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月,新加坡。
1
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李明阳拖着行李箱,走出到达厅,新加坡湿热的空气立即包裹了他。与沙特干燥炎热的气候不同,新加坡的热带气候潮湿闷热,仅仅几分钟,他的衬衫背部就已经被汗水浸湿。
“李先生?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的李明阳先生吗?“一个操着华语口音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
“是的,我是李明阳。“
“你好你好!我是新加坡华贸公司的杨长青,受贵公司委托来接你。“杨长青热情地握住李明阳的手,“听说你是刚从中东过来?一路辛苦了!“
“杨先生您好。“李明阳微笑回应,“是的,刚完成沙特的项目,直接飞过来的。“
“厉害啊!年纪轻轻就跑中东,现在又来东南亚,真是国际化人才!“杨长青一边赞叹,一边帮李明阳拿行李,引他走向停车场,“车已经准备好了,先送你去酒店休息,明天再正式开始工作。“
坐上杨长青的轿车,李明阳终于有机会仔细打量这个传说中的“亚洲小狮城“。窗外,整齐的道路,郁郁葱葱的树木,干净的街道和现代化的建筑,一切都井然有序,散发着发达国家的气息。
“新加坡真漂亮。“李明阳由衷感叹。
“是啊,建国才二十几年,发展得不错。“杨长青骄傲地说,“全靠李光耀总理的正确领导和华人的勤劳智慧。“
“我听说新加坡华人占多数?“
“对,大约75%是华人,其余是马来人、印度人和欧亚混血。虽然人口构成复杂,但社会很和谐,政府管理得好。“杨长青热情地介绍着,“不过我们都是新加坡公民,有自己的国家认同,虽然在文化上保留了华人传统。“
李明阳点点头,注意到虽然杨长青说的是标准华语,但夹杂着一些闽南和广东的口音,以及英语单词,形成了独特的“新加坡华语“风格。
“杨先生是祖籍哪里的?“李明阳好奇地问。
“我爷爷那辈是从福建泉州过来的,在日本占领时期。“杨长青回答,“你呢?我猜是广东人?“
“是的,广东宝安县人。“
“广东人聪明能干,特别会做生意!“杨长青笑道,“新加坡很多华商都是广东和福建origins()。“
汽车驶入市中心,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现代化程度超出李明阳的想象。这与他之前在泰国看到的曼谷完全不同,新加坡的现代化更加系统和全面,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规划和秩序。
“我们到了。“杨长青将车停在一栋中等规模的酒店前,“这是华贸大酒店,我们公司的产业。不是最豪华的,但很舒适,重要的是有家的感觉。”
入住手续很快办妥,杨长青将李明阳带到房间,确保一切妥当后才告辞。
“明天上午九点,我派车来接你去办公室。好好休息,调整时差。晚上如果想吃点什么,酒店楼下的福建菜馆很正宗,可以试试。”
李明阳感激地点头:“谢谢杨先生的安排,明天见。”
关上房门,李明阳长舒一口气,终于可以放松下来。自从从沙特飞来,他已经超过二十四小时没有好好休息了。他简单冲了个澡,换上酒店提供的干净睡衣,坐在窗边,望着窗外新加坡的夜景发呆。
六个月前,他还只是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的一名普通业务员,负责东南亚市场的初级工作。而现在,由于在沙特项目中的出色表现,他已经晋升为中东市场部副经理,并被总公司委派前往新加坡,负责一个更加宏大的任务——建立整个东南亚地区的销售网络。
这个任务的挑战性很大,但也充满机遇。与沙特不同,东南亚各国文化多元,政治经济体系各异,需要更加灵活和全面的策略。而新加坡,这个由华人主导的发达国家,将是他开拓东南亚市场的桥头堡。
窗外的霓虹灯闪烁,远处的摩天大楼如同璀璨的星河。李明阳想起了沙特的最后一晚,那个月下花园的告别,以及苏菲亚赠送的那枚古银币。他从行李中小心翼翼地取出那个绒布袋,轻轻抚摸着里面的古币,仿佛能通过它感受到那段跨越文化的情感纽带。
