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岁月:从助理工程师开始 第74章

作者:夏雨诗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7:16:49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强度足够,韧性却严重不足!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种螺栓在承受极限载荷时,不会像合格产品那样,先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给人一个“预警信号”。

它会像玻璃一样,毫无征兆地,突然发生脆性断裂!

一旦这种螺栓被用在体育馆那巨大的钢结构穹顶上,后果不堪设想!

一阵超过设计强度的大风,一场超出预估的大雪,甚至是一次谁也无法预料的轻微地震,都可能导致整个屋顶的连接节点瞬间失效,引发链式反应,最终让整个巨大的钢结构瞬间坍塌!

那不是坍塌,那是爆炸!是成千上万吨的钢铁砸向地面的屠杀!

想到那个画面,李院长和王工的后背,瞬间被冷汗彻底浸透了。

他们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个刺眼的“6.8%”,再看看旁边那两个同样刺眼,却充满讽刺的“945兆帕”和“1080兆帕”,一个无比惊悚的念头,同时在两人脑海中升起。

“这……这不是技术问题……”

李院长的嘴唇都在哆嗦,“这是……这是故意的!”

王工也猛地反应了过来,他一拳狠狠砸在冰冷的操作台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眼睛瞬间就红了!

“我明白了!我他妈全明白了!”

他咬牙切齿,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这帮天杀的畜生!他们为了省成本,用的根本不是合格的40Cr或者35CrMoA合金钢,而是最普通的碳钢!

然后通过不正常的热处理,比如过度淬火,把强度指标硬生生拉上去!

这种螺栓,强度数据看起来漂亮得像教科书,可实际上,就是个一碰就碎的玻璃疙瘩!”

这是一种极其阴险、也极其恶毒的造假手段!

它完美地绕开了常规检测中最受关注的强度指标,却在最容易被忽视,但同样致命的韧性指标上,埋下了一颗足以炸毁一切的定时炸弹!

“小蔡……你是怎么发现的?”

李院长转过头,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蔡卫国。

这种连他这种老江湖都差点被骗过去的手法,这个年轻人是怎么一眼看穿的?

蔡卫国没有回答,只是平静地说道:“王工,把剩下两颗,也拉断吧。”

“好!”王工狠狠点头。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实验室里,只剩下试验机沉闷的轰鸣,以及金属被拉伸到极限时发出的,令人牙酸的“吱吱”声。

第二颗,抗拉强度1095兆帕,延伸率6.5%。

第三颗,抗拉强度1070兆帕,延伸率7.1%。

三组数据,铁证如山!

看着这三份新鲜出炉的、足以让任何人身败名裂的检测报告,李院长气得浑身发抖。

“无法无天!简直是无法无天!这已经不是偷工减料了,这是蓄意谋杀!是草菅人命!”

他指着那几颗已经断成两截的螺栓,怒不可遏,“我马上给赵书记打电话!马上报警!把这帮黑了心的资本家,全都抓起来!”

“院长,别急。”蔡卫国却伸手拦住了他。

“这还等什么?!”李院长急得直跺脚。

“现在报警,证据不足。”

蔡卫国摇了摇头,“我们手里的,只是几颗来路不明的螺栓。他们完全可以不承认,说是我们栽赃陷害。到时候,只会打草惊蛇。”

“那你说怎么办?!”

蔡卫国看着他,脸上忽然露出了一个冰冷的笑容。

“院长,您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远东建设’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来证明一下,他们产品的‘优秀品质’?”

李院长看着蔡卫国脸上那冰冷的笑容,愣了一下,随即像是明白了什么,激动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老狐狸般的兴奋。

他是在各种场合打滚了半辈子的老人精,怎么可能不明白蔡卫国话里的意思。

现在报警,确实没用。

对方一口咬定螺栓是伪造的,是恶意构陷,在没有更直接的证据链之前,这事儿最后只能变成一场扯皮的烂账。

而蔡卫国的意思很明显,他不要扯皮,他要的是一击致命!

“小蔡,你的意思是……设个套?”李院长压低了声音

“不叫设套。”

蔡卫国摇了摇头,“这叫请君入瓮。他们不是一直吹嘘自己的技术先进,材料过硬吗?

那我们就给他们一个当着全省领导和专家的面,公开展示自己的机会。”

“我明白了!”李院长一拍大腿,差点跳起来,“你是想再开一次技术论证会?”

“不。”

蔡卫国再次摇头,“不叫技术论证会,这次,我们把它叫‘省体育馆钢结构方案技术澄清与样品检测会’。”

“技术澄清……与样品检测会?”

李院长咂摸着这几个字,眼睛越来越亮,“高!实在是高啊!‘澄清’,就是让他们自己来解释,为什么他们的方案更好,他们的螺栓更牛。

‘检测’,就是让他们自己拿出样品,我们当场检测!哈哈哈,到时候,他们是骡子是马,一拉便知!”

想到那个场面,李院长就觉得浑身舒坦。

他已经能想象到,当着省里所有领导的面,那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外国螺栓”被当场拉断,惨不忍睹的数据跳出来时,那帮港商和他们背后的靠山,脸上会是怎样一副精彩的表情。

“小蔡,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李院长由衷地赞叹道,“这比上次对付刘克明那招还要狠!还要解气!”

“对付流氓,就得用比流氓更狠的手段。”

蔡卫国淡淡地说道,“他们想用规则之外的盘外招,那我们就把他们拉回规则之内,用最无可辩驳的科学数据,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他们的脸皮彻底撕下来。”

“好!说得好!”

李院长重重地拍了拍蔡卫国的肩膀.

“这件事,我来安排!我马上去找赵书记汇报,就说为了确保省重点工程万无一失,我们科学院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建议对所有备选方案的关键材料,进行一次公开的、有第三方见证的抽样检测!

这个理由,谁也挑不出毛病!”

“尤其是那个吴副高官,他不是最喜欢讲‘科学决策’‘引进先进技术’吗?我们就让他亲眼看看,他卖力引进的到底是什么货色!”李院长越说越兴奋,转身就要往外走。

“院长,等等。”蔡卫国又叫住了他。

“还有什么事?”

“这次会议,我们还需要一个特殊的‘道具’。”蔡卫国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好的纸,递了过去。

李院长接过来一看,上面画着一个他从未见过的仪器草图,旁边还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参数和原理说明。

“这是……什么东西?”

“便携式合金光谱分析仪。”

蔡卫国解释道,“做拉伸试验,毕竟还要把样品送到实验室。

万一对方耍赖,说我们送检的样品被调了包怎么办?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能当场、快速、无损地分析出材料化学成分的设备。只要用这个东西在他们的螺栓上一扫,它到底是什么钢材,是合金钢还是碳钢,含碳量多少,含锰量多少,一目了然,谁也赖不掉。”

李院长看着图纸,倒吸一口凉气。

这种设备,他只在国外的期刊上见过概念图片,别说省城,恐怕整个全国都找不出几台。

他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眼神里写满了震撼:“小蔡,这种东西……你从哪弄?”

蔡卫国微微一笑。

“弄不到,但是,我们可以自己造一个。”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