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秦时,万剑归宗 第1章 穷亲戚

作者:今令冷泠 分类: 更新时间:2025-11-04 06:52:11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魏国,鄢陵。

烈日下,一男一女并骑而行,自北而来,多有风尘之色。

“师哥,我们什么时候能到安陵地界?”

少女眉头紧蹙,鬓角间多有汗迹,再加上长途跋涉,风尘仆仆,汗水与灰尘的混合,让她看上去极为狼狈。

相对于形貌上的狼狈,更让她难以忍受的是大腿内侧的折磨,磨破的肌肤在汗水的侵染下,又疼又痒,着实难耐虽然有心忍耐。

她虽然不是娇生惯养的人,但依旧想着能够快点到达安陵,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终归能够稍作休息,也能清洗一番。

“师妹,再忍忍,距安陵也就是十几里了,再有一刻的时间就能赶到了。”青年看向少女,多有心疼之色,只是眼下他们国破家亡,一路奔逃至此,实在是不能有更多的要求。

只希望此行的安陵之行能够一切顺利吧。

青年思索间,忧虑之色渐显,饶是他向来乐观的性子,这一路走来的经历,也让他不敢对安陵抱有太大的期待。

他们已经被拒绝了太多次了。

自帝丘被秦军占领后,他们就成了亡国之人,而他的师父又因为抗秦,战死在帝丘城头,他们也就成了秦国的通缉重犯。

秦国作为当今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被秦国列为通缉犯的人,没有什么人敢收留他们。

曾经的故交,如今对他们都是唯恐避之不及,他们已经被拒绝了太多次,安陵之行,得到的也许依旧是拒绝。

只是,哪怕已经能够预料到了结果,他也只能前来安陵一趟,不为其它,只为师妹。

若只是自己的话,他才不会选择寄篱人下,以他的武功,哪怕是在秦国的通缉下,他也能够活得潇洒自在,但师妹却是不成的。

师妹还小,才不过十四岁,又是女子,他怎能忍心让她与自己一起闯荡江湖,只希望安陵君念在师母的面上,能够收留师妹吧。

“嗯。”少女点了点头,眼眸间的柔弱已经变成了坚定。

在稍作歇息,恢复了几分马力后,两人再次纵马而行,朝着安陵的方向而去。

十几里的距离在马蹄之下,并不算远,两人很快就看到了安陵的界碑。

放眼望去,是一片金色的海洋,已经成熟的麦子在烈日中倔强的舒展着麦穗,在微风中,掀起一层叠一层的麦浪。

其间阡陌纵横,有农人赤裸着上身,腰间围着犊鼻裈,回头挥动着镰刀割麦。

在烈日的暴晒下,他们的肌肤黝黑,闪烁着古铜色的光泽,混合着污迹的汗水顺着肌肉间的缝隙缓缓滚落,滴落在田头,却无一人在意。

在他们的身后,是提着竹篮捡拾麦穗的孩童……

少女看着面前的一幕,下意识错开了眼睛,她出身富贵,哪里见过这样的情景。

倒是他身边的青年,目光炯炯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颇有好奇之色。

“师妹,这安陵似乎有些不一样啊。”青年牵过少女坐下马匹的缰绳,缓缓而行,多有好奇之色。

“师兄经常偷偷跑出去,见多识广,你可是看出了什么?”少女闻言也来了兴趣。

“今年魏国丰收,我们一路走来已经看到了,但在田野间劳作的人却不一样,魏国别的地方,即使是在收麦,农人也多有饥色,似乎是因为去年欠收,旧粮用尽,新粮未收,但安陵却不一样。”

青年敏锐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此次他们是为了投亲而来,更准确地说是让师妹投亲而来,因此,师妹的这个亲戚是否靠得住,他必须谨慎观察。

安陵作为安陵君的封地,安陵是否大治,也能从中看出安陵君的几分品行。

少女闻言,少女克制下心中的羞涩,大胆的看向麦田,除了原始中透着荒蛮,炎热中伴随着丰收的喜悦之外,她是什么也看不出来。

“不说远的,自我们进入鄢陵后,到处都在收麦子,但那些收麦子的农人固然干劲十足,但神色间却也有忧色。”

“只有安陵不一样,农人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而且一个个身强体壮,气力十足,显然过去一年,不曾忍饥挨饿,对未来的一年,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青年侃侃而谈,在少女思索中逐渐流露出崇拜的目光中而飘飘然起来。

“所以说安陵君对安陵的治理很好了?”少女恍然道。

少女也是冰雪聪明,虽说因常年的贵养而不知民生疾苦,但当青年将话说到这个份上时,自然也就明白了青年话语间的关键。

“对,由此可以看出,安陵君是一个爱民之人,想来,嗯,师妹这位的舅舅品行应该不错。”青年笑道。

笑声伴随着蝉鸣,愈发的欢快了。

这一次,也许不会被拒绝了吧?

