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小传 第17章 大汉初立

作者:是本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9:40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剿灭项羽后,汉军凯旋,兵至定陶,刘邦又一次夺了韩信的军队。同时,刘邦还派人肃清了少数未降的楚军,天下就此平定。

汉五年春正月,刘邦履行了对韩信和彭越的承诺。他说:“楚地已定,义帝无后,为了抚恤楚地百姓,应早点确立楚王。齐王韩信习惯楚国风俗,改立为楚王,封国为淮河以北,都城下邳。魏国相国建成侯彭越,爱军爱民,经常以少胜多,屡次击败楚军,封梁王,封国为魏国旧地,都城定陶”。同时,刘邦还追封长兄刘伯为武哀侯。最后,刘邦又向百姓宣布:八年战争,民不聊生,如今天下已定,除斩首极刑者,大赦天下!

此时,刘邦已经基本使秦末混乱的中华大地重归一统,可以比肩秦始皇称帝了。但中国人自古崇尚内敛,刘邦明知如此,但自己不能说,而是要等诸侯上疏。韩信、韩王信、英布、彭越、吴芮、张敖、臧荼等几个诸侯王联名上奏,美其名曰“冒死拜言”,大意是:秦朝失道,天下共诛,陛下率先攻克咸阳,稳定关中,在乱世中定天下、安万民。诸侯皆得封地,无高下之分,而陛下在反秦力量中功最大,德最高,应传于后世,所以请求尊陛下为皇帝。

刘邦冠冕堂皇的回应:“我听说贤者才能做皇帝,徒有虚名不是我想要的,如今大家都推举我,让我可怎么办”。诸侯再次请求说:“大王白手起家,诛灭暴秦,威震四海。您又从偏僻的汉中之地开始广施德行,诛不义之贼,赏有功之人,功臣都得到了食邑。大王的功德远超任何诸侯王,尊皇帝号是实至名归,愿大王接受尊号以御天下”。

这时刘邦才说:“各位觉得有益于天下百姓就好,那我就接受皇帝尊号”。于是文武百官、诸侯与博士稷嗣君叔孙通选定了吉日。二月初三,刘邦于在汜水北岸正式登基,并定都洛阳,成为大汉开国皇帝。吕雉与刘盈自然的被尊为皇后与皇太子,刘邦已故的母亲被尊为昭灵夫人。

刘邦同时下诏立吴芮为长沙王,亡诸为闽越王。两人都是反秦有功而未被项羽分封,如今被刘邦封王复国。

完成称帝,这是刘邦人生最高光的时刻,他在洛阳南宫摆下酒席,宴请诸侯部将。刘邦问群臣:“各位英雄好汉都不要瞒朕,一定要说实话。请大家说说看,我为什么能得天下,而项羽又为什么失去了天下呢?”

高起、王陵率先奏对,说道:“陛下傲慢且喜欢侮辱人,但令人攻城略地,对有功者慷慨封赏,共享胜利。项羽虽然宽仁并尊重人,但妒能嫉贤,杀害功臣,怀疑贤能,取胜后不奖励,得地后不封邑。这就是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

在沛县时,王陵就刘邦的兄长,刘邦曾以兄事之,项羽兵败后,王陵带兵归汉,其地位自不用说,但这个高起是何许人也?《汉书》对他的记载仅有这一处,根据其他史料推测,高起应该是一名武将,但却凭借首先奏对刘邦的问题而青史留名,可见他的战功很是有限的。

刘邦听了似乎并不满意,他说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镇守后方,安抚百姓,筹集粮饷,保持粮道,我不如萧何;率军百万,战必胜,功必取,我不如韩信。我能用好这三位人杰,所以才能取得天下。项羽身边有范增,但却没用好他,所以才被我消灭。”众人听了都是心悦诚服。

“汉初三杰”就是这样被刘邦钦定的,萧何管后勤,张良主谋略,韩信善征战,都是顶级将才,而刘邦是当时独一无二的帅才,能让他们甘心为自己工作。当然项羽也不是一无所有,范增之才,不输三杰,为项羽出了很多谋国之策,比如拥立熊心为义帝、鸿门宴上杀刘邦、不接受刘邦的求合等等,最终项羽却中了陈平的反间计,导致范增愤愤离开,急火攻心,发疮而死。从此,项羽阵营中再无顶级谋士。

刘邦平时大大咧咧,但却粗中有细,知道第一时间总结胜败原因,这是成功者的基本素养,值得我们学习。两千多年来,楚汉相争的胜败因素至今仍被人们广泛的讨论,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我认为,出自当事人的总结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汉灭楚的根本原因就是人才优势。时至今日,科学技术水平远超古人,但人才是仍然最宝贵的资源,可见这个观点永不过时。

定都洛阳不久后,一个叫娄敬的士兵求见刘邦并对他说:“陛下夺得天下的方式与周王不同,定都洛阳多有不便,不如利用旧秦的坚固工事,西入函谷关定都。”刘邦马上就问张良的意见,张良表示赞同,于是刘邦当日就起驾西去,定都长安。娄敬因此被拜为奉春君,赐姓刘,所以后面他也叫刘敬。《汉书·刘敬传》详细记录了这件事。

娄敬本是齐国人,当时正在前往陇西戍边,路过洛阳时求见刘邦。娄敬先问刘邦说:“陛下定都洛阳,是要与周王朝比肩吗?”

刘邦说:“是的。”

娄敬说:“陛下夺取天下的方式与周朝不同。周朝自后稷起,经过唐尧、公刘、太王、文王、武王、成王等多代帝王励精图治逐渐强盛,百姓拥护,四海宾服,定都洛阳是因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诸侯纳贡的路程远近基本相同。君王有德便容易以此治理天下,无德则反而就此自取灭亡。定都于此的帝王,必须要以德治天下,而不是凭借地形的险要,致使后代骄奢而生灵涂炭。周朝分裂后,诸侯都不来朝贡了,周王室也没有办法,不是因为他们德行不够,而是形势所致。如今陛下起兵与丰沛,以三千兵士席卷蜀汉,还定三秦,与项羽拉锯荥阳,大战七十场,小站四十场,给天下百姓造成了深重的苦难。陛下若想就此比肩成康,臣认为不可。而且秦地背山面水,四面都有稳固的要塞,就算是有外敌来犯,也可抵御百万兵马。同时,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谓是天府之国。陛下西入函谷关定都,即使东边发生叛乱,只要守住这天下的咽喉,便可高枕无忧。”

于是刘邦询问群臣的意见,因为大家都来自崤山以东,争着说周朝享国数百年,秦朝则是二世而亡,不如就定都洛阳。刘邦一时无法决定,就征求张良的意见。张良支持定都长安,刘邦当即决定定都长安,并立刻就驾车西行。娄敬因进谏有功,赐姓刘,封郎中,号奉春君。

在定都这件事上,刘邦可谓力排众议,中国第二个统一王朝继续以长安为国都。当年项羽进入咸阳,韩生也曾劝他都关中以霸天下,但却被项羽以衣锦还乡之辞拒绝。这再次印证了刘邦的“人才取胜论”,项羽能成一时之霸业,麾下必然也是人才济济,但他却不能充分予以信任和接受建议,最终导致攻守易形,身败名裂。

而历史也证明刘邦的选择是正确的,西汉享国210年,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200年以上的朝代,对中华民族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至此,汉朝有了开国之君、皇太子和国都,大汉帝国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