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朱标,请天下诸君赴死 第13章 朝堂风波

作者:山河长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8:00:12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洪武早朝。

文武百官齐聚奉天殿。

太子朱标则是站在离龙椅最近的地方,彰显其地位。

在这个时期的早朝之上,还能够看到许许多多的彪炳史册的有名人物,他们被计入开国三十六功臣簿里,还有就是洪武四大案也会有他们的名字。

朱标在审视的过程中,他还在特别留意,看看他们是不是有穿越者特质。

文臣武将分为两排。

文臣以胡惟庸李善长为首,武将则以唐胜宗、费聚、陆仲亨等人并排,诸位国公都有守关军务不必每日来上朝。

这些武将大多都是五军都督府的参军参将。

朱标看了看,倒是也没有看出什么异样来。

不过这种环境下,就算是穿越者,他也会跟着做做样子的吧。

所以,朱标并没有放下戒心。

随着云奇太监的一声长语:“陛下到!”

百官庄重站立,拱手行礼,山呼万岁。

朱元璋身穿龙袍,端坐龙椅之上,正言平身。

接下来就可以朝堂议事了。

左丞相胡惟庸率先出班。

“臣胡惟庸,弹劾费聚、唐胜宗、陆仲亨,以及沿路诸郡县令守军参将等人为驸马欧阳伦盐铁走私一事提供便利,并平分收取贪墨脏银五十六万三千两之多,相关平民盐商人命三条,在臣调查欧阳伦走私一案之中,还发现陕西守将蓝玉义子侵占民田,强迫婚配等诸多不法之事。

以上诸事证据确凿。”

胡惟庸说完,把奏折双手举得老高。

他转头看向了武将那边,不见蓝玉上朝,又补充道:“蓝玉今日怎么没有来?他的义子犯错,他也难辞其咎!”

胡惟庸一句一言都是铁证如山,使在场的淮西武将都低着头不敢看他一眼。

胡惟庸心中暗自高兴:“你们这帮大老粗,当年打天下的时候,你们看不起我一个读书人,言辞多般侮辱,可曾想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落在了我的手里,你们淮西一党不是不可一世吗?

不是看不起我们这些浙东读书人吗?

今天就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想着,胡惟庸冷哼了一声。

这让他身旁的李善长极为不满。

李善长是胡惟庸的老师,也是因为李善长的推荐,胡惟庸才被朱元璋识得。

刚开始胡惟庸对李善长是言听计从,李善长一直把胡惟庸当成自己的接班人对待。

可是在胡惟庸到达了中书部门之后,先毒死了刘伯温,后斗倒了汪广阳,最后把他李善长也给挤出了中书省。

导致整个中书省就只剩下他一人独揽,李善长只不过是挂了一个右丞相的虚职而已。

胡惟庸的野心还不止于此,李善长的忍让让他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他却还忌惮淮西武将的威势,在朝堂之上搞起了党争。

如今,被他抓住了这个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李善长已经非常后悔当初的推举,现在见他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更加觉得恶心。

胡惟庸上这些折子之前,早就誊写了一份给老朱了。

淮西武将等相关人员,现在一个个的都脖子发凉,背心冒汗。

只有郑遇春稍微好点,他觉得他已经去拜见过太子了。

现场的其余文臣也开始交头接耳起来,表示无比的震惊。

这些文臣之中有很多就是胡惟庸的党羽。

随后,大理寺卿赵文华也出班说道:“陛下,罪人欧阳伦已于昨夜在大理寺大牢伏法!”

“啊!”这话一出现场是一片哗然。

就连那些淮西武将知道这个消息的,在此刻的朝堂氛围之下都深感不安。

主犯都已伏法,从犯安能轻饶?

就在此时。

朱元璋将奏折往桌上一拍。

啪。

随后站起身来,大喝道:“咱给你们高官厚禄,给你们荣华富贵,可是你们是怎么做的、

你们就这样回报咱的吗?

来人啊,将相关人员拿下,推出去斩首示众!”

唰。

禁军士兵一拥而上冲进了大殿,准备拿人。

李善长出言道:“慢着!”

然后,他走到大殿中央,跪下求情道:“陛下,万万不可啊,这些人可都是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功勋啊,就算有错,小惩大诫也就是了,或是以丹书铁券抵之,万万不可就此处斩,否则会让大家寒心啊!”

李善长一带头,这些淮西武将们,有错没有错的也都跪下求情。

文臣这边有一些也跟着下跪求情。

氛围到达这里,可以说老朱也有些松动了。

胡惟庸却见此情形,说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此等妄负皇恩之徒,仗着有些寸功,就能置百姓生命于不顾吗?

百姓的钱财生命就不用守护?

主犯欧阳伦,驸马身份都已伏法,尔等不杀又何以平民怨!

愣着干嘛,还不动手!”最后这话,胡惟庸直接代令行事。

搞得这些禁军都不知道该不该动。

朱标倒是看在眼里,这胡惟庸目无尊上之心已现,早晚必遭屠刀。

朱元璋又说了一句:“愣着干嘛,动手!”

禁军这才又要动手。

就在这时,只见朱标喊道:“住手!”

随后他来到中央,面对老朱,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诸位叔伯是受了欧阳伦的胁迫才不得不为其开方便之门,他们也是有苦衷的,当然他们知情不早报,还收受脏款也有过错,但罪不至死。

儿臣认为可以给他们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如今外敌入侵我大明边境,他们可去退敌,以将功补过。

如得胜回朝此间罪过消除,如失败当自裁谢罪!”

朱标这话说完,其余的文臣都议论纷纷,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建议。

朱元璋顿了顿,也问道:“唐胜宗,费聚你们可否愿意啊?”

这些淮西武将们此刻犹如捡回了一条命,感激涕零,纷纷表示接受,磕头拜谢太子和老朱。

胡惟庸见此结果,心中不忿,还不满意,他继续说道:“陛下那蓝玉义子不法之事?”

朱标说道:“父皇,蓝玉已经入东宫担任侍卫统领了,这也算是降职受罚了吧!”

胡惟庸不敢与朱标硬刚,只得是忍下这口气,他还不放弃,说道:“陛下,大军出征乃是大事,如果都是罪将,到时候他们逃跑了怎么办?”

朱标心中暗喜,这胡惟庸自以为聪明,却不想正好帮本宫背下了恶名。

朱标说道:“丞相说得有理,那就抄了他们的家,囚了他们的家眷,得胜回朝则已,败了就处死,另外命郑国公常茂为主帅,颖国公傅友德为先锋,全权行事!”

说到这里,胡惟庸也明白过味来了,看来这一切太子殿下已经早想好了。

他再也不说什么了。

可是他这句话话,却把本来太子的布局,对武将的不留情的狠名都给揽了过去。

让淮西武将认为太子殿下是在帮他们,这个可恶的胡惟庸才是处处想要搞死他们的人。

这无形中让太子朱标收拢了更多人心。

朱元璋当即下令。

命常茂挂帅,带领诸将北山迎敌。

届时,武将集团都感念太子恩德,文臣集团觉得太子仁德,李善长和宋濂受马皇后之托看到这里也是有了交代,除了胡惟庸背了锅,其他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朱元璋高高在下,看着此刻群臣所向的朱标,内心十分得意。

“标儿,好样的,相信你一定会是一个好君王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