箓中天地,浩瀚如初。
万千缕光华一如既往地在谭云生眼前周流不止,妙演精微道法,解义无上真玄。
在许兆丰突破息天关,抵达练气的那一刹那,箓中的谭云生感觉到一股微弱却无比精纯的力量,顺着某种联系进入到箓中世界自己身上。
这股力量并非从许兆丰身上传来,更像是『元道宝箓』或道韵的某种机制,在许兆丰跨越境界的一瞬间,从天地间凭空诞生,并回馈到了自己身上。
如果要形容这种感觉,就像是久旱逢甘霖一般,让自己精神为之一振。
“真是奇妙啊!”
谭云生甫一获得这股力量,周身黯淡不明的道韵居然向着成形又增长了几分。
这缕尚未成形的道韵,是这近半个月来,自己昼夜释读这里的大道所积累下来的。
和此前那缕赐给许兆丰的道韵一样,原本预计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彻底凝聚成形。
随着这股力量的加持,直接加快了一个月左右的进展,省了谭云生大量的打磨苦熬功夫。
“也就是说,道韵宿主的修为境界突破,宝箓便会回馈自己一部分道韵积累?”
谭云生对道韵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道韵不仅仅是加深宿主对修行之道的体悟,也不仅仅是一道推动修行的神通。
它更像是……一颗种子,自己种下去之后会随着宿主的成长,对自己也有一定的回馈。
自己降下道韵,附在宿主身上,不仅对宿主有着莫大好处,对自己而言,就像是种下了一棵树。
宿主修为提升就像是树在慢慢长大,当到了结果子的时候,果实便会沿着某种联系,回馈到箓中天地里,返回到自己身上。
当然,谭云生这也是第一次赐下道韵,对于其中的许多门道并不熟悉,这也只是自己的猜测。
总之,随着许兆丰的突破,自己总算能有一个安稳的落脚地,无论如何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许家抓住了仙缘,逆天改命,即将成为冀北原上的主宰。而自己也能随着许家的壮大,获得更多的反馈,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谭云生把神识投向外界。
许家院里的欢声笑语,罗府中的恐慌悚惧,冀北原上山雨欲来之下各家各户不一而同的反应,尽收眼底。
谭云生不敢把神识放得过大,免得被这方世界的大能、天上的仙人察觉。
但在冀北原这方偏僻角落,穷乡僻壤,谭云生还是没什么可畏惧的。
对于许兆丰来说,只要自己不作死,坐稳江山已经是板上钉钉。
而且许兆丰今年还未满五十,对于一个练气修士动辄一百多年的寿命来说,无疑还处于壮年。
对许兆丰这样已经能在冀北原上独当一面、说一不二的家主,谭云生并不打算过多干预,只需要让他经营好冀北原,能稳住许家即可。
过多的庇护反而违背了谭云生“躺平”的初心,而且对于许家来讲也不是什么好事。
谭云生可不希望自己好不容易选上的家族,因为过于张扬,惹上什么不该惹的是非,最后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只要许家安分守己,薪火相传,能稳住冀北原上的治理,抵御外来的风波就足矣。
谭云生的心神落在了许家厢房中,缠着自家哥哥玩闹的许季潭身上。
这位第一眼发现『元道宝箓』的少年,也是得到过宝箓中大道亲近的“近道之体”,算起来他才是与自己最有缘分的人。
许兆丰是许家现在的顶梁柱,但终究年岁已大,根骨一般。
而许季潭则不同,他年方十二,又是难得的“近道之体”,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绝世璞玉。只要稍加引导,未来的成就,绝对远胜乃父。
此前出于无奈,将第一缕道韵降在许兆丰身上,一举将许家成为了练气家族。
现在危机已过,这位在这场风波中默默无闻的天才也该受到关注了。
“十二岁,根骨已定,经脉未开,正是引气修行的最佳时机。”
谭云生定下心神,开始盘算。
修行之路,始于胎息。
天地灵气,浩浩荡荡,遍布诸天境内却无象无形。
在胎息境界,须借助灵窍将天地灵气引入体内。故无灵窍者不得与天地间灵气相通,而灵窍多者在修行上则有着先天之便利。
在胎息境界,最重要的就是引入九道灵气并凝结在身上的九处大穴之中,即百会、大椎、身柱、命门、长强、膻中、巨阙、神阙、中极。
故胎息又分九层,九道灵气俱凝结于身者,可称为胎息大成。
引气入体得到的气越纯澈,凝结于穴的气越精纯,则神气不衰,出入不竭,身康力健,鼻息渐微,神气内守,如胎儿藏于胞中;若得气不纯,则内外之气难以相应,日后破息天关更是难上加难。
而引气凝穴是否精纯,其中之关键在于引气功法。
作为修士接触的第一部功法,其品级高低,对未来的道途影响至深。
许家那部一品《清灵引气诀》,在谭云生看来,简直就是不入流的垃圾,污秽灵根的废纸。若让许季潭用那种功法开脉,纯属暴殄天物。
“还好我已经释读出来了几部引气的功法。”
周围这片浩瀚的金色星河之中,蕴含着无数的天地至理与道法真解。三个多月来,谭云生在宝箓内所作的最大努力,便是用『鸿蒙律』将这里的大道一丝一缕释读出来。
释读大道并不简单,所以谭云生只从最简单的入手,由易入难。
而最简单的,无疑便是引气的功法。
“功法,共分一至九品,九品为尊,一品最次。”
谭云生脑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相关的知识,
“引气功法作为修行之始,尚不涉及五行阴阳,故而没有属性之分。但到了练气之后,修行便需要注意阴阳五行不同属性,选择起来,就需慎之又慎了。”
“道来!”
谭云生心念一动,伸出右手,星河流光中便有三枚光点响应,从中飞出落到自己掌中。
释读出来的道法便能随心所遣,此刻掌中这三个光点便是谭云生释读出来的三部引气的功法。
神识探入,三部法诀的信息便流入脑海。
《昆丘引气诀》,四品下。其诀取昆仑山脉厚重沉稳之意,引气入体,气息雄浑,根基扎实,后续若转修土、金两系,事半功倍。
《少商引气诀》,四品中。其诀取少商剑经肃杀锐利之意,所引之气锋锐无匹,于经脉开拓极具优势,修行速度较快,后续转修金、火两系,颇为契合。
《青华观引气诀》,四品上。其诀取青华长乐界生生不息之意,气息绵长温润,中正平和,滋养经脉,固本培元。此法不偏不倚,后续可转修任何一系,虽无专精之长,却有万融之妙,潜力最大。
谭云生仔细比较着三部功法。
许季潭是“近道之体”,其体质本身就与天地万道亲和,并无明显的属性偏向。若用《昆丘诀》或《少商诀》,固然能在前期获得一些优势,却也等于提前为他未来的道路设下了藩篱。
而这《青华观引气诀》虽然修行速度慢了些,但中正平和,正好能让许季潭这块璞玉,在未来修行之路上,随心所欲地依靠自己天赋发展。
“就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