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臣轶事 第39章 燎原之火

作者:作家零鸱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9:21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第一百五十三章前赴后继

后来周文退守曹阳整顿残部,试图恢复元气。章邯并未急于追击,而是调集关中正规军,进一步整合秦军,强化战斗力。

但这种平衡没过多久很快被打破,章邯完成军事部署后,率精兵再次主动出击函谷关。他的战术风格果决狠辣,不给对手喘息机会,接连在曹阳、渑池等地发动雷霆攻势。

周文退守曹阳,与秦军对峙两三个月后,未能等来援军,节节败退,最终在渑池陷入绝境。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秦军,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起义军统帅自知回天乏术,挥剑自刎身亡。

章邯率领的刑徒军虽然成分复杂,但作战勇猛。面对秦军的反扑,陈胜吴广起义军逐渐陷入了困境。

陈胜在撤退过程中,遭到了叛徒的出卖,被自己的车夫庄贾杀害。

吴广在与部将田臧的权力斗争中不幸被杀,这进一步削弱了起义军的力量。

章邯乘胜追击,随后击败吴广、田臧等起义军将领,最终导致陈胜政权覆灭。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如星火燎原,燃遍九州,拉开了反秦大幕。

后来刘邦、项羽等反秦势力迅速崛起,趁势而上,各自征战,一路招兵买马,攻城略地。他们率领着自己的队伍,与秦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项羽,出身楚国名将世家,自幼便在叔父项梁的悉心教导下,习文练武,心怀壮志。他身姿伟岸,力能扛鼎,眼眸中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豪迈与不羁,仿若为这乱世而生的战神。每念及秦军残暴,楚国故土蒙羞,他便怒发冲冠,恨不能即刻统率千军万马,踏破咸阳,一雪前耻。

第一百五十四章定海神针

项梁审时度势,深知民心可用,遂以复楚为号,举起义旗,一时间,江东子弟热血沸腾,纷纷响应,汇聚成一支纪律严明、士气高昂的铁血之师,项羽亦在这烽火磨砺中愈发英勇果敢,军事才能展露无遗。

项羽作战勇猛,战场上,他一马当先,如入无人之境,楚军将士见主将如此骁勇,皆受感召,呐喊冲锋,杀声震天,以一当十,大破秦军,那惨烈而又激昂的战斗场面,让诸侯将领们瞠目结舌,自此项羽之名威震四海,成为反秦义军心中的定海神针。

公元前207年秋,泗水亭长刘邦接到朝廷命令:征押一批民夫去骊山修陵墓。

队伍走到芒砀山时,突遇暴雨冲垮了山路,途中很多人趁机逃跑了。

按照秦朝律法,民夫逃亡要连坐,押送的官吏若管不住人,自己也得掉脑袋。

这一“逃”刘邦便无法交差,同行的两个官吏急得直跺脚:“刘亭长,这下完了!咱们回去也是死,不如跑吧”?

刘邦摸了摸腰间的酒葫芦,灌了一口,突然咧嘴笑了:“跑什么?大不了把他们都放了,反正我也活够了,无所谓!”听到刘邦如此回答,同行的官吏也只好闭嘴,不再说话,继续默默地跟着刘邦前行。

明白纵使回去也是死路一条,于是刘邦便不动声色的一边继续前行,一边在想办法找寻新的生机。

当天夜里,他把剩下的人召集起来,说:“你们都走吧,我也不用送你们去骊山了。反正到了骊山也是死,不如各寻活路!”

第一百五十五章义盗

民夫们愣住了,这亭长疯了?放他们走,自己不是要被砍头吗?可看着刘邦满不在乎的样子,有人咬咬牙:“刘大哥,你对我们这么好,我们跟你干!”

就这样,刘邦带着十几个愿意跟他干的人,连夜逃进了芒砀山的密林里。

芒砀山一带,草木丛生、沼泽遍地,是官府管不到的盲区。刘邦带着十几个人藏在这里,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打家劫舍。

他们专挑为富不仁的地主,抢了粮食分给附近的穷人。慢慢的,附近百姓都知道芒砀山有个“沛公”刘邦,是替天行道的“义盗”。

一日,刘邦带着几个人去山里找吃的,走到一片荒草滩时,有一条碗口粗的大白蛇挡住了行路。

众人吓得不敢动,刘邦却把剑往地上一插,仰头灌了几口白酒:“怕什么?大丈夫走路,还能让条蛇吓住?”他借着酒劲,“咔嚓”一声,挥剑将白蛇切成两段。

剩余众人继续前行,奇怪的是,没过多久,他们没走多远,便在路边遇到一位哭泣的老妇人。

“老人家,您这是怎么了,为何蹲在此处哭泣,还哭的如此伤心?”刘邦手下的人走上前去关切地询问道。

“我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化成白蛇在这儿歇脚,如今却被赤帝的儿子斩杀了。”老妇人哭泣着回答道。

“你这疯婆子,竟在这瞎说。”刘邦的手下正准备举手殴打老妇。刘邦却拦住他们说:“住手,修得乱来,我们出来是为民除害的,不是欺负百姓的”。

第一百五十六章斩白蛇起义

手下人这才幡然醒悟反问老妇:“白蛇是被刘大哥斩杀的,你的意思是说刘大哥是赤帝的儿子?”

老妇只顾哭泣不理他们。

“刘大哥是赤帝的儿子,咱们跟着他准能成大事!”人群中有人开始起哄,接着大伙儿都纷纷起哄:“对,没错,刘大哥是赤帝的儿子!咱们跟着他,准能成大事!”

这时众人纷纷曲膝跪拜。于是刘邦便用“斩白蛇起义”的传说收拢人心,在沛县招兵买马,举事起义。

“刘大哥连白帝之子都敢杀了,且‘安然无恙’。这可是人心所向,天命所归啊!”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芒砀山的盗匪们更崇拜刘邦了。

刘邦在芒砀山躲了大半年,天下却变了天。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消息传遍了全国,六国旧贵族纷纷起兵,连沛县县令都慌了神,他怕被起义军收拾,想着干脆自己也反了,可又怕手下人不听话。

县令的部下萧何、曹参出了个主意:“大人不如把逃亡在外的刘邦召回来,他有百八十号人,正好帮咱们守城。”县令觉得有理,就派人去芒砀山找刘邦。

可等刘邦带着人马快到沛县时,县令又反悔了,他怕刘邦回来夺权,竟下令关闭城门,还打算杀萧何、曹参二人。萧何、曹参得知消息,偷偷翻墙逃出城外,投奔了刘邦。

刘邦见状,让人写了一封帛书射进城墙:“天下人都反秦了,你沛县县令自己不反,还想杀有本事的人,百姓能饶过你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