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朱标,请天下诸君赴死 第14章 胡惟庸显能

作者:山河长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8:00:12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欧阳伦这件事基本上就暂时告一个段落了。

相关的人等都有了交代。

唯独还有四妹安庆公主那边,死了驸马,她可能一时半会儿不会理会老朱和朱标。

倒是现在有了胡惟庸这个倒霉鬼,就算是安庆公主要出气,可能也是去找他。

她不会知道这一切背后都是朱标在操作。

当然,就算是知道了,她也不能把朱标怎么样。

甚至当她真正了解知道了东宫的事情之后,她还会反过来同情朱标也不一定。

因为,朱标的东宫可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件事也是时候要有一个交代。

朱标看了大理寺卿赵文华一眼。

赵文华当即明白,于是出班手捧奏折说道:“陛下,臣有本上奏,太子侧妃吕氏与其背后家族,暗中通敌卖国,吕氏还身歪影斜,在进入东宫之前就与一个名叫石毅的男子有染。

后来这石毅假太监还混进东宫,继续前缘,幸被太子殿下发现,将其处死。

石毅在临死之前对自己的罪名供认不讳,他说在吕氏入宫之前就已经身怀有孕,并且他们还与前朝贼子暗通款曲。

如今太子殿下已经将吕氏和野种允炆诛杀,吕氏一族全数抓捕,家产全部抄清,恳请陛下降旨发落。”

赵文华不愧是大理寺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往对朱标有利的方向去靠,把实在说不清的就推给死人,反正对于发生在东宫的事情来说,也不会有人会去翻案的。

太子殿下想要杀人那是不需要理由的。

只不过走这样一个过程,毕竟事关皇孙,要有一个这样的交待而已。

赵文华当然是明白这一点。

此刻,在场所有人还不知道东宫发生了这种事情,没有想到这吕氏居然胆大包天到这种程度。

在场所有人无不对其恨之入骨,对太子朱标表示同情。

老朱也是现在才知道这个事情,因为赵文华忙了一晚上,他还没有来得及誊写一份给他。

誊写这个程序,还要经过胡惟庸,因此这样一来胡惟庸也不知道这个奏折。

这个时候就见老朱,怒不可遏,双眼发红,手指着赵文华,大声喝道:“奏折拿上来给咱!”

云奇连忙过去,将奏折递了上去。

老朱打开一看,手都在不住地颤抖。

随后,将奏折一扔,暴怒地说道:“好一个吕家啊,咱当初一念仁慈留了你们,你们就这样报答咱的吗?

吕家这些人现在在何处?”

“大理寺大牢!”

“好啊,这些人狼子野心,前朝余孽,竟然欺负到东宫头上了,斩了他们都是轻松的,咱要让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赵文华你去找一处空地,打造一所大牢,在里面设置各种刑具刑罚,要让这些人在里面好好赎罪,最后将其剥皮食草,放于大明边境,让漠北这些北元余孽们看看,这就是企图危害的下场。

这个大牢就叫做诏狱,以后归锦衣卫使用。

现在大明的情况实在是太糟了。

驸马走私,勋贵贪墨,敌人渗透,官员斗争,咱是要好好的纠正一下这朝堂风气了。

即日起建立锦衣卫,监察百官,独立于三法司,拥有逮捕与刑侦,侍卫仪仗,情报收集,典诏狱,直接服从于咱和太子。”

朱元璋是真的怒了。

在他如此盛怒之下,成了锦衣卫这个机构,让在场的群臣一时也不敢有任何意见。

朱标都在心里佩服老朱,这个时机选的太好了。

胡惟庸是一个最会揣测圣意的人,这也算他惨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哪一个上位者,希望自己的心思完全被臣子猜中呢,曹操再喜欢杨修,也要杀他就是这个原因。

此刻,别的臣子都觉得老朱这个建立锦衣卫的想法,可能就是最近出了这些事情,他突发奇想出来的。

听起来好像很了不起,但实际就是一个杂糅的部门,四不像而已,监察百官不是有六部给事中和监察院吗?

逮捕与刑侦,三法司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典诏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都有大牢,这不就是再多了一个大牢而已。

侍卫与仪仗,这个以前的侍卫和禁军也在做。

最后还有个什么情报收集,军中本就有探马情报的部门。

这么看起来这个锦衣卫也就那么回事,最后只会什么都抓不住而已。

可是胡惟庸却和这些人的想法不一样。

他觉得这个锦衣卫这样看,是陛下深思熟虑建立起来的,这些职能和其他的部门的确是都有碰撞,但他有一个最厉害的功能那就是直面皇帝和太子。

皇帝和太子就可以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就不会像公事公办那样有机会官官相护,这才是最恐怖的。

胡惟庸作为丞相,太知道官场里面的矛盾勾结了。

比如六部都有给事中,给事中可以监察六部,但他们的职位又很低,除了监察之外其余的事务还得听从六部的安排,他们在一起工作难免会受到排挤和打压,想要过得好就得搞好关系,搞好关系了,那么就不能什么事情都向上禀报,这就违背了给事中的初衷。

胡惟庸刚才已经惹了众怒了,现在他得有所找补,还要彰显他丞相的存在感,要让陛下知道他是为陛下分忧的人。

于是,胡惟庸看着朱元璋脸上神色稍缓,他出班来到百官之前,说道。

“陛下英明,现在是洪武十二年,万物复苏,太仓存粮满仓,兵器辎重齐备,百姓安居乐业,就有些官员开始贪图享受,不顾法度了,锦衣卫这个时候成立恰到好处。

另外,陛下这次北伐虽是诸位将军戴罪立功,但也是国家之战,当准备万全,敢问陛下此次派出多少兵马,臣好抓紧准备!”

老朱听到这话,他心中还挺欣慰,觉得这胡惟庸很是不错。

“此次嘎呼尔率甘北草原各部落,集结南下,扬言要攻破大都,恢复大元,也可谓是有备而来,他们号称精兵二十万!

咱们就拨给你们三十万大军,出击嘎呼尔,给咱打出大明的威风来。”

“末将等领命!”淮西武将甚是感动,他们也没有想到能够带领三十万大军出征,现在是三十万迎战二十万,这要是不胜,真就该自裁了。

胡惟庸继续彰显他的能力。

“三十万大军出征漠北,一年军费是一百六十五万八千里,预计三年军费是五百万两左右,臣会带领六部,优先保障战场供给,绝不会出现粮草等问题。”

朱元璋大喜:“好啊,咱们胡相的确是能臣干吏,那就这么办吧!”

胡惟庸甚是得意,满脸堆笑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他却不知道身后的许多人脸上都做出厌恶之态。

这时,太监云奇长呼一语。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此时无人有奏,文武百官也就叩谢退朝了。

只有李善长,他留了下来,并对朱标说道:“太子殿下请留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