“苏菲亚,你现在在做什么呢?”他轻声自语,眼神飘向远方,仿佛能穿越大洲与海洋,看到那个沙漠中的绿洲和月光下的阿拉伯女子。
但很快,李明阳摇摇头,将思绪拉回现实。他来新加坡是为了工作,为了公司的使命,个人情感必须放在一边。何况,他与苏菲亚之间的那份情感,注定只能是生命中一段美丽的回忆,无法也不该有更多发展。
放下古币,李明阳打开公文包,取出关于新加坡和东南亚市场的资料开始阅读。尽管疲惫不堪,但他知道,只有充分准备,才能在明天的工作中取得好的开端。
不知不觉,他在资料堆中睡着了,梦里交织着沙特的沙漠、新加坡的高楼,以及远在中国的家乡。
2
第二天清晨,李明阳早早起床,简单用过早餐后,按约定在酒店大堂等候。九点整,杨长青准时到达,带他前往华贸公司总部。
华贸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商业区的一栋现代化办公楼内,装修简洁而不失格调,处处彰显着主人的实力和品味。
“我们公司创立于1965年,新加坡独立那年。”杨长青一边带领李明阳参观,一边介绍,“刚开始只做简单的进出口贸易,主要与香港、台湾和日本做生意。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始重视中国大陆市场,现在已经是新加坡最大的对华贸易公司之一。“
他们来到一间宽敞的会议室,里面已经坐了几位看起来职位不低的人员。杨长青一一介绍:总经理刘华,财务总监陈美玲,市场总监王明,以及法务顾问吴安邦。
“各位,这位就是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的李明阳先生,他此次来新加坡,是为了与我们讨论在东南亚建立农业机械销售网络的合作。”杨长青向大家介绍道。
李明阳微笑着向众人点头致意:“很荣幸认识各位。我公司非常重视与华贸公司的合作,希望能够借助贵公司在东南亚的网络和经验,共同开拓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
刘华,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面带威严却目光和善:“听说李先生年纪轻轻就在沙特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能讲讲那边的经验吗?”
李明阳谦虚地点头,然后简要介绍了沙特项目的情况,重点强调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本地化策略赢得客户信任。
“不错不错。”刘华听完连连点头,“有见识,有胆识,也懂得尊重当地文化,难怪能在沙特那种地方打开局面。”
接下来,会议正式开始。李明阳详细介绍了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的产品线、技术优势和定价策略,以及对东南亚市场的初步规划。华贸公司的高管们则分享了他们对各国市场的了解和分析。
“东南亚市场复杂多元,每个国家情况都不一样。”王明总监说道,“印尼地广人多,农业用地丰富,但基础设施薄弱;马来西亚发展较快,但政府保护本土企业;泰国市场开放,但日本企业已经深入多年;菲律宾和越南则政治因素较多...”
李明阳认真记录着每一个细节,不时提问深入了解。双方的交流热烈而富有成效,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华贸公司将作为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在东南亚的总代理,负责市场开发、销售渠道建设和售后服务,而中国方面则提供产品、技术支持和培训。
“合作愉快!”会议结束时,刘华与李明阳握手,“年轻人,我看好你。华人在海外发展不易,能有机会与祖国合作,我们很高兴。”
李明阳由衷感谢:“刘总客气了。我相信在华贸公司的帮助下,我们一定能在东南亚市场取得好成绩。这不仅是商业合作,更是华人之间的互助。”
午餐是在公司附近一家高档中餐厅进行的。席间,谈话从公事转向了更加私人的话题。
“李先生,你们内地现在改革开放,变化很大啊。“陈美玲问道,“我有亲戚在广东中山,说日子越来越好了?”
