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京城东市,人流如织,叫卖声不绝于耳。

王易带着李素心继续在繁华的东市漫步,刻意引领她去看新设立的官营织造坊、熙熙攘攘的漕运码头、以及刚兴建的公立蒙学堂。

所见之处,虽非完美,但秩序井然。工匠、力夫、学童各安其业,脸上少见愁苦,多是忙碌与希望。

王易摇着一把不知从哪儿摸来的折扇,指点江山:“李姑娘,且看,这盛世江山,老百姓各个眼中有光,朕做的如何?”

李素心默不作声,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街景。

确实,街道整洁,秩序井然,小贩的吆喝声中气十足,往来行人虽非个个锦衣,却也少见菜色。

与她潜入京城时听闻的“昏君误国”传言相去甚远。

但她仍不死心,指着前面的学堂道:“我要进去看看!”

王易微笑:“又有何不可?”

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朗朗读书声。

闻讯赶来的学堂校长和几位年轻教师,诚惶诚恐地迎了出来,激动得当场下跪:“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未能远迎,死罪死罪!”

王易摆摆手,一副平易近人的模样微笑:“既然死罪,那你去死啊?”

“好!陛下有圣旨,今天小民必须死一个,给圣上助助兴!”

说罢,校长一个激动,掏出匕首,眼看就要对着自己脖子来上一刀!

“砰!”

一阵烟雾散去,举着火铳的隐卫连忙跑来,掏出手铐给尸体拷上,这才放心地舒了口气,向王易敬礼道:“报告陛下!嫌犯已被击毙!危险解除!”

王易:“……”

李素心当场暴怒:“混账!你杀他干什么!”

“他有武器啊!”隐卫不解,“万一伤到陛下了怎么办?就算没伤到陛下,伤到自己了怎么办?”

李素心:“可他是在自杀!你为什么不阻止!”

“哦。”隐卫点点头,转而重新敬礼,“报告陛下!已成功阻止嫌犯自杀!”

李素心:“……”

“做的不错。”白凝霜欣慰点头,“明天给你升职,做隐卫队长。”

“……朕说朕是开玩笑的,你信吗。”王易扯扯嘴角,掏出丹药喂给校长。

好在校长还没完全断气,一颗上品疗伤丹下来,很快就恢复如初。

王易这才进入正题:“咳咳,爱卿忠心可嘉,有赏!不过朕今日不过是顺路视察工作,不必多礼,直接带我们看看吧。”

“是!”

校长连忙躬身引路,一边走一边激动地汇报:“托圣上洪福!学堂一切安好!现有蒙童三百余人,皆按陛下吩咐,分班授课,学习识字、算数。”

“就连许多白天做工的匠人、力夫,有了闲钱,晚上也来识文断字,热情高涨!这都是陛下教化之功,功德无量,我大乾真是天下无敌啊!”

几位老师也在一旁拼命点头,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光彩。

李素心好奇地打量着整洁的校舍,以及那些穿着虽然朴素,但眼神明亮的学童,表情微微松动。

王易走到一间教室窗外,看着里面的孩子跟着老师朗读,满意地点点头:“嗯,办得不错。这样,我简单讲两句吧。”

校长和老师们立刻掏出小本本,屏息凝神,准备记录圣谕。

王易清了清嗓子:“呃,这个教学呢,我们乾国的历史发展比较长,从业人员比较丰富……”

校长和老师们恍然大悟,纷纷在小本子上疯狂记录。

王易继续道:“这个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校长和老师们深感震撼,感动不已,痛哭流涕。

“至于怎么做呢……我有三点建议。”王易以穿透历史迷雾的睿智目光,对学堂的教学规划做出纲领性指示:“学校里一定要有学生,课本上一定要有字,教师群体里一定不能混进坏人!”

“陛下所言极是啊!”

校长激动得热泪盈眶,甚至忍不住站起来,举起双手蹦蹦跳跳:“陛下对子民的恩情,我们几辈子都还不完啊!”

“精辟!太精辟了!”另一位老师感动得抹眼泪,“公子真是字字珠玑,句句真理!我等一定谨记公子教诲,让我乾国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天下无敌!”

李素心:“……”

李素心:“要么我们去别处看看吧。”

虽然深度怀疑,这整个乾国上至皇帝下至百姓,脑袋都有点问题……很可能是这昏君的“帝王命”导致的。

毕竟根据她所知,帝王命格有名为“帝王师表”的特征,皇帝的性格、喜好、行为将深度影响治下臣民。

如此看来,这为皇帝虽然脑袋有点问题,但却是个干实事儿的,不算昏君,做得也还不错。

一行人离开学堂,重新回到集市,李素心想了想,快走几步,拦住一个正提着菜篮,看似憨厚的中年妇人,开口问道:

“这位大娘,请问如今这日子过得可还安稳?赋税重不重?官府可有欺压良善?”

那妇人先是一愣,打量了一下李素心和她身后气度不凡的王易一行人。

当白凝霜身上的军服和身后的隐卫,脸上瞬间堆起感激笑容:“哎呦,这位小姐可是问着了!托皇上的洪福,如今这日子可是越来越好喽。去年皇上惩治了那帮贪官,咱们小民的负担轻多了!陛下的恩情十辈子都还不完啊!”

王易在一旁听着,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有点小得意,冲李素心挑了挑眉。

李素心微微蹙眉,又转向一个正在歇脚的挑夫:“这位大哥,请问你幸福吗?你的收入如何?”

“你咋知道俺姓福?”挑夫抹了把汗,声音洪亮,“不过有一说一,最近日子可好着呢!你看,俺这一担粪,过去只能卖一文钱,现在都能卖两文了!陛下的恩情一百辈子都还不完啊!”

李素心好奇了:“这是为何?”

“害,因为这担粪是从寺庙里挑的,都被老和尚们夯实了,加水后一担能当两担用!”

李素心:“???”

王易看不过去了,上来解释道:“这个笑话的意思是,寺庙的粪还在小和尚肚子里时,就被老和尚从后面夯实了。压缩过的,自然卖得贵些。”

神父笑话永不过时,哪怕换成和尚也一样。

李素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