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元宵节前三日。
街头巷尾,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城中各大庙宇、酒肆、商会、学堂皆早早挂起彩灯,搭设彩棚,准备迎接一年一度的“灯市游灯”盛会。
而今年的元宵,临安百姓尤其兴奋。
因为就在三日前,香门“五宿杀局”被临安秀才沈怀瑾亲手破局,纸鸢人遁逃无踪,香门子弟与临安官府联手解救被害之人,可谓大快人心。
衙门门口,甚至有好事之人专门挂出“沈断官断人香冤”八字横幅,竟然在城中传为佳话。
韩承节虽不在意民间说法,却也因此破格允许沈怀瑾、苏晚音、蓝芷一行人在元宵前夕休沐三日,还特意批了几张“内城灯谜券”,可以入城中最繁盛的“玄都庙市”猜灯解谜。
“你说这玄都庙市,到底比咱们平日逛的清河街、南市口好在哪里?”蓝芷一边啃着手中的烤红薯,一边问道,脸蛋被炉火烤得红扑扑的。
“香。”沈怀瑾没抬头,“是香市。”
苏晚音轻笑:“是‘香火’的‘香’,还是‘你嘴馋’的‘香’?”
沈怀瑾瞥她一眼:“皆有之也。玄都庙乃临安五大庙宇之首,其内香火鼎盛,主祀玄武大帝,元宵夜开灯时更有‘万人投香’仪式。凡投中者,据说来年断案断情皆顺风顺水。”
蓝芷眉毛一扬:“你是想去祈福断案,还是想投香看热闹?”
沈怀瑾正色道:“我啊,是去解谜,顺便,破个案。”
“又有案子?”苏晚音一顿。
沈怀瑾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纸条,上书六个歪歪扭扭的字:
“香谜一道,命归灯下。”
“今日清晨,有人送到我门前。”他说完将纸条摊开,“没有落款、没有署名,只一句话,但纸质极旧,墨迹却新。”
“你的名气太大了。”苏晚音摇头,“连神秘人都知道你爱猜谜。”
“或许只是巧合。”蓝芷蹙眉,“可若这真是案子,那我们今晚……又没得安生了。”
沈怀瑾嘴角轻扬,负手前行:“庙市不止灯谜,也有命案。谁说不能一边破案,一边过节?”
玄都庙,巍峨殿宇金碧辉煌,香烟缭绕如雾,庙前空地搭起十余条灯谜长街,每盏花灯下皆挂一条谜面,供人围观解答。
沈怀瑾一行人凭券入内,刚至“中街谜巷”,便看到人群簇拥处,一名白衣青年正高声宣读灯谜:
“‘双生子,一夜亡,香引灯下梦断肠。’”
“此乃本庙特设‘五香五谜’之第一谜,答中者可获‘灯王’彩签一张!”
“这……谜面有些古怪啊。”蓝芷侧头,“是打一人名,还是一事件?”
“谜面说的是‘双生子’与‘梦断肠’,若照旧日香案推理手法,极可能是某种双生香材,或者——一对孪生兄弟。”苏晚音轻声分析。
沈怀瑾看着谜面,忽然心头微动。
他想起昨日香门典籍中记载过一对极为罕见的“双香”——一种在点燃时香气相同、但药性完全相反的香材,一种名为“安息”,一种名为“断肠”。
若将两香调配于同一盏香灯中,便如孪生兄弟共处一屋,一香令你酣眠安稳,一香却可令你梦中毙命。
“若这谜指的是‘安息’与‘断肠’之香,那灯下梦死,便极可能是他要预告的凶案现场。”
沈怀瑾当即写下答案——“安断双香”,交予香灯处。
没过一刻,一名着红袍的香使走出,手持一张“灯王签”高声道:“沈怀瑾,谜解中正,赏‘香火签’一枚!”
人群惊呼。
“又是他!”
“传说中的‘沈神断’!”
“真来解谜了——”
沈怀瑾捏着“香火签”,却微微皱眉。
这香火签乃香门秘制,底纹是用特殊香料刷制,表面手感如皮革,边角有香灰凹痕,细看之下,正是香门老制的“血香封”,非香门掌事不能动用。
“晚音、蓝芷,跟我走。‘五香五谜’可能不仅是谜题,更是香门内部挑衅——这次的案子,可能从谜底变成了谜面。”
沈怀瑾捏着那枚“香火签”,指腹轻轻摩挲。他在香门典籍中见过类似签符——此物称“香命签”,平日只在香门秘仪中用于“定命”。谁的名在签上,便意味着谁被“香引”入局。
“你说会不会……”苏晚音低声,“有人预谋在灯会之中,借香引命?”
