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唐,让大唐再次伟大 第12章 周娥皇

作者:抛开事实不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5:37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四月初十。

皇宫,文华殿内。

‘隆隆……嗡……咚咚咚……’

一阵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在金陵皇宫的文华殿内响起,十余名身姿婀娜的舞姬,翩翩起舞,一时间,红袖飘香。

坐北朝南,斜坐在龙椅上的李璟,丝毫不顾皇帝的威仪,双眼微闭,随着旋律,摇头晃脑。

经过了上午一系列的繁文缛节,累得不轻的他,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享受最喜闻乐见的节目了。

因素来节俭,庆典的规模并不算大,参与的也都是五品以上的高官,以及一干皇亲国戚。

钟皇后陪侍在侧。

皇亲贵胄,以及一众朝臣,分列东西两侧。

自李昪起,南唐便大兴文教,满朝的朱紫也都以文人雅士居多。

相较于数日前,火药味十足的含元殿,此刻的文华殿,却是一派其乐融融。

一众朝臣,大多面露陶醉,跟着旋律晃动,就连一向铁面无私著称的大理寺卿萧俨,也一反往日的做派,变得笑容可掬了起来。

而位于相对靠后位置,五品着紫的中书舍人韩熙载,甚至有些放浪形骸的将襟口往外扯了扯,双手持筷,冲着桌案上的碗碟,虚空敲击起来。

在一众朝臣对面的李景达和李弘冀,却与殿内的氛围,显得格格不入。

只是,二人的情况有所不同。

李景达板着一张脸,目光在对面的群臣身上扫过,尤其在看向放浪形骸的韩熙载时,脸色愈发难看。

而李弘冀,则一对眼珠子直勾勾的盯着殿内,那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倩影。

他虽然也跟着摇头晃脑,可总是掐不准节奏,看上去有些滑稽。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李弘冀虽然没钻研过音律,可做为李璟的好大儿,他没少参与这样的场合,就是学也学会了。

今日,之所以一反常态,却带着故意的成分。

一曲终了,等李璟众人堪堪从余音中回过神来,李弘冀才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并瞥了下首龇着骈齿,有些龅牙傻乐的重瞳少年一眼,将目光转向了高台之上。

见母亲钟皇后饶有深意的看向自己,李弘冀不免有些自鸣得意。

这时,李璟也终于从余音中恢复过来,击节赞叹道:“好!好啊!一弦一柱都弹出了这首长春乐的精髓,周卿当真生了个好女儿啊!”

“陛下谬赞了。”周宗微微欠身,谦虚了一句。

韩熙载跟着道:“周司徒就莫要自谦了,此曲只因天上有,我等今日可是大饱耳福啊!”

趁着二人说话的机会,钟皇后见缝插针,凑到李璟耳边,低语了一句。

一直注意二人动向的李弘冀,见李璟微微摇头,心头不由一沉。

他心下暗道,软的不行只能来硬的了。

李弘冀这边正要起身,却瞥见隔壁本就看韩熙载不爽的李景达,一甩袖袍。

他暗道一声添乱,暂时也顾不得别的,连忙将抬起的手伸到桌下,一把拽住他的手腕,身子微微倾斜,压低声音道:“今日非寻常宴饮,四叔即便不满,也莫要在这个时候,扫了父皇的雅兴。”

听了这话,李景达深吸了一口气,身体也松弛了下来。

李弘冀虽然压低了声音,可侧身的动作,却引起了李璟的注意,沉声问道:“四弟和弘冀在议论什么?莫不是也有什么见地,不如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的脸色顿时怪异了起来。

人心隔肚皮不假,但相处的久了总能窥探彼此性情,尤其琴棋书画上的造诣,兴趣爱好这些,彼此几斤几两,早已心中有数。

要说别的方面,或许还有交流的可能,但于音律一道,二人可谓一窍不通。

只看李景达阴晴不定的脸色,哪里还不知道,到底是何缘故?

而听了李璟询问,李景达刚被李弘冀劝住的火气,又有些按捺不住。

但没等他开口,李弘冀却抢先起身,行礼道:“回父皇,刚才听了周家妹妹一曲,此情此景,儿臣福临心至,得了一首新词。”

“哦?”李璟惊喜道,“速速念来。”

李弘冀清了清嗓子,朗声道:“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琵琶奏。”

他口中念念有词,眼角却有意无意,瞄向身侧的龅牙少年。

见他一拍脑门,连忙收回了目光。

一首词念罢,李璟喃喃重复了一遍,脸上不自觉的露出几分得意。

看向一身绯袍的冯延巳,问道:“冯爱卿以为这首词如何?”

冯延巳刚升任左仆射,在朝中的资历未必最老,但论起诗词一道,却是如今朝中的第一人。

提及擅长的领域,冯延巳也不谦让,抚须笑道:“燕王殿下不学有术,这首浣溪沙,可谓将今日庆典的盛况,跃然词上,可谓难得的佳作啊!”

说到这,他却话锋一转,不无惋惜道:“只是……可惜了,有此天赋,若能勤学钻研,必可成一代大家啊!”

他看似是在夸赞李弘冀颇有天赋,实则却是在给他上眼药。

果然,李璟听了这话,有些怒其不争的瞪了李弘冀一眼。

“冯阁老谬赞了!”

李弘冀对此,浑然不觉,冲着冯延巳做了个叉手礼,转而看向皇帝老子李璟,一脸坦然道:“诗词本是兴之所至,刻意钻研,反倒多了几分匠气,失了浑然天成之美。”

人贵自知,让他抄些后世的诗词,哄一哄皇帝老子开心还行,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论哪一项,想要博得造诣匪浅的李璟欢心,天赋毅力,缺一不可。

且不说他有没有这份天赋,即便有,也不可能本末倒置,将大把的精力浪费在这些方面。

说到这,他转向殿内那抹倩影,微微颔首道:“今日若非受周家妹妹旋律所感,儿臣便是想破脑袋,也难有这般收获。”

“不错!不错!”李璟皇帝或许做的不怎么样,却深谙诗词之道,闻言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转而又看向弹奏完毕,早已从胡凳上起身,犹抱琵琶的少女,再度赞叹道:“早就听闻周卿的女儿琵琶功底了得,果然名不虚传。今日传你入宫献艺,不但让朕大饱耳福,就连冀儿这首词,你也居功至伟,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

少女闻言,连忙将琵琶平放在身侧的凳子上,与周宗对视一眼,见其微微颔首,方款步来到大殿中央,缓缓跪下,双手叠放在身前的地上,额头压上手背,行了个稽首礼。

“臣女周娥皇,蒙陛下谬赞,臣女有幸随父亲入宫为陛下庆贺,荣幸之至,此乃臣女的本分,只要陛下不嫌臣女献丑便好,至于赏赐,实在愧不敢当。”

周娥皇来到两席之间,好巧不巧,正在李弘冀的席前,倒叫他看了个仔细。

此刻,没了琵琶遮掩,虽少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之美,却多了几分惊艳。

正值碧玉年华,脸上满是胶原蛋白,五官柔和,肌肤细腻光洁,仿佛初开的莲花。

她款步而来,举止优雅,却莫名的让人感到一股鲜活灵动的气息,扑面而来。

一开口,更是宛若黄鹂出谷,清脆悦耳,让人如沐春风。

“这……”

龙椅上的李璟,见周娥皇不肯主动讨赏,眼皮眨动,似乎想到了什么,却又有些纠结之色。

李璟陷入纠结,李弘冀却不再迟疑,立即起身出了席,并在众人错愕的目光中,径直向周娥皇走去。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