李明阳点头:“是的,特别是沿海地区,发展很快。深圳、广州这些地方已经开始有高楼大厦了,人民生活水平也在提高。”
“那还是比新加坡差远了。”王明插话,语气中带着一丝优越感,“我去年回广州探亲,觉得那里还是很落后,街道脏乱,服务意识差,和新加坡的整洁有序完全不能比。”
李明阳笑了笑,不以为忤:“王总说得对。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基础差,底子薄,要赶上新加坡这样的发达国家,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我相信只要方向正确,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赶上来的。”
刘华深以为然:“我也这么认为。华人的勤劳智慧是共通的,只要有好的制度和政策,中国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饭后,杨长青提议带李明阳参观新加坡的几个地标,顺便考察一下当地的农业机械市场。
他们首先来到了新加坡农业局,了解当地的农业政策和技术需求。虽然新加坡国土面积小,农业比重不高,但对农业技术的要求却很高,特别是在节水、高效和环保方面。
“新加坡本身市场有限,但可以作为技术展示窗口。”杨长青解释道,“很多东南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会来新加坡考察学习,如果能在这里树立良好形象,对打开其他市场很有帮助”
参观结束后,他们驱车前往新加坡最大的华人聚居区——牛车水(唐人街)。这里保留着浓厚的华人文化气息,店铺招牌多为中文,街上行人大多是华人面孔,空气中弥漫着各种中式美食的香气。
“牛车水是新加坡早期华人移民聚居的地方,现在成了文化地标和旅游景点。“杨长青介绍道,“虽然现代华人已经融入新加坡社会各阶层,但这里依然是华人文化的重要象征。”
行走在牛车水的街道上,李明阳有种奇妙的感觉。这里既熟悉又陌生,华人面孔和中文招牌让他倍感亲切,但街道的整洁有序和商铺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又与他熟悉的中国市场大不相同。
“杨先生,冒昧问一句,您作为新加坡华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是怎么看的?”停在一家茶馆前,李明阳忍不住问道。
杨长青思考了一下,然后认真回答:“这是个好问题。我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对新加坡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是我的国家。但在文化上,我深受华人传统影响,保留着华人的语言、习俗和价值观。所以,我既是新加坡人,又是文化意义上的华人。这两种身份并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
李明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听起来很平衡的心态。”
“在海外华人社区,这种双重身份认同很常见。”杨长青继续解释,“我们认同居住国的国籍和制度,同时保留华人的文化传统。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海外华人开始重新审视与中国的联系,既充满期待,又有一定距离感。”
他们走进茶馆,品尝地道的中式茶点,继续着这个话题。李明阳从中获得了对海外华人群体的更深入理解,这对他未来在东南亚开展工作无疑大有裨益。
傍晚时分,杨长青带李明阳来到了新加坡河畔的克拉码头,这里曾是新加坡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如今已经转型为充满活力的餐饮娱乐区。
“克拉码头见证了新加坡的兴衰荣辱。“杨长青感慨道,“早年间,无数华人劳工就是从这里踏上新加坡的土地,开始他们的异乡生活。如今,这里成了高端消费场所,时代变迁,令人唏嘘。“
两人在河畔一家餐厅用晚餐,远眺对岸的摩天大楼和金融区的璀璨灯光。
“明天我安排你去拜访几位重要的华商领袖。“杨长青说,“他们在东南亚各国都有广泛的人脉和业务,对你的市场开拓会有很大帮助。“
李明阳诚恳地感谢:“杨先生的帮助我铭记在心。说实话,初到新加坡,我有些忐忑,但在您的引导下,感觉找到了方向。“
杨长青笑了笑:“别客气。我们虽然是商业伙伴,但说到底也是同文同种。华人在国际舞台上要互相扶持,这样才能赢得尊重。“
夜深了,华灯初上,新加坡河的夜景如画。李明阳望着这座华人建设的现代化都市,心中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感。作为一个内地华人,他为海外华人的成就感到自豪,也对中国与海外华人社区的联系充满期待。
回到酒店,李明阳没有立即休息,而是详细记录了今天的所见所闻和思考,然后起草了一份发往公司总部的电报,汇报与华贸公司的合作进展和新加坡市场的初步判断。
