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愧疚
戚姬听后,顿时心领神会,她也优雅地起身,微微含笑说道:“我正准备要引夫人到内室去看看我新近从故乡购回的齐纨。夫人有所不知,这山东织绵技艺果然名不虚传:那细腻的纹理,绚丽的色彩,仿佛将整个齐鲁大地的灵秀都融入了这丝丝缕缕之中。难怪海内皆赞誉,称齐地为‘冠带衣履天下’。”
说着,戚姬便带着蒙夫人一前一后下内室去了,左右宫人也恭敬地跟随着她们走了,殿中就只剩下扶苏和蒙娟了。
这时,扶苏不再拘谨于皇子的身份,朝着蒙娟微微拱手,姿态从容而优雅,诚恳地说:“小姐,很抱歉,恕扶苏中途耽搁,未能将你托付于我的平安家书如期带到边塞,当面交给蒙将军。此事一直萦绕在我心头,让我深感愧疚。”
蒙娟听闻此言,心中的担忧与急切再也难以掩饰。她也顾不得许多礼数,脚步匆匆地走近前去,眼眸中闪烁着焦急的光芒,急切地说道:“皇子,你为何中途返回,自陷于是非之地?你应当知晓,圣上处理政事,向来金口玉言,所做决定,同样很难更改。多言强谏,不但没有益处,反而可能会获罪。这陛下的脾气,你不是不清楚啊。如今局势已然如此,天意难违,你又何必苦苦强求呢?”
扶苏望着蒙娟一脸的诚垦、关切和担忧,他感情激动地说:“娟,眼看着天下诗书被焚,文简遭劫,你怎能体会我内心的煎熬?那一卷卷承载着先贤智慧与文化的典籍,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我怎能闭目塞耳,只顾自己安危,不管他人死活呢?我身为皇子,肩负着天下苍生的期望,若在此时沉默不语,又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这广袤大地上的黎民百姓?”
第六十六章欲言又止
“咸阳宫冒死力谏,虽然触怒父皇,受到申斥,以至如今仍将我软禁在这离宫;但是我的力谏也并非徒费心力,从那以后,陛下对待读书人的态度已略有改变,最近宫中传出消息,陛下又在全国各地征贤纳才了。”
据说,自从这一诏令下达之后,各地顿时掀起了一阵热潮。限令郡守、县令务必广泛搜寻各地哪些有名气的学者,然后送往京城录用。不过数月之间,各处选荐的宿儒,他们怀揣着对大秦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许,便陆陆续续踏上了咸京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当他们踏入京城的那一刻,无不为大秦的威严和繁华所震撼。截止目前宿儒总数已有七百余名,他们都是一些饱学的有识之士。皇上对这批人也很器重,全都授与皇帝近侍职位,这七百宿儒得到如此恩遇,心中满是感激。他们深知陛下这是在改弦更张,为大秦注入新的活力。都为陛下辞旧迎新,而开心的高举双手至额头行拱礼;于是他们一个个连续不断的进入宫廷,手舞足蹈,开心的三呼“万岁”,叩拜谢恩。那场面即庄严肃穆,又充满了喜悦之情。
蒙娟听了扶苏的话,眉头微微皱起,欲言又止。扶苏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连忙追问道:“娟,我看你心中似乎藏着什么心事?不防说来让我听听。”
蒙娟看了看扶苏,短暂深思,终于鼓足勇气说:“皇子可曾听说最近骊山脚下马谷里,隆冬瓜熟的事情?”
第六十七章马谷瓜熟
扶苏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说道:“寒冬腊月,年末岁晚,马谷里怎么会有瓜?这的确是奇闻,我还真没听说过。”
蒙娟微微叹了口气说:“这几天咸阳城里盛传此事,我猜测这其中或许另有文章,这件事情悬挂在心头,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所以暗地里怂恿母亲,借此机会同来离宫见你。”
扶苏急切地说:“这些日子我一直在离宫静养,皇上不准我外出,所以宫外的事情一概不清楚。就是皇上诏授七百儒生为郎官的事,也是宫人们传至我耳朵里的,马谷瓜熟一事另有什么文章,你快说给我听。”
蒙娟正要往下讲,却突然发现殿外侍立的两个宫人,神色鬼鬼祟祟、探头探脑地向殿内暗中观察、偷听。那模样,仿佛在窥探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扶苏和蒙娟对视一眼,心中都涌起一股不安。
蒙娟秀眉微皱,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悦,轻声说道:“不能让这几个宫人退下吗?”
扶苏摇摇头,苦笑一声说:“没办法。这几个人是父皇从咸阳宫新近派到离宫来的,明里说,奉了御旨,专来离宫悉心照顾我,让我在宫中静心养息;暗里呢,他们却鬼鬼祟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疑点重重,似乎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着实让人捉摸不透。”
蒙娟微微颔首,聪慧的她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微妙。轻声提议道:“既然如此,我们到后园僻静处走走,散散心去,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第六十八章故作姿态
扶苏会意,轻轻地点了点头,站起身来,故意打开嗓门,提高音量,朗声说道:“这数月来,我一直枯坐宫中,心中很是烦闷,难得小姐今日到宫里看我,我们何不前往后园,寻一处清幽之地,好好‘拉拉家常叙叙旧’、‘晒晒太阳吹吹风’,散散这心头堆积已久、泛滥成灾的邪秽郁气。”
“好,我愿随皇子前往。”蒙娟温婉应和。于是,扶苏和蒙娟相互牵手走出大殿,大殿门口侍立的几个咸阳宫派来的宫人见皇子和蒙娟小姐相偕出殿,都纷纷垂下眼眸,不敢仰视。
他们知道皇子和蒙小姐是行过聘礼的,此时情侣相偕同游后园,他们当然也不便随侍,可又不敢擅自离开,只好傻愣愣地呆在殿旁,扑棱着双眼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扶苏风度翩翩,步履潇洒;蒙娟身姿婀娜、娉娉婷婷,似弱柳扶风。二人沿着宫中的林荫小径,踏着层层叠叠的腊冬黄叶,相偕着朝后园走去,脚底下的黄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好似美妙的音符,为这寂静的后园凑响了独有的韵律。
二人走过一架虹桥,来到一个小池塘上。池塘里水清见底,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天空和周围的树木。
前几年由江南移种的菱荷,此时早已是幅老米咔嚓样,那曾经娇艳欲滴的荷叶,如今只剩下一扇扇枯柄在寒风中瑟瑟摇荡,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他们静静地凝视着这一片残败之景。片刻的沉默后,扶苏轻轻叹了口气,打破了这份寂静:“这菱荷也曾有过盛极一时的风光,如今却落得这般模样,像极了我如今这境遇啊。”蒙娟微微抬头,眼中满是关切与温柔:“皇子不必过于伤怀,寒冬过后,自会有新春。这菱荷来年定会再次焕发生机,而皇子也必能度过当下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