“舅舅?”少女脸色微红中轻呢一声,对自己这个从未见过面的亲戚也变得期待起来。

她的祖母乃是第一代安陵君的女儿,第二代安陵君的妹妹,如今安陵君已经传至第三代,当代安陵君要叫她祖母一声姑姑,从这层关系算,她的确要称安陵君一声舅舅。

只是这个舅舅却是她从未见过的舅舅。

两人说话间,视线尽头出现了一座庄园,庄园占地面积不大,大门前的旗杆上又挂着书写魏字的旗帜,在旗帜的边沿,有着云龙纹路。

安陵辖下,有着五十里之境,虽小,但也有富贵人家,庄园也有几座,这座庄园似乎也没什么值得人注意的。

但旗帜上的‘魏’字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尤其是云龙纹,更是只有王族才能用,这两个线索纠合在一处,庄园的主人是谁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了。

安陵君的庄园?

师兄与师妹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中看到了恍然与意外,安陵君作为安陵的封君,不住在安陵城里,怎么在城外建了这么一座庄园?

青年疑惑中还是跳下了马,走上前去,准备打听打听。

“老丈,这里可是安陵君的庄园?”青年走到庄园门前,对躲在门房中避暑的老者问道。

“你们不是本地人吧?”躺在竹塌上懒洋洋地扇着芭蕉扇的老者也不起身,只是挪动了一下身下,有气无力地看向青年道。

“我与师妹的确不是安陵人,只是老丈怎么看出来的?”青年好奇道。

“你若是安陵人,又怎会不知道这里是君上的庄园,你找君上有什么事?”老者的视线游动间,看向了青年腰间的长剑,目光中不由多出了几分警惕。

近些年来,君上痴迷剑术,可是被好几个江湖人给坑了,面前这个青年身高体长,又有佩剑,莫不是也是闻着味前来行骗的吧?

“老丈,我与师妹一路从卫国来,前来投奔安陵君。”青年解释道。

“投奔?卫国?是刚刚被秦国攻灭的卫国?”老者按着竹塌起了身,看向青年的目光中多出了警惕。

老者的反应并不出青年的意外,这一路上,相似的视线他已经经历了数次了。

“是,实不相瞒,师妹她是安陵君的亲戚,我们是帝丘人,如今卫国已被秦国攻灭,师妹与我无处可去,特来投奔。”青年扒着窗户,声音不自觉间已经压低了几分。

“帝丘,亲戚?是公孙羽那老家伙?”老者听到‘亲戚’两字,直接从竹塌上弹了起来,其行动之矫健,一点也不像是他这个年龄的人。

“老丈认得家师?”青年也是颇为意外。

“认得,怎能不认得。”老者从门房中走出,目光越过青年,看向牵着缰绳的少女,在打量中浮现出追忆之色。

“像,像,尤其是眼睛,简直是一模一样。”老者喃喃自语,因为少年,记忆恍惚间似乎回到了数十年前。

青年与少女俱是不解的看着面前的一幕,少女更是悄悄地将自己的身形往后缩了缩。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应该叫公孙丽,是公孙羽那老家伙的孙女?”老者上前一步,让少女无处可藏。

“老丈怎会知道我的名字?”少女,也就是公孙丽抬起头反问道。

“公孙羽当年骗得小姐与他私奔,我们这些人恨不得杀了他。”老者咬牙切齿地说道。

老者如此凶神恶煞,似乎不是什么好人,但公孙丽却未从他身上察觉到恶意。

“至于你,你出生时,我正好在卫国,还曾抱过你。”老者的凶神恶煞在看向公孙丽时,又变成了追忆与慈爱。

一转眼已经过去是数十年,当年那个青春明媚的小姐已经不在,她的孙女也已经长大了,而公孙羽那个卑鄙的家伙,也做了男人最应该做的事情。

故事已经成了回忆,故事中的主角也已经不在,淤积在他心中多有的怨气似乎也消失了。

他们这一辈人终究还是已经走进了暮年,许多人与事,也该是尘归尘,土归土了。

公孙丽并不知道祖父当年与老丈他们之间的故事,但能感觉到,老丈对他并无恶意。

“老丈,安陵君他可在庄园中吗?”青年上前问道,老丈的态度虽然很好,但能够决定一切的却是安陵君。

师妹最终是否能够留下,还要看安陵君的意思。

“君上他?”老者回答间不由露出了一丝古怪之色,但只是一闪而逝,道:“君上带人去测量土地,勾画渠道了,算算时间,差不多快回来了,你们先进来等一会。”

测量土地?勾画渠道?

青年与公孙丽相视一眼,都对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意外之色,这种事情?

不过,此时正热,能够暂做歇息,也是好事,随即就跟着老者走进了门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