窗外,新加坡的夜色静谧而美丽,预示着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
3
接下来的两周,李明阳在杨长青的引荐下,拜访了新加坡多位华商领袖,考察了当地的农业机械市场,并与华贸公司深入讨论了具体合作细节。
一天上午,杨长青特意安排他与新加坡最具影响力的华商之一——余东海见面。余东海是新加坡富商,同时也是东南亚华商联合会的会长,在整个东南亚地区拥有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
余东海的办公室位于市中心一栋高耸的摩天大楼顶层,透过落地窗可以俯瞰整个新加坡城市风貌。室内装修简约大气,墙上挂着多幅中国水墨画,书架上陈列着中英文书籍和各种艺术品,处处彰显主人的文化修养和品位。
“李先生,久仰大名。“余东海起身相迎,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身材魁梧,面容威严却眼含笑意,一看就是经历过风浪的成功人士。
“余会长过奖了。“李明阳谦虚地回应,“我只是奉公司之命来新加坡开拓市场,能得到您的接见,是我的荣幸。“
“坐,坐。“余东海示意两人就座,然后对杨长青说,“老林啊,你眼光不错,这位李先生年轻有为,谈吐不凡,确实是个人才。“
杨长青笑着回应:“我就说嘛,余会长阅人无数,一眼就能看出来。李先生在沙特的成绩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
一番寒暄后,余东海切入正题:“李先生,我听说贵公司有意在东南亚建立农业机械销售网络?这是个不错的方向。东南亚各国农业基础不同,但普遍都需要现代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李明阳点头:“是的,我们公司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产品性价比高,特别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但东南亚市场复杂多元,我们希望能与当地合作伙伴一起推进。“
“明智之举。“余东海赞许道,“东南亚各国国情不同,没有当地伙伴很难打开局面。不过,你来找对人了。我们华商在东南亚有广泛的网络,可以提供很多帮助。“
接下来,余东海详细讲解了东南亚各国的商业环境和华商社区的情况,并提出了许多实用的建议。李明阳认真聆听,不时提问,两人交流甚欢。
谈话间,余东海突然问道:“李先生,你对海外华人有什么了解?“
李明阳思考片刻,诚实回答:“坦白说,不多。在来新加坡之前,我对海外华人的了解主要来自书本和媒体报道。这段时间在新加坡的所见所闻,让我对海外华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特别是对华商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新的理解。“
余东海满意地点点头:“回答得很好,坦诚而不夸大。我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在与中国大陆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对海外华人存在误解。有些人认为我们都富可敌国,有些则认为我们对中国怀有无条件的感情,都是片面的。实际上,海外华人的情况复杂多样,有成功的企业家,也有普通劳工;有对中国充满热忱的爱国者,也有与中国保持距离的本地认同者。理解这种多样性,对你在东南亚的工作会有很大帮助。“
李明阳虚心受教:“余会长说得很对,我会注意避免这些误解和偏见。“
余东海继续说道:“具体到商业合作,我给你三点建议。第一,重视当地华商的网络和经验,他们是你最好的盟友;第二,理解并尊重各国的法律法规和商业习惯,不要想着走捷径;第三,建立长期互信关系,东南亚的生意往往靠的是人情和信任,不仅仅是合同和利润。“
“非常感谢余会长的宝贵建议。“李明阳真诚地说,“我会牢记在心。“
谈话结束时,余东海做出了一个令李明阳惊喜的承诺:“下个月,东南亚华商联合会将在新加坡举办年度会议,会有来自各国的重要华商参加。我邀请你作为特别嘉宾出席,这将是你认识潜在合作伙伴的绝佳机会。“
李明阳激动地表示感谢,这远超出了他的预期。能获得余东海这样的重量级华商的支持,对他的东南亚市场开拓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
离开余东海的办公室,杨长青掩不住兴奋:“李先生,你太幸运了!余会长很少对初次见面的人如此青睐。他的支持对你在东南亚的工作会有巨大帮助!“
李明阳深以为然:“是的,我深感荣幸。余会长的见识和胸怀令人敬佩。这次见面让我对海外华商有了更深的理解。“
当天晚上,李明阳应杨长青之邀,到他家中做客。杨长青住在新加坡东部的一处精致别墅,环境幽雅,装修风格融合了中西元素。
