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卫国的话,点燃了工人们心中的火苗。
散会后,大家三五成群地围着蔡卫国,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石笼挡墙”和“人工夯实”的可行性。
“蔡工,这石笼真能比土堆的挡墙结实?”
一个名叫老王头的老实巴交工人挠着头问。
他一辈子没见过用铁丝装石头修路的。
蔡卫国肯定地点头,他捡起一根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个简图,耐心解释道。
“石头虽然散,但被铁丝网兜住,形成一个整体,相互咬合,重量集中,稳定性就强。”
“而且,下雨的时候,水能从石头缝里流走,不会像土堆一样泡软了就垮。这叫透水性,能有效防止泥石流和滑坡。”
老高听得连连点头:
“蔡工,你这想法真是活络!废旧钢筋和铁丝。”
“咱们山里最不缺的就是破烂,以前都当垃圾卖了,没想到还能修路!”
“对,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蔡卫国看向张勇。
“张勇,你跟我去镇上,咱们先找个能焊接、切割的地方。”
“老高,你带几个人,去把镇上几家废品收购站那边的废铁都给我拉回来,越多越好!先堆到项目部旁的空地上。”
张勇摩拳擦掌:“好咧,蔡工,我这就去准备!”
扎佐镇虽然偏僻,但也有几家小作坊,专门做些农具修补和简单加工。
蔡卫国和张勇走了一上午,问了好几家,才终于找到一家看起来还算像样的铁匠铺。
铺子里,一个头发胡子都花白的老铁匠,正抡着大锤,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一块烧红的铁件,火星四溅。
“师傅,您这有没有焊接和切割的设备?”
蔡卫国走上前,客气地问道。
老铁匠放下锤子,眯着眼打量着蔡卫国和张勇,见他们穿着工装,便哼了一声。
“有倒是有,不过老物件了,没几个年轻人会用,也用不起。这玩意儿耗电,镇上供电可不稳。”
蔡卫国笑了笑:
“我们是公路项目部的技术员,想借您的设备,自己加工点东西。”
“您要是方便,我们付钱,电费也照算。我们加工的东西,对精度要求不高,主要就是切割和简单的焊接。”
老铁匠的目光落在蔡卫国手中那几张简陋但画得清晰的图纸上,虽然线条粗犷。
但那几根横平竖直的线条,以及标注的尺寸,让他这个老手艺人感到了不同寻常。
“哦?修路的?想焊什么?”
蔡卫国递过图纸,指着石笼挡墙的草图:
“我们想用废旧钢筋和铁丝,编成这种笼子,里面装石头,用来护坡。”
老铁匠接过图纸,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看:
“用废铁编笼子护坡?这法子……老夫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回听说!”
他把图纸拍在桌上:
“纸上画画谁不会?你们这些坐办公室的,懂什么叫焊接?知道什么叫火候?”
“这是从外面学来的新法子,成本低,效果好。”
蔡卫国解释道。
“我们自己加工,能省不少钱。”
老铁匠沉默半晌,指着墙角一台满是油污的旧焊机:
“行吧,看你这年轻人有股子闯劲。设备可以给你们用,但丑话说在前头,出了事我可不负责。”
“还有,我这铺子可不能白占,一天八块钱,包电费。要是把我的宝贝疙瘩弄坏了,你们得照价赔!”
蔡卫国见他松口,大喜过望:
“谢谢师傅!没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扎佐镇公路项目部掀起了一股“废铁生金”的热潮。
老高带着工人们,开着项目部那辆破旧的“解放”牌自卸车,将几家废品收购站的废旧钢筋和铁丝如山般运回了项目部。
这些锈迹斑斑、形状各异的废料,在工人们眼中,是修路的“宝贝”。
老高叮嘱大家小心,前一天老王头就不小心被一根翘起的铁丝划破了手,好在只是皮外伤,但也让大家干活时多了几分谨慎。
他们用大锤敲直弯曲的钢筋,用钳子剪断缠绕的铁丝,将它们分门别类堆放整齐。
蔡卫国和张勇则泡在铁匠铺里。
老铁匠虽然嘴上抱怨,但看在钱的份上,也抱着膀子在一旁看着。
蔡卫国亲自上手,指导张勇如何将废旧钢筋切割成合适的长度。
然而,刚开始焊接,就出了问题。镇上供电确实不稳,焊机常常因为电压不稳而罢工。
突然,“啪”的一声,焊机冒出一股青烟,彻底没了动静。
“坏了!蔡工,这下咋办?”
张勇急得满头大汗。
蔡卫国检查了一番,也皱起了眉头,这老式焊机的内部构造和他知道的完全不同,根本无从下手。
老铁匠踱了过来,幸灾乐祸地哼道:
“说了你们年轻人不行,把我的老伙计给整坏了吧!”
蔡卫国连忙递上一根烟,姿态放得很低:
“老师傅,您是行家,您给瞧瞧?这工期紧,我们实在是等不了。”
老铁匠斜了他一眼,终究还是不忍心看自己的“老伙计”报废,骂骂咧咧地拿起工具开始修理。
他一边修一边念叨:
“这线圈得这么绕,电流不能开太大,得听声儿……”
蔡卫国在一旁仔细看着,用心记下,时不时还帮着递个工具,打个下手。
老铁匠看他态度诚恳,学的也快,脸色才渐渐缓和下来。
焊机修好后,他指点道:
“你们把几根细铁丝拧成一股绳再编网,不就结实多了?”
老铁匠无心的一句话,却让蔡卫国茅塞顿开。
他立刻找来几根废弃的钢管,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弯曲机,将一根根细铁丝拧成强度更高的“麻花绳”,再用来编织成网。
“蔡工,你这手艺,我看比铁匠师傅都不差了!”
张勇看着蔡卫国熟练地操作着切割机和焊枪,不由得赞叹道。
他自己也从最初的笨拙,变得越来越熟练。
蔡卫国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说:
“这都是以前在学校里学的,理论结合实践嘛。最重要的是,咱们得用心,把每个环节都做好。”
他前世在设计院里,可没机会亲自上手干这些粗活,但穿越过来后,为了生存和实现抱负,一切都得从头学起,从头干起。
经过三天的忙碌,第一个石笼样品在大家的期待中诞生了。
它由粗壮的废旧钢筋作为骨架,细密的麻花铁丝网将其包裹,形成一个坚固的长方体,焊点饱满,结构稳固。
工人们围着这个新鲜玩意儿,你摸摸,我敲敲,眼中充满了好奇和希望。
“这东西,看着还真不赖!”
老高用脚踢了踢石笼,发出沉闷的响声,脸上堆满了笑容。
“比咱们以前用木头桩子围起来的强多了!这下我看谁还敢说咱们修不好路!”
蔡卫国看着眼前的石笼,当即决定,让老高召集工人,明天就开始在K5那段最险的边坡。
尝试大规模制作和安装石笼挡墙,让这片废铁,真正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