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宦官的野心
胡亥继位后,昏庸无能,肆意妄为,秦国朝政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李期曾多次试图劝谏胡亥,但都被胡亥拒绝,以至于遭到了赵高的排挤和陷害。
赵高,本为赵国公子,因秦灭赵国沦为宦官,后入秦宫侍奉秦始皇。他生性圆滑,善于逢迎,凭借着花言巧语和对秦始皇的悉心伺候,逐渐取得了秦始皇的信任,被任为中车府令,掌管皇帝行程安排、保管印玺,这看似不起眼的职位,却让他有了接近权力核心的机会。
赵高深知自己出身低微,若想在朝中站稳脚跟,必须攀附权贵,寻觅更大的靠山。于是,他一方面极力讨好秦始皇,另一方面暗中结交朝中大臣,准备伺机而动。
新皇帝胡亥登基后,为了独揽大权,赵高决定设计陷害李斯。但他自知根基浅,朝中有很多势力对他不服。
而李斯作为三朝元老,在朝中党羽众多,威望极高,是赵高夺取权力的最大障碍。
一日,赵高特意前往李斯府邸拜访。他备上厚礼,言辞谦逊,对李斯大肆吹捧:“丞相,您贵为秦朝的栋梁之臣,秦国的统一和安定繁荣离不开您做出的巨大贡献,因此而受万人敬仰,真是功不可没,无人能极啊!”
“赵中车府令你过奖了,秦国的统一和繁荣是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李斯虽知赵高为人阴险,但见他如此恭敬,也不好贸然得罪,只得客气地接待了他。
第一百三拾八章圈套
酒过三巡、肉过五味,赵高突然装出一幅忧心忡忡的样子,对李斯说道:“丞相明白,现在陛下年龄还小,朝中有很多不如意的繁杂事时有发生,稍有不慎,恐怕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听了赵高的这翻话,李斯不解,忙问:“赵中车府令你的意思是?”
赵高听了李斯的话,摇摇头说:“哎!近日来,我听说朝中有些大臣对陛下继位一事多有不满,更有人暗中勾结六国旧党,企图谋反。丞相身为国家重臣,想必也是察觉到了这股涌动暗流吧?”
李斯听后,心中一惊。他深知秦朝刚建立不久,局势还不稳定,如果真有反贼作乱,必将危及到国家的社稷江山。于是,他皱起眉头,说道:“这件事情并非普通小事,不知大人可有确凿证据”?
赵高见李斯入套,心中暗喜,却又装作很无奈的样子说道:“证据倒是有一些,只是那些反贼行事极为隐秘,若要将他们一网打尽,恐怕还需从长计议。我知道丞相足智多谋,一定会有对付他们的良策,所以今日特意找上你来商量此事。”
李斯沉思片刻,说道:“当务之急,应当加强京城的安保工作,同时派使者前往各地巡查,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镇压止制。此外,还应严查官员往来,防止反贼与朝廷内官营私结党。”
赵高听后,连连点头,说道:“丞相说得很有道理,只是此事关乎国家安危,需得有人牵头负责办理此事。”
第一百三拾九章中计
“陛下年幼,对朝中很多事情还不熟悉,如果丞相能亲自出面干预此事,想来一定能够震慑那些反贼做乱。”
“好吧,既然赵中车府令这么信任我,那此事就交给我来处理。”李斯本就对秦朝忠心耿耿,听闻此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于是他立刻着手安排人员,一方面加强京城的防卫工作,同时又派遣心腹前往各地调查反贼的踪迹。
赵高见李斯中计,一边派人到处搬弄是非,一边到胡亥哪里暗中使坏。
翌日,朝堂内胡亥正在漫不经心地翻阅简策,赵高见朝堂内四下无人,便走到胡亥跟前进谗言:“陛下,近日李斯所做种种,表面上是在镇压反贼,实则是在扩充自己的势力,图谋不轨。”胡亥年幼无知,又对赵高言听计从,听了赵高的此翻话,不禁对李斯起了疑心。
与此同时,赵高又派人在各地散布谣言,称李斯意图谋反,想要取代胡亥的位置。这些谣言迅速传播开来,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恐慌。一时间,李斯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
李斯察觉到了赵高的阴谋,心中懊悔不已。他深知自己中了赵高的圈套,纵使有一百张口也说不清自己的清白。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决定面见胡亥,向他说明事情的真实情况。
第一百四十章革职查办
在宫中,李斯见到胡亥后,跪在地上行过磕头礼,说道“陛下,臣对秦朝忠心耿耿,此前臣所做之事,都是为了国家的安定着想,绝无半点谋反之心。望陛下明察,不要轻信赵高之人的一面之词。”
胡亥看着李斯,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就在这时,赵高突然从一旁走出,指责道:“李斯,你到现在还不肯认罪。你私自扩充势力,与反贼勾结,企图颠覆朝廷,还敢狡辩。”接着又对胡亥说道:“陛下,若不严惩李斯,恐难服众。”
听到赵高如此大言不惭的挑唆胡亥,李斯大吃一惊,终于察觉到了赵高的狼子野心,他试图联合其他大臣,揭露赵高的罪行,但为时已晚,知道此时赵高早已羽翼丰满,在朝廷中党羽众多。
李斯无可奈何地瞪大双眼,怒视着赵高,说道:“赵高,你血口喷人。我一心为国,何时有过谋反之举?你不过是嫉妒我的权势,才设计陷害我罢了。”
赵高冷笑一声,说道:“李斯,你派人四处巡查镇压,拨乱反正,如今反贼横行,不减反增,都是你纵容所致。你还有何话可说?”
事实摆在眼前,李斯深知此时再多的辩解也无济于事。他的计划不仅未能成功,反而被赵高诬陷谋反。他望向胡亥,希望胡亥能够还他清白。
然而,胡亥在赵高的蛊惑下,早已失去了理智。他下令:“来人!将李斯打入大牢,革职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