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华清宫】
花落仙八千,骊宫覆锦烟。
太白曾题赋,风香忆旧年。
赏析:
《题华清宫》赏析
此诗四句二十字,以“花之仙—宫之幻—史之韵—情之悠”为脉络,将华清宫的春日落花奇景、骊宫烟景与李白题赋的盛唐往事缠结,既写尽“花落仙八千”的浪漫,更藏尽“骊宫忆旧”的沉厚,语简而境幽。
首句“花落仙八千”,以奇绝比喻破题,赋予落花“灵动感”。“八千”非实指,却以极多的数量感,让零散落花升华为“漫天飞仙”——花瓣轻盈飘落时,似仙袂翩跹,避开了“落花满地”的平淡;“仙”字更贴合华清宫“皇家仙境”的气质,开篇便以“浪漫幻感”立住全诗基调,让读者瞬间坠入“花舞如仙”的春日幻境。
次句“骊宫覆锦烟”承接花景,落回华清宫实景,以“实”衬“幻”显华美。“骊宫”即华清宫(坐落骊山),“覆锦烟”极写落花之盛:满地落花如织锦覆于宫苑,又似轻烟萦绕殿宇,既状尽“花落满宫”的实景,又让“八千飞仙”有了依托——正是这覆宫的落花,让骊宫从“皇家宫殿”成了“仙花环绕的幻境”。此句中,“花仙”的“虚灵”与“骊宫”的“实华”相映,一柔一贵、一幻一真,勾勒出“仙花覆骊宫”的春日盛景,浪漫中透着盛唐气象。
第三句“太白曾题赋”引入典故,为“花仙”注入“人文魂”。李白在华清宫为牡丹题《清平调》的往事,是华清宫花景的“文化符号”,“曾题赋”三字虽简,却将千年前的盛唐雅事拉至眼前——当年李白笔下“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名花,正是如今“落如仙”的春芳;此刻赏落花之人,亦与当年题赋的李白隔空对话,让华清宫的花景不再是孤立的自然之美,而成了承载盛唐诗意的“文化景观”,景因史而更显厚重。
末句“风香忆旧年”收束全诗,以“香”为引,勾连古今。“风香”是落花的芬芳随春风漫溢,既呼应首句“花仙”的景致,又以嗅觉延伸视觉,让春景更显立体;“忆旧年”则以“忆”字点睛——风里的花香仿佛在追忆“盛唐旧年”:忆李白题赋的才情,忆骊宫当年的繁华,也让当下的“花覆骊宫”与盛唐的“花伴君王”相融。此句以“香”结景,以“忆”结情,让“花之仙”“宫之幻”“史之韵”最终归于一缕绵长的“旧年忆”,余味满是华清宫的浪漫与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