刘麟的奏报放回,神情中同样犹豫:“可刘曜刚刚翻蜀道攻下了汉昌,哪来的兵卒供他南下百里攻打宕渠。”
“这个讨寇将军...是不是有点太畏惧刘曜了!”
尚书杨珪主掌赋税,当下直接站出否定道:“陛下,臣认为其余事都可再行商讨,只是建城一事还请慎之!”
李雄不言,他也在犹豫要不要听从刘麟的。
朝堂上的其他人虽然没有明说,但也都是默认下了。
毕竟自古筑城都要避开夏冬以及农忙月份,隆冬筑城,确实有些骇人听闻了。
“阿麟过于谨慎了...”
李雄思量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将此事按下:“现在不适合发民役,筑城一事还是等开春后再行讨论吧。”
“先议宕渠。”
“陛下,上一批粮草刚发去阆中,国库中仅剩应急之粮,若要再拨发粮草至宕渠,怕是只能现收了啊。”
尚书杨珪无奈:“剑阁、阆中、巴东都在缺兵卒,各地青壮已经征了数次,不便再征了。”
“这么说,讨寇将军的请求,朝堂一个都应不了了。”
杨发哂笑:“刘麟首战首捷已是不易,杨尚书,莫要冷了军心。”
“是我要冷了军心吗!”
“是真的没有粮草兵卒了啊!”
杨珪恼怒,他是真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大成的财政本来就一团乱麻,以至于才刚刚建国,李雄这个开国皇帝就被逼得卖官鬻爵来弥补财政亏空。
也就是最近这几年,靠着范长生的协助稳住了川蜀世家,又靠着刘玄的名声安抚了川蜀百姓,大成这才赢得了些喘息时间,丰盈了些国库。
只是这一交战,这个流民军转成的草台班子,又被打回原形,开始处处捉襟见肘。
“哼,成都不是还有很多世家吗,先找他们‘要’点不行吗?”
不知是谁说了一声,随后整个朝堂就像是炸开一般,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吵了起来。
李雄眉头微蹙,只是眼神还在舆图上逡巡。
“宣汉县,是谁在主政。”
忽然之间听到了李雄的问话,侍中杨发愣了一下,思索了片刻后答道:“宣汉新归,未设县令,应是由校尉罗恒屯守。”
“麾下多少人。”
“有步卒两千。”
“两千...应是够些用了”
喃喃一声,李雄再次陷入沉默。
见李雄不再说话,杨发眉头微皱,随后心中瞬间了然,趁着场面嘈杂,与身旁的廷尉正耳语了几句。
廷尉正心领神会,出列高声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说。”
“陛下数次拨发钱粮,修缮城池,可刘将军却说宕渠县城破墙损,其中似有疑。”
此言一出,朝堂上的众人为之一静,或有不解,或似有所悟。
“继续说。”
李雄头也不抬,继续对照着军报看着舆图。
“臣以为,杨燮此人有中饱私囊,私吞钱款之嫌。”
“嗯,所言有理。”
李雄抬起头,下令道:“来人,廷尉正举宕渠令杨燮臧污,封其私产,着其回成都受审,有罪下狱,无罪另论。”
“讨寇将军刘麟杀敌有功,循晏平旧事,分汉昌、宣汉、宕渠三县,置宕渠郡,讨寇将军刘麟任宕渠郡太守。费黑、上官澹及一应人等,皆需听从调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