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曲阿小将到大汉脊梁 第198章 刀下留人

作者:梅山的老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7:16:30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他被强行拖拽着,踉跄着,消失在众人视线之外,朝着后方早已立好的、在寒风中显得格外狰狞的绞架而去。

“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的!你们,你们给我等着!”

处理完吕布,那凄厉的咒骂声仿佛仍在空气中残留。曹操的目光转向了另一名重要的俘虏——陈宫。

陈宫虽身为文士,此刻却站得笔直,昂首挺胸。

“哼。”

他衣衫虽有破损凌乱,沾着尘土,但神色却异常平静坦然,甚至嘴角噙着一丝毫不掩饰的、冰冷的、充满讥诮的冷笑。

“要杀就杀,要剐就剐。”

他站在那里,周身散发着一股宁折不弯的孤傲气节,与吕布的狼狈形成了鲜明得刺眼的对比。

“公台。”

曹操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寂。他的语气复杂难明,带着几分故人重逢的惋惜,几分被背叛的恼怒,还有一丝居高临下的审视。

“别来无恙乎?昔日你弃我而去,自谓足智多谋,良禽择木而栖……今日之事,”

他目光扫过残破的下邳城,落在陈宫脸上,语气加重,

“竟何如也?”

这轻轻一问,既是嘲讽,也是探究。

陈宫闻言,毫无惧色地迎上曹操的目光,从鼻腔里发出一声清晰的冷哼,如同冰珠坠地,

“哼!昔日弃你而去,只因你心术不正,奸诈阴险,残暴不仁!吾陈宫岂能侍奉你这等乱世枭雄?

道不同,不相为谋!今日之事,不过成王败寇。吾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字字铿锵,掷地有声,将曹操的责问顶了回去。

“哈哈。”

曹操眼中怒色一闪,仿佛被戳中了痛处。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被冒犯的威严,

“吾心术不正?然天下若无我曹孟德力挽狂澜,扫荡群丑,你且看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中原大地早已血流漂杵,民不聊生!你陈公台自恃才高,目空一切,却偏偏辅佐吕布这等有勇无谋、反复无常的匹夫!”

他猛地指向吕布被拖走的方向,声音充满了鄙夷,

“致有今日之祸,身陷囹圄,将赴黄泉……岂非愚不可及?!你的智谋,都用在了哪里?!”

质问如同重锤,砸在场中。

陈宫非但不惧,反而仰天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清朗却又充满了悲凉与浓得化不开的嘲讽,在寒风中传得很远,

“哈哈哈……曹孟德!好一个‘扫荡群丑’!好一个‘力挽狂澜’!不错,吕布匹夫,确然无谋寡断,刚愎自用!”

他笑声骤停,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鹰隼,直刺曹操,

“然!他却不似你般虚伪狡诈,口称忠义,实则包藏祸心!更不及你狠毒万分,擅行废立,弑后欺君!

此等滔天罪孽,岂是吕布可比?吾陈宫今日既被你擒,速死为幸!唯恨!恨苍天无眼,未能让我亲眼得见你这窃国巨奸败亡伏诛之日!”

字字如刀,诛心蚀骨。

“你!…放肆!”

曹操勃然大怒,脸色铁青,猛地从主位上站起,手指因极度愤怒而剧烈颤抖着指向陈宫,胸膛剧烈起伏,

“好!好一个不畏死的忠臣!好一个铁骨铮铮的义士!!我便成全你这忠义之名!来人!将……”

“司空且慢!刀下留人——!!”

就在曹操杀气腾腾的命令即将出口的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清朗而无比坚定的声音陡然响起,如同利刃划破凝滞的空气,硬生生打断了曹操的命令。

众人皆惊,目光齐刷刷循声望去。

只见一直沉默立于刘备身后的陈洛,此刻竟越众而出,步伐沉稳地走到阶前空地中央,对着盛怒中的曹操深深一揖到底,姿态谦恭,眼神却毫无退缩之意。

“曹丞相,还望三思!”

曹操眉头瞬间拧成了死结,眼中怒火熊熊燃烧,几乎要喷薄而出。

他强压着胸中翻腾的杀意与被打断的怒意,咬着牙,声音从齿缝里挤出来,

“陈守仁?是你?你有何话说?莫非…也要为这冥顽不灵、狂悖犯上之徒求情不成?!你可想清楚了!”

最后一句充满了浓浓的警告意味。

陈洛直起身,目光清澈而坦然地迎向曹操那几乎要噬人的眼神,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鸦雀无声的整个场地,

“司空息怒!洛非为求情,实乃为司空之大业计!为司空之千秋功业计!”

他深吸一口气,言辞恳切而条理分明,

“陈公台,智计超群,算无遗策,其才名播于海内!更兼其忠义刚直之名,天下士林,谁人不知?今日若因一时之气愤,杀之于此白门楼下……”

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尤其是一些明显是文士装扮的曹营僚属,

“天下士人闻之,会作何感想?他们只会言道,司空心胸狭隘,不能容人,尤其不能容昔日叛己之才,忌才杀士!

昔日袁本初杀田丰、沮授,天下寒心,殷鉴不远!

若司空亦行此举,岂不令那些尚且观望天下大势、有意择主而事的贤良才智之士,尽皆裹足不前,心寒意冷?此乃自绝于士林,自毁长城也!”

他顿了顿,看到曹操眼中怒火稍敛,手指下意识地在扶手上敲击,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便趁热打铁,声音更加沉稳有力,

“司空!当今天下,袁本初雄踞河北四州,拥兵数十万,其势滔天!

所凭者何?非唯其家世门第,更因其帐下谋臣如雨,猛将如云!

田丰、沮授虽死,仍有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等辈运筹帷幄!

此诚司空之心腹大患!值此与袁绍争衡天下之紧要关头,司空若连一被俘在手、毫无反抗之力的陈宫都容不下,如何彰显海纳百川、求贤若渴的明主胸襟?

又如何能吸引天下英才望风景从,竞相来投?袁绍若能借此大做文章,宣扬司空残害名士,忌惮贤才,则人心向背,高下立判!

此消彼长,于未来官渡乃至整个中原争霸之大势影响,实乃不可估量之巨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