“请进,请进。这是我太太张丽华,这是我女儿林美玲,刚从英国留学回来。“杨长青热情地介绍着家人。
张丽华是个端庄典雅的妇人,待人热情而有礼节。而林美玲,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身着时尚的西式服装,举止大方得体,一看就受过良好教育。
“李先生,久仰大名。“林美玲用流利的普通话问候,然后转为英语,“父亲经常提起你,说你是中国新一代的商务精英。“
李明阳礼貌地回应,同样流利地切换在普通话和英语之间:“林小姐过奖了。我只是做了分内工作。听说你刚从英国留学回来?“
“是的,剑桥大学经济系。“林美玲微笑着回答。
听到“剑桥大学经济系“,李明阳不由想起了沙特的苏菲亚,她也是剑桥经济系毕业。这个巧合让他心头一颤,但他很快平复情绪,继续保持着得体的交流。
晚餐是一桌融合了中华和本地特色的菜肴,气氛温馨而愉悦。席间,话题从商业转向了文化和家庭。
“李先生,你们国内的年轻人现在最关注什么?“张丽华好奇地问。
李明阳思考片刻:“改革开放带来了很多新机会和新思想,年轻人普遍渴望改变命运,追求更好的生活。有的通过学习提升自己,有的通过做生意致富,还有的向往出国见世面。总的来说,充满活力和希望,但也面临很多挑战和困惑。“
“听起来很像我们当年的新加坡。“杨长青感慨道,“建国初期,百业待兴,机会与挑战并存。正是那一代人的努力奋斗,才有了今天的繁荣。“
林美玲则对中国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出浓厚兴趣:“我在英国读书时,很多西方同学对中国充满好奇,但了解很少。我一直想有机会亲自去中国看看,感受那里的变化。“
“欢迎你有时间来中国走走。“李明阳真诚地说,“特别是像BJ、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变化非常快。虽然与新加坡相比还有差距,但进步是显著的。“
饭后,杨长青带李明阳来到书房,取出一本相册:“这是我家几代人在新加坡的历史,想给你看看,了解一下海外华人的生活轨迹。“
相册中的老照片记录了杨家从早期移民到逐渐在新加坡扎根发展的历程:杨长青的祖父作为劳工来到新加坡的船票和工作证;父亲在二战时期艰难求生的场景;杨长青年轻时参与新加坡建设的工地照;以及后来创业成功,家庭幸福的温馨瞬间。
“我们杨家的故事,就是千千万万海外华人的缩影。“杨长青感慨道,“从贫困到温饱,从打工仔到创业者,从边缘群体到社会中坚。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的艰辛和泪水,也有坚韧和智慧。“
李明阳被深深触动:“感谢您分享这些珍贵的历史。这让我对海外华人有了更加立体和深入的理解。“
“我给你看这些,是希望你明白,虽然我们身处不同国家,但血脉相连。“杨长青语重心长地说,“现在中国发展
“我给你看这些,是希望你明白,虽然我们身处不同国家,但血脉相连。“杨长青语重心长地说,“现在中国发展起来了,正需要与海外华人加强联系,互相支持。我很高兴能成为这个桥梁的一部分。“
离开杨家时已是深夜,林美玲亲自送李明阳到门口。月光下,她的容貌显得格外动人,但举止始终保持着得体的距离。
“李先生,希望你在新加坡的日子愉快。“她微笑着说,“如果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请随时告诉我。我在剑桥学习的经历让我对中西文化都有一定了解,也许能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
李明阳礼貌地道谢:“谢谢林小姐的好意。在异国他乡能遇到这样热情的朋友,实在幸运。“
回到酒店,李明阳久久无法入睡。今天的所见所闻,特别是杨家的故事和余东海的建议,让他对海外华人有了更加立体的认识。他意识到,与这些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和广泛人脉的华商合作,将是他开拓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支撑。
同时,林美玲的出现也让他想起了苏菲亚。两位女子虽然来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但都有着高等教育背景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代表着新一代的女性力量。对比之下,林美玲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似乎为她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而苏菲亚则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更艰难的平衡。
这些思绪交织在一起,伴随着李明阳进入梦乡,开启了他在新加坡的第一个夜晚。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