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厅外墙,“古乐寻真”展览的巨幅海报在秋风中微微作响。展厅内灯光柔和,一件件仿古乐器在玻璃展柜中静默陈列,诉说着千年遗韵。然而,在这份高雅宁静之下,李震三人却感知到一丝若有若无的、紧绷的弦音般的能量波动,如同潜伏的毒蛇。
根据“速通达”货车动向和余老板案的线索,莲社极可能觊觎展览中某件物品,或借此场合实施阴谋。警方已便衣混入人群,李震三人则假扮成特邀顾问和学者,在展厅内细细探查。
他们的重点,是那几件标榜“按原比例、原工艺复原”的唐代古乐器复制品,尤其是那把“九霄环佩”琴的仿制品。
然而,一圈仔细检查下来,无论是灵觉感知还是物理检测,这些复制品都并无异常,只是做工精良的艺术品。
“难道判断错了?他们只是来踩点?”慕雪低声道。
就在这时,展厅一侧的学术报告厅内,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一位受邀前来、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华裔音乐心理学家,威廉·陈博士,正准备开始他的专题讲座:《音乐符号与集体潜意识——论特定音律对心理的潜在影响》。
李震心中一动,三人悄然进入报告厅后排坐下。
陈博士的演讲深入浅出,他通过大量案例和实验数据,阐述了某些特定旋律、节奏甚至单个音符,如何能绕过意识防御,直接作用于人的深层潜意识,引发特定情绪、联想甚至行为倾向。他称之为“心锚音律”。
“……例如,这个经过处理的古老编钟基音,”陈博士播放了一段音频,声音空灵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滞涩感,“在盲测中,超过七成受试者会产生‘迷失方向’或‘时间感错乱’的轻微不适……”
台下不少观众微微蹙眉,下意识地调整了坐姿。
李震和云霄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警惕。这陈博士的研究方向,与“指挥家”、“音匠”的手段何其相似!他是同道中人?还是被利用的学者?
演讲结束,观众提问环节。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阴郁的年轻男子起身,问题尖锐而专业:“陈博士,您的研究是否涉及‘诅咒音阶’或‘群体性心因性指令’的可能性?比如,通过一场公开演出,对特定人群植入潜意识指令?”
问题一出,现场气氛瞬间有些冷场。陈博士面色不变,微笑着否认:“我的研究只限于学术探讨和 therapeutic (治疗性)应用,您所说的属于科幻范畴。”
但李震注意到,陈博士在回答时,手指无意识地、极快地在大腿上敲击了一段复杂的摩斯电码节奏!而提问的那个阴郁男子,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难以察觉的冷笑。
报告会散场,人群逐渐离去。李震示意赵刚的人跟上那个提问的阴郁男子,随后自己走向正在整理讲义的陈博士。
“陈博士,精彩的演讲。”李震出示了顾问证件(伪),“我们对您关于‘心锚音律’的研究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其…非治疗性的应用潜力。”
陈博士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推了推眼镜:“抱歉,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李震逼近一步,声音压低:“‘九霄环佩’的仿制品音色如何?能模拟出真正的‘惑心’之效吗?还是说,您已经掌握了更…直接的方法?”
陈博士脸色瞬间煞白,额头渗出细汗:“你…你们是什么人?!”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展厅的广播系统突然自行启动,播放起一段旋律!正是陈博士刚才举例的那段“令人迷失方向”的编钟基音,但经过了极强的放大和扭曲,音量巨大,瞬间充斥整个音乐厅!
“呃啊!”
“头好痛!”
“怎么回事?!”
还在厅内的观众和工作人员纷纷捂住耳朵,面露痛苦,许多人感到天旋地转,恶心欲呕!
混乱中,那个提问的阴郁男子如同游鱼般,猛地冲向展台!他的目标并非那些唐代古琴仿品,而是旁边一个不起眼的展柜——里面陈列着一套战国时期的青铜编钟复制品中的最小的一枚钮钟!
他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小小的、类似音叉共振器的东西,直接按向那枚钮钟!
“阻止他!”李震大喝,但声音被巨大的噪音淹没。
云霄猛地掷出袖中铜钱,精准地打向男子手腕。男子吃痛,动作一滞,但共振器已经触发!
嗡——!
那枚钮钟发出一声极其尖锐、穿透力极强的鸣响!这声音仿佛能直接刺入大脑,与广播里的扭曲编钟音形成了可怕的共鸣!
整个音乐厅的灯光开始疯狂闪烁,玻璃展柜嗡嗡震动!一股无形的、混乱的能量场席卷开来!
更可怕的是,在场所有听到这声音的人,动作都出现了瞬间的僵直,眼中闪过一片茫然,仿佛被集体按下了暂停键!
“群体性意识干扰!”慕雪惊呼,强忍着不适,莲心之力自发流转,形成一小片清明区域,护住身边几人。
那阴郁男子趁机一把抓起那枚还在震动的钮钟,转身就往紧急通道跑!
李震和云霄强忍着音波冲击,奋力追去。紧急通道内,灯光昏暗,回声极大,那钮钟的余响和广播的噪音混合,形成更强烈的干扰。
眼看男子就要冲出后门,跳上一辆无牌摩托车,李震手中早已扣住的一枚五帝钱裹挟着雷霆之力,激射而出!
啪!
五帝钱精准地打在男子抓着钮钟的手背上!他惨叫一声,钮钟脱手飞出,在地上滚落,发出最后一声清脆的、却不再具有攻击性的鸣响。
男子怨毒地回头瞪了李震一眼,毫不犹豫地发动摩托车,轰鸣着消失在街角。
后赶到的警察只来得及记下模糊的车牌(大概率是假的)。
回到展厅,混乱已逐渐平息。广播被切断,观众们惊魂未定,大多只以为是一场恶劣的音响事故。
陈博士瘫坐在讲台上,面如死灰。在他的电脑里,发现了一个隐藏极深的加密文件,里面全是关于“群体性潜意识音律触发”的危险研究数据,以及他与那个阴郁男子(网名“调律者”)的加密通讯记录。
记录显示,“调律者”以提供“绝版声学资料”和“研究资金”为诱饵,诱导陈博士深化了相关研究,并套取了大量关键数据。此次行动,正是“调律者”利用陈博士的理论和设备,试图强行激发那枚特殊钮钟的“心锚”特性,制造大规模混乱,并夺取这枚蕴含着特殊频率的仿古钮钟。
这枚钮钟的铸造过程中,掺入了一种罕见的、能增强声波共鸣的陨铁成分,这正是莲社所需!
“我…我不知道会这样…他说只是学术研究…”陈博士精神近乎崩溃。
又是一个被利用的天才。莲社“指挥家”麾下,果然能人辈出。这个“调律者”,精于心理操控和声学武器,风格与之前的“音匠”有所不同,更偏向于意识和群体影响。
虽然钮钟未被夺走,但“调律者”成功测试了大规模声波干扰的可行性,并逃脱了。
李震拿起那枚冰冷的、蕴含着特殊力量的钮钟,眉头紧锁。
莲社需要这种能放大和传导特定声波的材料,是为了进一步完善那面“地藏嗔恚”鼓?还是为了打造别的什么东西?他们如此急切地测试群体影响,最终的“演出”舞台,又会放在哪里?
慕雪看着惊魂未定的人群,轻声道:“如果…如果在某个全城瞩目的场合,他们奏响了那面邪鼓…”
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更快地找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