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通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部。
已过花甲之年的李明阳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陆家嘴金融区的全景。二十年过去,当年的新兴民企已经发展成为跨国企业集团,业务遍及全球五大洲,年营业额突破百亿美元。
办公桌上,放着一份特殊的邀请函——世界贸易组织将在日内瓦举行中国加入WTO二十周年纪念活动,李明阳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受邀发表主题演讲。
电话铃响起,是他的助理:“李总,艾哈迈德女士的视频会议准备好了。”
大屏幕上,苏菲亚的面容出现,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优雅的痕迹,但她的眼神依然明亮有神,充满智慧。
“明阳,日内瓦见,”她微笑着说,“我也接到了邀请,将代表中东地区的商业领袖发言。二十年后的重逢,很有意义,不是吗?”
李明阳点点头:“二十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增长了十倍,世界的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我们的友谊,却始终如一。”苏菲亚说。
视频另一端,一个年轻女子走入画面。明娜·阿尔-法赫德,苏菲亚的女儿,如今已经是哈佛商学院的博士生,研究方向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东与亚洲商业合作模式。”她曾在上海度过一年时光,在李明阳的关照下爱上了中国文化,成为了连接两国的新生代桥梁。
“李叔叔好,”明娜用流利的中文问候,“我的论文已经完成初稿,很期待在日内瓦与您讨论。”
三人简短交谈后,结束了视频会议。李明阳转身面对窗外的城市景观,思绪飘向远方。
二十年来,他与苏菲亚保持着亦商亦友的关系,两人的企业在多个国家开展合作,共同见证了全球化的进程,也经历了金融危机、贸易摩擦等诸多挑战。他们从未逾越那条默契的界限,但内心深处的理解与共鸣却与日俱增。
在他的办公室书架上,摆放着一个精致的沙漠玫瑰石。那是苏菲亚多年前从沙特沙漠带来的礼物,象征着在严苛环境中仍能绽放的生命力与韧性。旁边是一本厚厚的相册,记录着两人在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以及明娜在上海的成长点滴。
李明阳拿起桌上的邀请函,轻轻抚过烫金的世贸组织标志。二十年前,中国加入WTO是他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二十年后,他将在世界舞台上分享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历程。这段旅程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挫折的痛苦;有对市场规则的适应,也有对中国特色的坚持;有与西方企业的竞争,也有与全球伙伴的合作。
而苏菲亚,这位来自遥远沙漠国度的女子,则如同他生命中的一面镜子,让他得以从另一种文化的视角审视自己的选择与成长。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文明,走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却在商海的浪潮中找到了心灵的共鸣,建立了超越国界、跨越时代的特殊联结。
窗外,上海的天空湛蓝如洗,浦东的摩天大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黄浦江上的轮船载着集装箱驶向远方。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开放姿态,拥抱着全球化的未来。
而李明阳知道,在遥远的利雅得,苏菲亚也正望着同样的蓝天,怀揣着相似的梦想与期许。
不同的文明,共同的梦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在彼此的世界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这是苏菲亚多年前写给他的话,如今已成为两人心照不宣的约定,也是这段跨越东西方的商路与情谊的最好注脚。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