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千禧:国家请我修国宝 第51章 小场市

作者:虽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7:01:18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三天后。

苏纶厂旧仓从七点半开始陆续有人进场,等沈砚舟和王老板到的时候,外头的没干的泥地已经被车轮碾出了几道深坑,沿路摆满塑料棚子、油布摊,还有几个临时搭的茶水铺,卖凉粉和豆花。

这地方以前是做织线和翻纱的,车间退掉后空了两年,前年才临时开放出租。

再后来,原来是想做展会中心,结果没几天就被各种古玩、字画、老物件的小摊贩攻陷。主办方最后干脆不管了——连票都不收,只收门口摆摊费,谁先到谁摊大,谁来得早谁摊居中。

旧厂房,风格市井、混杂、带点南方特有的湿润烟火气,突出“热闹却不讲规矩”的小市场。

进仓之后,地面还是斑驳的老砖地,边角处还能看见裂开的小鼠洞。中央临时隔了几道帘子,所谓“展位”其实就是折叠桌和铁架子,有的干脆摊块旧布坐地就卖。人群摩肩擦踵,混杂着香烟味、艾叶香、旧铁皮味,还有外头门口带进来的,炸油条的热气。

王老板戴了顶凉帽,在人堆里左顾右盼,嘴上说:

“哟,今年比去年热闹多了——上头不管了之后反而灵气了。你看这边,红塑像、打字机、粮票、镂花银簪,全混着卖,多有意思。”

“这才是有看头的交流会,不分行当、不问出处,全凭你眼里、手头功夫。”他一边说,一边从一摊上捻起一枚陶片,“看这个,渣土堆翻出来的吧?你要是真有眼力,说不定这里头真混着值钱的‘老瓷’。”

沈砚舟穿得还是那身老衬衣,肩上挎布包,头发微乱,打扮得看着就像个路过来买二手书的年轻老师。

他笑了笑:“怎么,王老板之前就在这里捡到过好东西?”

王老板“切”了一声:“之前运气不好,今天再看看。”

他们在最里面绕了一圈,王老板忽然拍了拍沈砚舟的肩:

“你看那边——那不我对面那店的周哥嘛?听说他才收了个建盏,说有曜变,仿的宋代黑釉瓷,不知道真的假的。”

远远地看,那建盏就放在一张红绒布上,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穿了身西装,胸口插着块花手帕,正跟几位看起来像是江浙一带的中年藏家说话。

他手势多、语气不重但很自信,说起盏的出身、胎骨、釉料成分,头头是道,底下的人还真有人频频点头。

王老板“呿”了一声,“就他这张嘴——要是说书,早得满堂彩。”

“你也不遑多让。”

沈砚舟说着,眼睛还在打量着这市场上的诸多摊位,脚步忽然一顿。

他们正路过一排吊坠项链杂物摊,那是临时摆在仓库边角的小摊位,一张黑布丢在地上,上头乱七八糟摆着铜扣、老表链、小铜铃,还有几个年代看不清的残章与铁盒。

摊主居然蹲在一边吃鸡爪,面无表情,手上还戴着湿油手套。

而黑布的布角边,一块灰白色的“玉吊坠”静静地放着——椭圆形,边角圆润,看不出纹饰,只模模糊糊有些几何纹线。

整个东西像是市场上三十块一个的模压挂件。

“你看那个。你觉得值多少?”

王老板顺着沈砚舟的视线看过去——

“这是啥?银?玉?不懂,感觉就值十元。”

王老板再瞥了一眼,又说:“哎哟,我知道了。这种东西现在多了,K金包银的,内胎塑料,老年人喜欢挂胸口去邪气。”

沈砚舟却蹲下来,把它从布上挑了出来。

他没直接用手,而是从怀里摸出一块干净的拭布垫着。

用拇指轻轻一擦,那块“假玉”的表面浮出一道暗金色光晕,原来是鎏金层极薄,纹路极浅,得借着早上的斜光才能看清。

能看得出来,这个吊坠牌子的材质就为银质外包鎏金,表面模仿则玉器雕饰。

他轻轻转了个角度,在牌子的背面摸到一道极淡的突起,像是被风雨侵蚀后的“印款”的尾角。

他盯着那处印迹,不发一言。

看了几秒后,沈砚舟才转而开始看摊位上的其他东西。

摊主那块黑布上摆的东西五花八门:生锈的锁、小铜章、半断的佛手链,是甚至还有几个不知哪里拆下来的老瓶盖子,堆得乱七八糟。

沈砚舟蹲下来,不紧不慢地翻着。

他不像普通买家那样翻得快——他动手之前会先看物件的表面,例如铜锈走向和各类残迹,只有确定某样东西是“用眼挑不出来的”,才拿布包着下手触碰。

他先挑了个旧徽章,看着像六十年代早期的“军民鱼水”款,边上小裂痕中锈迹未起,是保养得不坏的原件。

他又拿了一个迷你铜扣,扣身扁而略凸,铜质略红,看着倒像是清末小童礼服上的饰件。

他还从角落里捻出一枚掉色严重的老章,章身残破,但底部有字,依稀可见“勋业堂”三个小字,印面刻得规矩,字锋不俗。

摊主啃鸡爪的动作也慢了下来,看这小年轻一脸认真的模样,摊主的眼睛也开始有点警觉。

等沈砚舟最后用布把那块“假玉吊坠”拿起来时,摊主终于起身了。

“哟,行家呀?喜欢就说,这些您要是全挑,我便宜卖你。”

他低头扫了一眼沈砚舟手上的几样,眼睛落在那块佩刀牌上,表情一动,“这个吊坠我之前在庙会进的,挺沉的……看着像玉,我收时都花了百八十。”

王老板忍不住在旁边插话:“这能是玉?你这能是百八十收的,哪里来的冤大头?”

“那是看人嘛!我就觉得这个坠子有点来头。”摊主不以为意,“而且你们这一看就是懂的,那我这也不能随便扔啊。”

沈砚舟没急,只站起来把那几样小件一字排开,随口说:“这几个加起来,也不过是三件旧铜、一枚旧章,还有个你不确定是不是玉的吊坠。我都收,不讲价,两百。”

摊主还想再开口讨价,沈砚舟已经把拭布包好,抱着手臂站着,像是已经做好随时转身离开的准备。

而王老板也此时探头过来,“……你真看上这个了?小沈,不是我说你啊——不说那佛塔了,你修那么好的瓷器,你现在眼力不该也是一流吗?这我都看出来不行了,咋还来逗这种街边挂件?”

“你听我说,我妈上次在寺庙门口也买过一块,说是‘藏银护身牌’,回来镀层三天就掉光。”

摊主看了看沈砚舟,又看了看王老板,一看就知道王老板年纪更大,看着也资历更深。

这架势让摊主有点怯了。

他觉得这中年老板说的对,这吊坠怕是真的不值钱,要是这个“小沈”真的被劝走了,自己不就亏了?

他看了看沈砚舟,又看了看那几样小玩意,心中算了下价格,假装叹了口气:

“行行行,你干脆人,我也痛快,不赚你钱,两百拿去。”

沈砚舟点点头,从包里抽出叠好的现金,递上去,把几样东西连同那块假玉吊坠包好收进内袋。

王老板看他把那几样东西收进布包,终于忍不住了,手里拿着那根刚点的烟,一边吸一口,一边噗地笑了:

“哎哟,小沈啊,你这是不是最近修瓶子赚得多了,腰包鼓了烧得慌?这摊儿你就照单全收了?几件破铜烂铁,外加一个不知道是啥的吊坠,整整两百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