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兄封我戾王?称朕明中宗 第49章 攻城

作者:一时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8:01:22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不同于鹞儿岭那时,纵使追至土木堡中伏,凭借骑兵的机动与开阔地形,也先仍有辗转腾挪、杀出血路的希望。

可身陷这太行山脉的千沟万壑、绝壁断崖之间,那仅存的一线生机,已被嶙峋的山石彻底扼断!

让也先感到万分犹豫的,不仅仅是选择错误的后果,更来来源于身份的不同。

今时今日的也先,早已非昔日可比!他横扫关外,如秋风扫落叶,仅余宣府、大同二城在铁蹄下苦苦支撑!

更将大明朝的天子,牢牢攥于掌中,如提线木偶!

纵使此番攻不破紫荆雄关,亦足以载誉而归,功勋彪炳草原史册。

若冒险采纳喜宁之策,走那条经金陂关的隐秘小径,确有可能出其不意,击溃南方疏于防御的守军,从而一举攻克这座雄关。

可今非昔比的也先,终究不愿再一次将身家性命全部压在一个阉宦的言语中。

“传令伯颜帖木儿,让其率一万人押着这个阉宦走那条山间小路,突袭紫荆关南关。”

也先瞥着有些麻木的朱祁镇,心中还是想再试上一试:

“我将率其余大部队带着这大明皇帝到紫荆关北口,若是能让那守军大开城门,自是最好。若是守将闭门不开,待到伯颜帖木儿部从背后偷袭紫荆关,狼烟传来之时再前后夹击也可。”

他未曾对伯颜帖木儿说的,是如果他所率领的一万人数日内不见踪影,他就将带着剩余的将士和大明皇帝返回草原。

他不愿放弃这唾手可得的机会,却又吝啬于押上自己的全部赌注。

最终,他选择以伯颜帖木儿及其麾下万骑的性命为筹码,去赌那阉宦喜宁口中秘径的真伪!

而那位被委以“重任”的伯颜帖木儿,直到真正穿过那所谓的迷径之时,他才知道自己,刚刚在草原长生天的注视下,于鬼门关前,结结实实地转完了一圈!

紫荆关北关,

指挥使韩青伫立城头,目光凝重地扫视北方。

看着今日靠近的人群格外的密集,他还在心痛百姓流离失所之时,大地传来的震动感让他意识到异常。

“敌袭!”

韩青的厉吼瞬间撕裂了紫荆关上空的死寂。

城墙之上的守军秩序井然,立刻仰身拉弓,随着一声令下,密集的箭雨挟着凄厉的破空声,向着黄沙弥漫处仰射而去!

刹那间,远处那黑压压蠕动的人群,如同被无形的镰刀横扫过麦田,齐刷刷地倒伏下去一片。

韩青不禁疑惑,若是北方瓦剌都是这般水准,明军何至于大败而归?

只是待到飞扬的尘土稍稍平息,看清倒下之人的刹那,韩青目眦欲裂,浑身血液仿佛瞬间冻结!

那倒伏于地的,哪里是瓦剌的披甲锐士?分明是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大明百姓!

男女老幼混杂其间,如同被驱赶的羔羊!

瓦剌这群畜生,把好不容易来到紫荆关附近寻求庇护的百姓,驱赶着往前当作人肉护盾,来消耗守军的箭矢!

一时间,城头之上蓄势待发的将士都默默地放下了手中的弓弩。

“指挥使....”身旁的指挥佥事声音干涩沙哑,目光中充满了痛苦与挣扎。

那眼神已道尽一切:这箭,还射吗?

放箭,那呼啸而出的每一支利箭,穿透的都将是大明同胞的胸膛。

若是不放,瓦剌的屠刀,正借着这血肉盾牌的掩护,一寸寸逼近城门!

一旦敌军抵近,失去箭矢压制的优势,等待守军的,将是更为血腥残酷、代价惨重的城垣肉搏!

指挥佥事狠心不下,所以他只能将这良心的无尽煎熬交给了卫所指挥使韩青。

可韩青又何尝是那铁石心肠之人!若非心怀悲悯,他也不会冒着被细作潜入的风险,收留北方的流民。

面对着城外百姓的哀嚎与惨状,韩青只能选择闭上眼睛。

“放箭!”

身边一道道箭矢的破空声,犹如无形的针扎在韩青心中,带着城外百姓的冤魂,控诉着韩青的冷血。

‘诸般因果,我韩青一人担当!但紫荆关身后乃是一马平川的关中之地,为了关中百姓与陛下,我定不会让瓦剌人攻破紫荆关!’

待到韩青睁眼之时,眼中的不忍已然退去,只剩对瓦剌人深入骨髓的仇恨。

面对铺天盖地的箭矢,也先只是略微惊讶守军将领的果决,但也未放于心上。

这些随手在附近抓的明朝百姓,在他眼中和羊群并无二样,死便死了。

如今这般能够拉近距离的同时,又能为自己身后的大军消耗紫荆关的箭矢储备,已然足够。

但不同于手无寸铁的平民,得益于上场大胜,也先特意将这部分攻城的部队全部着甲,再辅以缴获的盾器,明军箭矢的威力骤减。

一阵阵箭雨划过,地上所留下的瓦剌尸体不到一百之数。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不亏。

与这一百人可能对守军造成的伤亡相比,如今损耗的不过一些箭矢。

只是那些钉死在地上的百姓,价值几何?

韩青不知道。

此刻他与匆匆赶来的孙祥看着瓦剌稳步推进的云梯,面面相觑。

瓦剌素来以骑兵为主,讲究来去如风,自然不会将如此笨重的云梯随军携带。

若是明军,随行自然有工匠与仆役能够就地建造。

但从未听闻,瓦剌人有这般技艺!

而一切,还得感谢如今盘坐瓦剌军大营的堡宗朱祁镇。

他随军的班底过于丰富,其中不乏众多工匠、能人,甚至将工部的精于技艺的官员都带在身边。

土木堡一战,填补了瓦剌缺乏建造攻城器具的能力。

不过时代终究是在变化的,火器的发展让这数千年来的攻城利器变得不再如同以往那般无往不利。

面对铁制钩爪紧抓城墙的云梯,城墙上守军的顽强抵抗,终是为粗糙的铸铁炮拖延好了装填的时间。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装填发射,云梯携带着上面的瓦剌士兵,在火炮的轰击之下,终于是支离破碎。

听着瓦剌军鸣金收兵,城头的守军纷纷瘫倒在冰冷的砖石上,只剩下粗重如破风箱般的喘息。

甲胄下的汗水早已浸透内衫,混着血污与尘土,黏腻不堪。

在伤亡不过百人的情况下,击退了也先来势汹汹的第一波攻击。

而就在瓦剌军队收拢,准备后退之时,

一队高举“朱”字旗帜的队伍缓缓地靠近了紫荆关。

那残破的大纛,在无风的肃杀战场上,颓然低垂。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