“极有可能。”沈怀瑾望着五条“灯谜街”上人头攒动,忽道:“快,找庙中长老,拦下余下四谜。”
“不如我们分头查。”蓝芷眼珠一转,“你去找庙中香首,我与晚音去查第二谜和第三谜挂在哪。”
“好。”沈怀瑾点头,“一炷香后,在庙后莲台坊汇合。”
三人分开行动。
蓝芷与苏晚音顺灯谜街一路巡至“香影街”,只见那里灯火最盛,人潮涌动,不少人正围着第二谜议论纷纷。
那谜文写得奇异:
“一柱三魂去,灯前故人归。问君何物香,可唤死者回。”
“这谜怎么像是招魂咒?”蓝芷一看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唤死者回’……不会是要闹鬼吧?”苏晚音皱眉。
正在此时,忽听身后一声惊呼:“灯下有人倒了!”
两人急忙回身,只见谜灯之下,一名中年男子捂着胸口,脸色惨白,口唇发紫,双目翻白,已然断气。
“凶案!”苏晚音立刻掏出随身令牌,“封街!”
蓝芷蹲下查看尸体,忽然嗅到一股微弱却奇异的香味——不像是普通檀香,也非合欢香,而是一种……似咸非咸、似苦非苦的气味。
“这味道……”她凑近嗅了嗅死者袖口,“衣上也有!”
“死者身份确认了吗?”苏晚音一边吩咐庙中侍卫隔离人群,一边查看死者随身物品。
蓝芷从他袖中摸出一张庙券:“嗯?‘施香房’的登记名册……上面写着‘方远之’。”
“这不是前月刚接掌‘香命堂’的副使吗?”苏晚音蹙眉,“他昨夜还在香门议会上提出要削减香门祭典预算。”
“你是说……”蓝芷咽了口唾沫,“他……是‘死者回’?”
“或者说,他是‘灯下故人’。”
苏晚音望着还燃烧着的灯谜盏,眼中泛起一丝寒意:“看来这一夜,不会太平了。”
另一边,沈怀瑾已快步来到“玄都庙香堂”,却发现门扉紧闭,门外一名香婢正急得团团转。
“沈爷——您来了就好!”香婢眼中含泪,“香首方才收到纸鸢人之信,急召两名长老至后山,半个时辰未归。”
“后山?”沈怀瑾眸光一闪,“那是旧庙废殿所在地,平日封禁无人通行。”
“是!可香首说信中写着‘香门旧事’四字,疑似关乎十年前‘焚香劫案’。”
沈怀瑾听到“焚香劫案”四字,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年香门典籍记载的事件——
十年前,香门镇山之宝“归魂香”曾在一次香道大典中失窃,一夜之间,香门三大长老殒命,百香封残。此案被定为“外贼入门”,但内部始终疑点重重。
沈怀瑾轻声道:“这庙会灯谜,不只是灯会,更是复仇现场。”
他抬头望天,星光已昏,灯火如昼,而整座玄都庙,宛如一口古井,正将真相缓缓吸入深处。
后山旧殿。
蓝芷与苏晚音已会合沈怀瑾,一同赶至庙后枯井边,只见香首与两名长老已被人点穴制伏,躺倒在一圈香灰之中。
灰圈中燃着六盏灯,灯光不强,却照得四周一片寂静森寒。
“天罗香阵。”香首轻声道,“是……门中禁术……专设亡魂归香之阵。”
沈怀瑾不语,俯身查看香阵中心一座香鼎,忽见其内残有断香一截,香尾处缠着红绸一缕,正是“归魂香”的残章。
“纸鸢人……要我们自己揭开香门丑事。”他抬头看向夜空。
“第三谜是‘可唤死者回’,第四谜便是‘香门旧案’。”
“他不是要杀人。”
“他是要让我们自杀。”
就在此时,一道黑影自香阵之外缓缓现身。
那人戴面纱、身披黑袍,缓缓而立,一声轻笑。
“沈怀瑾,三谜三案,你解得快,杀得慢。香门的债,是你们香门人来还。”
“你不是纸鸢人。”沈怀瑾缓缓道,“你是……那年焚香案中,失踪的香童——林未央。”
“你记得我?”那人摘下面纱,面容清丽却带着淡淡伤痕,笑容淡漠。
“记得。”沈怀瑾语气平静,“十年前,你是香门唯一目击者,却在案发后‘走火入魔’,被逐出门墙。”
“我不是走火。”她一字一句,“我,是被烧死的!”
她一指点在香鼎上,火光乍现,一团香雾升腾。
“来吧。最后两谜,在我手中。”
“你若能解出,香门自可再立。”
“你若解不出——”
“便与这满城灯火,一同焚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