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屡屡相逢之人,究竟是思念之回响,抑或是遗忘之预兆?常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此句虽俗,却如幽微灯火,照见人心深巷中那一片执拗的念想。
梦境如雾,飘渺难握。人们常寄望于这朦胧幻境,以为梦到某个人,便是对方也恰在念己,又或者正将自己遗忘。两种猜度,如孪生子般相随,却皆将梦境之玄机,虚掷于他人之心绪的揣度上。其实,这幻影并非来自他方的思念或遗忘,乃是自己心上那一个永不撤座的专席。当意识疲惫退守,潜意识便悄悄掀起一角帷幕,引你与心中之影相会。这“相见”如风过无痕,只是心在自己导演的剧场里,独演一场无声的悲欢——梦是心在无人注视时最诚实的独白。
每每自梦中惊醒,恍然若失,常于枕上留下未干的泪痕。那梦中之影,像月光一般倏忽消逝,却分明又在我的心上凿出更深的印痕。我凝神回忆,却恍如隔世,只剩心头一点隐隐的痛楚,深如刀刻。白日里我压抑着、隐藏着的思念,在梦中却如无人庭院里肆意疯长的藤蔓,缠绕每一寸心壁,直至天明才悄然退去,徒留怅然若失的魂灵。原来,梦里落泪之深,竟让白日清醒的坚强都显得如此单薄。
于是渐渐明白,梦并非通向他人心房的秘径。梦中那清晰又朦胧的影像,不过是我们自己心灵深处为某人留驻之位置,于夜深人静时浮升水面罢了。纵使光阴如滔滔江水,将多少往事冲刷而去,那位置却如磐石,在心底固执地盘踞。梦中相见,并非你思他或他忘你,不过是你自己心泉深处未曾干涸的倒影在翻腾——是灵魂中始终为那人保存的一隅天地在默默召唤。
当尘世的喧嚣止歇,当理性的堤防松懈,意识便借由梦的渡船,送我们与那深藏心底的身影相逢片刻。这或许正是梦存在的意义:它并非遗忘的征兆,亦非思念的凭证;它只是灵魂自己写给自己的信,在众人皆睡的深夜里轻轻拆开,读给你听。
于是,梦里的访客,便是我们自身心之旷野上永不熄灭的篝火——纵使白日里我们似乎已走过很远很远,夜深时,它依旧映照出我们心底那片最温柔、最固执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