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蔡,数据都测出来了!外国佬给的材质报告上写的是DIN标准的X120Mn12高锰钢,洛氏硬度在HRC45左右。
磨损最严重的地方,厚度只剩下不到3毫米了……”
电话那头,钱工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子技术人员特有的凝重。
HRC45?这个硬度,对付普通混凝土是绰绰有余了。但用来搅和石英砂,确实跟泥捏的差不多。
“钱工,您听我说。”
蔡卫国直接打断了他,声音里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图纸我连夜画,明天一早就用传真机给你们发过去。”
“你马上联系王总,让他动用一切关系,去联系咱们国家最大的那几家重型机械厂,比如一重、二重。告诉他们,我们要定制一批特殊零件,材料牌号,就叫‘高铬铸铁’!”
“这……”
钱工听得一愣一愣的,高铬铸铁?这是什么东西?他完全没听过。
蔡卫国没有给他反应的时间,直接下达了最后的指令:“王总那边,你告诉他,别跟外国人扯皮了。他们解决不了。”
“我们自己改!”
“自己……改?”
电话那头的钱工,手里的听筒差点没拿稳。
他活了大半辈子,拆过的机器比蔡卫国见过的都多,可还从没听过这么离谱的事。
改外国人的设计?还是改人家最核心的搅拌机?
这小子,胆子是真肥啊!
“小蔡,你、你不是在说胡话吧?”钱工的声音都变了调,“那可是外国货!精密设备!图纸、参数,咱们啥都没有,两眼一抹黑,怎么改?万一改坏了,那三十多万外汇可就真打水漂了!”
“钱工,图纸我来画,参数我来算。”蔡卫国的声音依旧平静,却透着一股让人不得不信服的力量,“您几十年的经验,难道还信不过我吗?您就告诉我,只要有图纸,有材料,咱们一建自己的机修车间,能不能把这活儿干出来?”
钱工沉默了。
一建的机修车间,那可是他的骄傲。想当年,苏联专家撤走的时候,留下一堆没图纸的破烂设备,不就是靠着他们这帮老师傅,连敲带焊,硬是给盘活了?
论动手能力,他钱某人就没服过谁。
可这次不一样,这是外国人的精密设备啊!
“小蔡,不是我老头子没信心。”钱工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主要是这个‘高铬铸铁’,我听都没听过。这玩意儿,能比外国人的合金还厉害?”
“钱工,您就信我一次。”蔡卫国没有过多解释,“您马上把我的意思跟王总说,让他去找人。这事儿,慢了不行,必须得快!”
挂了电话,蔡卫国一头扎进了图纸堆里。
这个除夕夜,别人家是阖家团圆,吃饺子看晚会。而他,是在省城招待所那间简陋的房间里,在一盏昏黄的台灯下,跟一堆复杂的力学公式和机械图纸死磕。
他画了改,改了又画。叶片的螺旋角度、曲率半径、安装位置……每一个细节,他都在脑海里反复推演。
他不仅要解决磨损问题,更要借这个机会,把搅拌效率提上去!
外国人的设计,追求的是通用性。而他要做的,是极致的专用性!是专门为RPC这种“怪物”量身定做的屠龙之刃!
天亮时,一份全新的、包含了十几张零件图和一张总装图的设计方案,已经整整齐齐地摆在了桌上。
……
林城,一建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王敬忠一夜没睡,两只眼睛红得像兔子。办公室的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
钱工拿着电话记录,把蔡卫国的“疯狂计划”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王敬忠听完,半天没说话,只是“吧嗒吧嗒”地抽着烟,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呛得人睁不开眼。
三十多万外汇,这笔钱要是打了水漂,他这个总经理也别干了。
可蔡卫国这小子,从认识到现在,创造的奇迹还少吗?
“老钱,你觉得,这事儿靠谱吗?”他沙哑着嗓子问。
钱工犹豫了一下,咬了咬牙:“王总,说实话,我心里也没底。但跟小蔡这小子共事这么久,他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他说行,我……我愿意信他一次!”
