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来了娄氏轧钢厂,自然避免不了跟娄振华接触,一边想,一边思索,很快到人事科!
“同志,您好,我是许大茂,来报道的,这是介绍信!”
许大茂礼貌地拿出学校给的介绍信,递给办公室人员!
“中专生?您稍等!”
本来漫不经心的人事科干事看到介绍信上的内容,顿时站了起来,这种人才肯定是特招的;
娄氏轧钢厂是私人厂,中专生一般都会去国营厂,来他们这里的可能非常低,因此,必须请示科长才能做决定!
“您忙!”
许大茂观察人事科办公室,里面有两个资料柜,上锁了,应该是整个轧钢厂职工的资料;
三张办公桌,还有两人最开始没抬头,听到中专后,诧异地看了一眼,紧接低头忙工作;
态度不是很热情,也不是很冷漠,许大茂倒是落了个清静!
“许大茂同志,欢迎来娄氏轧钢厂工作,我是人事科长沈勇,您星期一到技术科报到!”
沈勇态度很好,没有摆科长的架子,似乎知道些什么!
“谢谢您,科长!”
“不客气,小王,给许大茂同志办入职手续,然后带去领劳保物资,许大茂同志,领完物资就可以回家,星期一上班!”
“好的,科长!”
人事科带队,工装以及饭盒等物资顺利到手,其中倒是没发生狗眼看人低的狗血剧情!
离开轧钢厂,走在大街上,观察行人,回想49年以前,最大的变化是各个都要跟打了鸡血一般,眼睛充满希望和自豪;
穿着都是纯色,没有花里胡哨的,这跟四年前有很大区别,当时还有些碎花裙啥的,现在,几乎没了,朴实中带着干练;
穿着最多的是,白色短袖衬衣加黑色裤子,女孩子要么短发,要么两条马尾辫,男人也白色衬衣,裤子以黑和蓝为主;
百年战乱,各方势力的角逐场,军阀、脚盆鸡、光头,你方唱罢我登场,吃了太多的苦;
路上的行人,经历过军阀唱戏,城头变幻大王旗,也吃过脚盆鸡的混合面,感受过那种吃不下,排不出的感觉,酸爽自知;
种种苦难在他们的苦熬终于结束了,和平时代来了,虽然生活依旧不是很好,但未来可期;
他们从父辈嘴里听了太多战乱的故事,天桥说书人说的最多的是隐士大侠剁鸡头的故事;
京城的人最关心政治,最喜欢历史,按照历史规律,大乱之后,必然是大治;乱世之后必有盛世,期盼美好生活,铆足劲只为过上不饿肚子的日子!
没错,老百姓的心只要吃饱肚子,那就是千年难遇的盛世;
这也是虚幻的康乾被称为盛世的原因,不是康乾多厉害,而是新物种的推广,不饿肚子了!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到了大院门口,娄氏轧钢厂即将更名红星轧钢厂,这里住着的工人也会变成公家的,以后就不一样了;
南锣鼓巷95号院,分为前、中、后三个大院,许大茂家住后院两间房,左边是刘海中,右边是聋老太,伪造烈属事件,最终的处理结果是聋老太的贫农变成了地主,剧中的生活补助没了;
自此开始,聋老太进入蛰伏期,至于易中海,因此从高级工变成了初级工,没有过多处分,军管会有自己的考虑,但,不得不说的是,对他也是个打击;
中院,大院的风云人物,易中海夫妻住东厢房占用了两间,东厢房还空着一间,何雨柱和秦淮茹生了个儿子叫何晓,住在正房,雨水跟何大清;
至于贾家,贾东旭夫妇老贾家的房子,左边住着文三儿和贾张氏,右边住着梅子;
前院倒座房,靠门口两间是阎家的,东侧角院属韩,韩斌在轧钢厂当厂医,西侧角院属蔡家,蔡京在轧钢厂当采购员,其他房暂无入住,这俩家是近两年住进来的,占据了好的地段!
从今天开始,许大茂将会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大家面前,以前是学生,现在已经成人了;
“大茂,听说你被分配到娄氏轧钢厂了?可惜了,好不容易等到中专毕业,再怎么说也应该是个干部,怎么去娄氏了呢?”
进门第一关-阎埠贵,带标志性的黑框眼镜,40岁,看着有股书卷气,可,闪烁的小眼睛破坏了整体气质,让人不由的厌恶;
“阎老师,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工作单位是组织安排的,您这话……”
李林的表情似笑非笑,说得意味深长,阎埠贵不由的打个冷颤,像被未知的可怕盯上了;
好大一顶帽子,许大茂有乃父之风啊,不行,这小子太阴险了,以后还是得注意点儿;
自己最不想面对傻柱那张气死人不偿命的破嘴,现在看来,面对傻柱比许大茂轻松多了!
“咳咳,大茂,这怎么话儿说的?咱们当然要听从组织安排,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阎埠贵赶紧献上姨妈笑,这要是回答的不好,把柄被人给攥住了,没见贾张氏正看热闹吗?
“阎老师这话说得好,组织让咱们去哪里,咱们就去哪里,可不能盯着自己那点小九九,忘了自己的身份,太自私不好!”
许大茂冷笑,还整不了你了,小样的,你有三寸不烂之舌,小爷有铁齿铜牙,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显得你了?
“狗屁,许大茂,你就是不学好,没有哪个公家单位愿意接收,否则,会去娄氏轧钢厂?
要我说啊,有些人啊,读书还不如不读,还中专呢,以为自己多牛似的,还不是跟我家东旭一样?哼,不中看更不中用!”
贾张氏看着许大茂手里的工装袋子,再想想两人刚刚才的对话,顿时大喜,中专有什么用?还不是跟自己儿子样?哈哈!
“是是是,婶子,我自然比不上您的好大儿,娶媳妇有四年了吧?太厉害了,连个一儿半女都没有,哪像柱子哥,儿子都两岁了,唉,柱子哥太废物了!”
贾张氏闻言脸都绿了,这四年,最难熬的不是贾东旭,而是她,谁让儿媳妇不下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