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这些丧尸也就欺负我们没武器,有武器我李文亮不一样干爆他们!”一名作战勇猛的幸存者喝了一大口高粱酒,62度的烈酒将他的脸熏得通红。
“是啊,这些天憋屈死老子了!好在星火基地的人来了,总算出了一口气。”另一名幸存者也叫了起来。
“可怜我老娘和老父亲……我一定要杀光它们!”还有一名幸存者也跟着道。
李阳看着食堂中热闹的氛围笑了笑,将这几名幸存者的名字记下,随后让主管后勤的汇报了今天的情况。
目前总共救出来的幸存者,达到了2千左右,约占总人数的一半。幸亏提前制作了许多馕饼,直接解决了最大的吃喝问题,可即便是这样事情也多得很,一时间后勤人员忙得脚不沾地。
“后勤组的这段时间辛苦一点,等基地消化完这批人口后,接下来就轻松很多了。”李阳笑着宽慰了几句。
夜色深沉,战斗人员早已睡去,实验室中灯火通明,围墙上和监控室中的值班人员尽忠职守,整个基地所有人都在各司其职。
29日上午七点,吃完早饭的两百多名战斗人员人人持弩挎刀,登上了数量扩大了一倍的车队,驶出了星火基地。经过集装箱区时,又有五十来名汉子要求加入车队,李阳一一允许。
按照他的规划,剩下的两千多头丧尸,需要在晚上前全部清除,战斗人员自然越多越好。而且这种战斗方式,又不会出现人员伤亡,还能给新人练手,没有任何坏处。
战斗队伍出发后,研发队伍、攻坚队伍、后勤队伍、建设队伍、技术队伍也立刻行动了起来。
休息了一整夜的2000村民吃完早餐后,也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指挥下,开始选择自己擅长的工作,投入到了基地的建设中来。有了这批村民的加入,再加上二期项目留下来的数量庞大的各类机械,很快,基地的建设进度立刻暴增。
按照规划,樟树镇基地是主要的生产中心,星火基地的内部区只规划了三四条子弹生产线和枪械生产线,以作应急之用。其它的生产、研发、制造、化工等各类工厂,都放在了广阔的外围仓库区。
有了充足的人力、机械,再加上各类机器人的协助,很快仓库区的面貌变得焕然一新。
各种五轴加工中心、金属3d打印机、立体加工中心、工业中心、制造中心、各类机床、重型机器人、多功能基型机平台、精密组装机器人、废铜、废铁、废刚、水泥,全部被源源不断的运送到了仓库区。一条条的半自动化、自动化的生产线,以极快的速度建设了起来。
原本堆砌在基地附近,如同一座座小山般的200万个集装箱,也在机械臂的搬运下,开始迅速减少。
在铁丝网和围墙中间,有五十米宽的缓冲区,这是李阳特意留出来的,专门给通过筛选的幸存者居住的区域。
30平的钢结构集装箱在机械臂的投放下,以并排加双叠的排列方式,中间留出了四米多宽的交通距离,沿着基地的围墙开始一层层往外铺开,直到离铁丝网还有五米左右的距离时停了下来。
三万亩长的围墙,采用并排加双叠的方式,在留有充足的活动及运输空间的前提下,每一层可铺设5000个集装箱。从围墙到铁丝网,一共铺设了十层5万个集装箱,可容纳最多五十万的幸存者。
在铁丝网外面的150米区域,以同样的方式每层铺设了6-七千的集装箱,一共铺了20层,这里共铺了13万个集装箱,可容纳130万的幸存者。
此外,在五万亩仓库的外围,也在抓紧时间修筑防御工事、增设火力点,建设数米高的钢筋混凝土围墙、搭建同样配置的铁丝网。一层层的集装箱,也如基地内部区一样,往外延伸扩张,一共在200米的火力范围内,规划了30层的集装箱区,总共可铺设30万个集装箱,能够容纳300万幸存者。
再加上三万亩内部区的可容纳人数,整个星火基地的总容纳人数将突破500万。在李阳的设想和规划之中,两个基地的总容纳人口肯定是要超千万级的,是完全为战争和生产而服务的巨型城市。
当然,要想做到这种规模的人口容纳,星火基地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规划和积累。
经过扩建后,星火基地的区域划分也有了新的标准。
一,洞穴堡垒、实验楼划为绝密区。
二,凡基地建筑物覆盖的区域,如外围仓库,几大厂等,统称为核心区。
三,铁丝网内部到围墙中间的集装箱区,改为内部选拔区。
四,铁丝网外部到200米的火力覆盖点的集装箱区,改为外围考察区。
五,基地500米—1000米内,为隔离恢复区。
六,基地五公里内为庇护区,10公里内为统治区,三十公里内为缓冲区。
根据李阳的设想,不同的区域居住级别不同、贡献不同的幸存者。
基地会依据每个人贡献度和忠诚度的高低,加入时间的长短等,每个人都可以享受不同的福利待遇。
当然,这种等级和贡献的划分,是可以随时升档、降档的,这样就能够极大的激发基地每个人的进取心和好胜心,促使基地能够具备长久的竞争力与生命力。
战斗队伍扩建了近一半,清除丧尸的效率顿时提高了许多,直到中午时分,三支队伍已消灭了一千多头丧尸。剩下一千多头的丧尸,放在整个三村的区域里,就显得稀稀拉拉了起来,此时的清除效率也变慢了一些。
庞大的车队在村道上也显得有些臃肿,李阳索性让人把清障车和大部分特战车都送回了基地,再派了两百辆摩托车和数百人的物资搜集队伍过来。有了摩托车的加入,队伍的灵活度顿时提高了不少。
这几百人的物资搜集队伍都是本村人,情况都熟悉得很。很快,每家每户用得着的各类物资,都在搜集人员的检查下,源源不断的搬到了物资运输车,送到了星火基地。
下午四点左右,整个三村的丧尸已变得极为稀少。没有了丧尸的干扰,在战斗人员的保护下,近两千名的幸存者似蚂蚁过境,将村里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个角落里贮藏的所有物资、各类用得着的工具,全部都搬空了,一股脑的运到了星火基地。
晚上八点,随着最后一车物资运送到了基地仓库,为期两天的清除营救工作终于完成。
这时,正在餐厅与一众基地高层吃晚餐的李阳,也拿到了这几天的全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