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济自领了圣旨回弘农整兵不提。
另一边,朝廷所遣使者也已是近了成都。
刘璋早得消息,当即便是令众属官整理仪仗,身穿官服与自己一同出城迎候。
待得使者抵达,刘璋一撩官袍,便是向北而拜。
那使者南面宣诏,大意便是:刘璋素来忠贞为国,镇守西陲。今又剿灭米贼,打通道路,解救黎民,诛灭凶逆,使巴蜀之民免遭涂炭。功劳广大,朕甚是欣喜,特晋刘璋为征西将军,假节钺,封河池县侯,食邑两千户,世袭罔替。日后尽心竭力,勿负朕望。
刘璋一丝不苟的听完,心中便知此乃李郭的二虎竞食之计,但如今若是不接此诏,打消不了马腾疑虑不说,更是会破坏自己此番隆重迎接所展示出的大汉忠臣形象。
遂是叩首说道:
“臣璋,诚惶诚恐,顿首再拜,叩谢天恩。臣本愚钝,才疏学浅,效力州郡,常恐有负圣恩,今蒙陛下不弃,授以征西将军之重任!如此大恩,臣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日后必当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谢恩过后,刘璋便是起身接诏,请那使者车驾在前,自己随后,两侧鼓乐相送,直到官署。
刘璋严格遵循礼仪款待,至于刘焉在世之时所用的僭越仪仗,也早都被刘璋销毁。
一日下来,那使者对刘璋表现甚为满意,随后在刘璋安排下,进入官署内的客馆内休息。
安顿好使者之后,刘璋回到书房之内,张松王累一同前来。
张松率先开口说道:“明公,此番封赏,乃是李郭所设的二虎竞食之计,欲教明公与那马腾相争,他好坐山观虎斗啊。”
刘璋笑道:“如此浅显之计,孤岂不知?然事已至此,既是天子降诏,我等岂可不遵?”
王累拱手说道:“使君明鉴,当今天下虽是纷乱,却仍是我汉家天下,若不奉诏,岂不教天下人视我为乱臣贼子?”
“孤亦是如此想法。”刘璋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至于马寿成是否猜忌,那便不在我等考虑之中了。此人先随李郭,后因小小私事便与其相攻,可见并无信义,纵是日后与其联合,亦是不可轻信。”
张松王累皆是附和。
与此同时,南郑太守府外,正有两人在此驻足。
其中一个武人看着门口肃立的甲士,暗自咽了下口水,说道。
“孝直,你我已经连续盯了这太守府两日了,不妥吧?我听闻前些日子刘季玉刚在汉中与李郭交过兵,你我二人自关中而来,若被人当成探子可就糟了。”
旁边一身青衣,约莫十七八岁的士子听得,笑了笑,张嘴说道。
“我便是要让其以为我是探子,这数日下来,我算看出来了,这位新上任的黄太守当真勤奋。整日扑在案牍之中,少有见客之时。我等又无银钱在身前去打点,两难之下,方才出此下策。”
孟达听得法正如此说,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来,随后叹了口气:“此事怪我,若非是我不听孝直之言太过张扬,被那些贼寇劫走了车驾与财货。我等早便直入成都,又何须在这汉中停留。”
法正却是笑意不改,开口说道:“无碍无碍,若非我等被劫流落汉中,正又岂能见得如此有趣的事。子敬兄,你可知这汉中的太守和郡丞都是何出身?”
孟达疑惑的看向法正,不知道他为何这么问。
法正也不管孟达是否回答,他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
“这阎郡丞自不必说,他作为张鲁心腹,汉中无人不晓。这黄太守正这几日也已探听清楚,他早先不过是一个郡吏,因其才被刘使君简拔,直至今日。”
“那又如何?”
法正心情甚好,也并没有不耐烦,而是耐心解释道:“如此便可使我看出咱们要投奔的这位刘使君的用人之道,一个郡吏,一个降臣,却都能因其才而被重用。子敬兄与我,还担心入蜀之后不被重用么?”
孟达恍然大悟,正要接话之时,却见四面已有人围了上来。
不待二人反应,便被按翻在地捆了。
二人被押到堂前,领头的那人朝着上面一拱手。
“府君!这二人操着一口关中口音,在太守府外徘徊两日,末将怕是细作,已将二人擒来!”
黄权正埋头于处理汉中政务,桌案上书简成山。
他连头都没抬,说道:“既是如此,你等且先将其带下去审问一番。”
那人应了声诺,当即便要带走二人。
此时法正却是奋力挣脱,朗声说道:“刘使君以君镇守汉中,是为他日匡扶汉室!君不知为使君收拢贤才,怎得还折辱士人?”
听得此言,黄权不由一奇,抬眼看了一眼,随后抬起手来。
“慢!”
他整了整褶皱的衣衫,命甲士给二人松绑之后,走上前来一拱手。
“恕黄权眼拙,不知二位高士姓甚名谁?”
法正揉了揉被绳索勒的发红的手腕,后退两步躬身一礼。
“在下,扶风法正法孝直,这位是我同郡友人,孟达孟子敬。求见无门,故出此下策,还望府君莫怪。”
黄权听后,连忙问道:“可是高卿先生之后?”
“正是。”
“黄权孟浪了,整日伏于案牍之中,忙的头昏眼花。轻慢二位贤士,还望勿怪。”
说着,便是躬身对二人一礼。
法正连忙扶住。
“说来惭愧,正二人本欲直入成都投效使君。却不料在途中遭遇山贼,车驾盘缠尽数遗失,滞留此地,只好佯装细作来见府君,还望恕罪。”
黄权连连摆手,说道:“二位贤良至此,权欣喜尚来不及,又岂会怪罪。如若二位不弃,便在此地逗留几日,之后权亲自择一队人马护送二位入蜀,如何?”
法正大喜:“如此甚好,有劳府君。今日之恩,必有后报。”
随后便与孟达在此地住了下来,黄权常与二人交谈,更觉二人虽是年岁不大,但胸中实有韬略。
遂是不敢耽搁,当即便是点起三百精兵,以一可靠之人统领,护送两人朝成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