王敬忠狠狠地将烟头按进烟灰缸,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好!”他猛地一拍桌子,“既然小蔡敢赌,我王敬忠就敢陪他赌!他要我们当后盾,我们就把这天给它顶起来!”
他抓起那台红色的保密电话,手指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直接拨通了市委赵书记家的号码。
这个点,才早上六点多。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传来赵书记带着睡意的声音:“喂?谁啊?”
“赵书记,我是王敬忠啊!对不起,大过年的,这么早打扰您……”王敬忠的姿态放得很低。
“敬忠同志?出什么事了?”赵书记立刻清醒了过来。他知道,如果不是天大的事,王敬忠绝不会在这个时候给他打电话。
王敬忠没有添油加醋,只是把生产线遇到的问题,外国人的刁难,以及蔡卫国提出要自己改造设备的方案,简明扼要地汇报了一遍。
“……书记,现在就卡在这个‘高铬铸铁’上了。小蔡说,这是咱们国家重工业领域的尖端材料,可能还有军工背景。我们一个市级建筑公司,人微言轻,实在是找不到门路啊……”
电话那头的赵书记,沉默了。
王敬忠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他知道,这是在赌,赌赵书记对蔡卫国,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
过了足足一分钟,赵书记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敬忠同志,你做得对。核心技术,绝不能被外国人卡脖子!”
“这件事,你不要管了。我来想办法。”
“你告诉蔡卫卫国,让他放手去干!省里、市里,就是他最坚实的靠山!”
挂了电话,王敬忠只觉得后背都湿透了。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他知道,自己又赌对了。
当天上午,蔡卫国的设计图纸通过传真机,一页一页地传到了林城。
钱工拿着那叠还带着油墨香气的图纸,宝贝似的捧着,召集了机修车间里所有最顶尖的老师傅。
当他把蔡卫国的想法一说,整个车间都炸了锅。
“啥玩意儿?改外国人的搅拌机?钱总,您没发烧吧?大过年的说胡话呢?”一个老师傅摘下油腻的帽子,挠了挠头。
“这图纸画得是真漂亮,可这叶片,又是螺旋又是曲面的,这怎么加工?”一个专攻车床的师傅指着图纸,一脸为难,“咱们车间那几台老掉牙的车床,车个圆都费劲,这玩意儿咋整?拿锉刀一点点磨啊?那得磨到猴年马月去!”
“高铬铸铁?听着就硌牙,这玩意儿能铸造吗?别到时候铁水一出来,把模具都给烧了!”
质疑声此起彼伏。
钱工把图纸往桌上重重一拍,发出“嘭”的一声巨响。
“都他妈给老子闭嘴!”
整个车间瞬间安静下来。
“当年苏联专家撤走的时候,你们不也说干不了?结果呢?设备不是照样转起来了!现在怎么了?日子过安逸了,没胆子了?”
他指着图纸,唾沫星子横飞:“这是小蔡在省城,一个人熬了个通宵画出来的!他在前线跟那帮老专家、洋鬼子拼刺刀,我们在后方,连个零件都给他做不出来,传出去,我们一建这帮爷们的脸往哪儿搁!”
“我今天就把话放这儿!谁有能耐,谁上!谁要是觉得不行,现在就给老子滚蛋,回家抱老婆孩子去!别在这儿占着茅坑不拉屎!”
钱工一番话,骂得所有人面红耳赤。
车间里死一般的寂静。
突然,一个五十多岁、车间里最德高望重的老钳工,慢悠悠地走上前,拿起一张图纸,凑到灯下仔细看了半天。
他吐掉嘴里的烟屁股,用粗糙的大手抹了把嘴。
“妈的,干了!”
他把图纸往工作台上一拍,回头瞪着一帮愣住的工友。
“洋鬼子能造出来,咱们就不能改了?不就是个铁疙瘩嘛!车床干不了,老子用手给你锉出来!我倒要看看,这他们的骨头,到底有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