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洗漱池旁---

黄勃弯着腰拿着牙刷疯狂捅着嘴巴。

嘴巴白沫四溅。

这情景看的同寝室三位室友纷纷皱眉。

“你们不洗脸刷牙,盯着我看啥?”黄勃抬起头,看着朱亚炆他们诧异道。

“没有!我们看你刷牙刷的那么嗨皮,替你高兴。”

“是啊,刷个牙能刷到勃哥你这种泡沫迭起份上,少见!”

黄勃噗,吐出白沫,对三人嚷嚷:“狗嘴吐不出象牙!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想些什么?你们猥琐的眼神已经出卖了你们的灵魂!”

朱亚炆急忙打岔:“不是啊勃哥,其实我们是在关心你的朋友。”

“是啊,我们在想小辉,不知道他什么情况?”

“大家好歹认识,上次他被那样羞辱,关心他一下难道不行?”

黄勃拿牙刷指着他们:“哇,你们是人吗,事后跑来哭丧,那晚怎么不吭声?”

“不是啊,我们虽然和他认识,不过也仅仅一面之缘。”

“是啊,说起来勃哥你和他才是老朋友,不过……那晚你怎么也没站出来?”

“谁说我没站出来?我正准备站出来时候被那个小丫头,叫啥刘艺菲的给抢先!”黄勃怒道,“哪像你们这么不讲义气!”

“好了好了,我们不谈这些!今天下午文学大赛就要开奖,勃哥你是不是喊小辉一块儿过去?”

“过去干啥?想看他丢脸?”

“不是啊,好歹他也参加了,说不定会有奇迹。”

“奇迹个屁!”黄勃用牙刷指着三人骂道,“你们的嘴脸我看就是想要看他丢脸。说真的,就算他是烧锅炉的又怎样?伟人还说了的,工作不分贵贱!怎么到了2000年,烧锅炉就低人一等,在你们面前低三下四?”

朱亚炆三人急忙摆手:“勃哥你想多!”

“我们从来不搞工种歧视!”

“我们一直都愿意把小辉当朋友。”

黄勃这才放下牙刷,漱漱口,呸呸呸几声,胡乱用毛巾擦擦嘴巴,扭头对三人说:“放心,小辉没你们想的那么脆弱!那么多人想看他笑话,好,我去请他出来!文学大赛嘛,搞不好他真能拿第一名!”

说完,黄勃抄起毛巾端起脸盆转身离去。

看着黄勃背影,朱亚炆三人对视一眼。

“我们有没有讲错话?”

“没有啊!”

“我们想看小辉笑话吗?”

“没有啊!”

“那小辉能不能拿第一?”

三人沉默一会儿,一起摇头:“除非有奇迹!”

……

“小辉!小辉!你在不在?”

黄勃犹如巡山的小钻风,一股脑钻进锅炉宿舍。

李大发正在拿着小钳子对着镜子夹鼻毛,闻声扭头道:“他没在这里。”

“在哪儿?”

“天台。”

“啊,天台?你好歹是他朋友,也不拦着他!”黄勃急忙转身冲去天台。

李大发纳闷地把那根胆敢造反吃里爬外的鼻毛拔下,“他去天台打电话,我拦着他干啥?”

天台上---

石志辉站在边缘,身子微微前倾。

黄勃冲上来刚好看到这一幕。

“不要!你千万不要冲动!小辉,你还小,有什么事情可以好好说!锅炉工咋地了?大家同样是人,只是分工不同!还有啊,你不是要还要考北影吗,那就好好复读一年!”

黄勃一边说着,一边慢慢朝前移动。

石志辉转过身,手里拿着电话,刚要开口---

黄勃一个疾扑!

抱住石志辉把他拉到一边。

“吓死我了!有什么事儿都可以商量,你千万不要想不开!”

石志辉这才知道误会一场,本想解释,可看着黄勃满头大汗,一脸焦急模样,到嘴边的话却咽了下去。

他来到北影这么久,认识的第一个人是黄勃,接触最多的也是黄渤,对他最好的还是黄勃,现在担心他的,还是他!

一种说不出的情绪在蔓延。

黄勃还在安慰石志辉,说了很多人人平等这样的话。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等到黄勃不再说话,石志辉才道:“勃哥,我想吃烤鸭。”

“呃?”黄勃愣了一下,看一眼石志辉:“好,想吃就吃,勃哥请你!”

石志辉憨憨一笑:“谢勃哥!”

“谢个头!谁让我是你大哥呢?”

“勃哥,你人真好。”

“我这不是好,是傻。”

“勃哥,以后我会回报你的,不管是烤鸭,还是电脑!”

“等你发财了再说!”

黄勃没当真,在他看来石志辉能够在北影坚持下去已经不错。

“对了,今天下午文学大赛颁奖,你去不去?”

“去!为啥不去?万一获奖了呢?”石志辉模样又傻又天真。

“说得对!小辉你很有才华,会写歌又会写诗,万一小说也写的很不错,我看那帮自诩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怎么办?岂不是要羞愧死他们?哈哈哈!”黄勃大笑。

石志辉:“万一我真的获奖,今晚烤鸭我请!”

“一言为定!”

黄勃与石志辉握手。

……

北影大礼堂位于大学东侧。

整个大礼堂拱形建筑,建造的时候就仿照东方红大剧院式样建造。

礼堂设有舞台和弧形座位,全场可容纳三千人。

此时礼堂里面已经坐满了人,大家表情兴奋都在谈论这次的文学大赛,还有即将开始的颁奖典礼。

礼堂大舞台上面,高处悬挂着---“北影携手《当代》杂志第一届文学大赛颁奖典礼”。

下面一排是嘉宾座席。

这次担任大赛评委的作家莫岩,王濛,梁晓升,以及北影这边的贾章珂,霍建奇五人,正被一大堆学生围着索要签名和咨询问题。

“莫岩老师,我很喜欢你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麻烦您帮我签个名!”

“王濛老师,听说今年你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对此你怎么看?”

“梁晓升老师,我是你的忠实读者,我最喜欢你那部《年轮》!我想要知道你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是什么?”

相比这三位文学大咖,贾章珂和霍建奇两人围着的人不多,不过聊胜于无,毕竟他们也算是北影自己培养出来的名人。

这边---

学校领导正背着手和前来做采访的电视台负责人交谈。

“麻烦你们了,这次我们学校举办活动,你们能够第一时间过来报道,深感荣幸!”

“领导不要客气,这些都是我们该做的!弘扬中华文化,深耕传统文学,这是我们媒体的责任和义务。”

“那就好!等会儿还麻烦你们在颁奖时候多来几个特写!尤其针对我们学校的获胜者,还希望贵台不要吝啬镜头。”

对于学校领导来说,只要这次活动顺利举办成功,就能够再次推出三个大才,到时候作为栽培他们的北影大学,一定会成为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名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