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岁月:从助理工程师开始 第78章

作者:夏雨诗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7:16:49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霍振华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带,脸上挂着那种生意人特有的自信笑容。他的目光在会议室里扫了一圈,最后停在赵元身上。

“赵书记,各位领导,很荣幸能有机会为南江省的重点工程贡献力量。”他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只是带着一丝港腔,“我们远东建设,在香都和东南亚地区,已经承建了二十多个大型钢结构项目,技术成熟,经验丰富。”

他打了个手势,身边的助手立刻将一摞制作精美的彩色宣传册分发给在座的每一位领导。

“这是我们公司的业绩册,里面有详细的工程案例和技术参数。各位可以看到,我们使用的都是国际最先进的钢材和连接件,全部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口,品质绝对可靠。”

吴副接过宣传册,随手翻了几页,点头道:“确实很专业,图片也很漂亮。”

“不仅仅是漂亮。”

霍振华的语气里透着一股优越感,“我们的技术团队,都是从欧美请来的专家。

这位约翰逊先生,就是我们的技术总监,曾经参与过悉尼歌剧院的钢结构设计。”

那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闻言睁开眼,冲着众人点了点头,又重新闭上了眼睛,一副高人风范。

“体育馆这个项目,对我们来说,技术难度并不大。”

霍振华继续说道,“120米跨度的钢结构,我们在新加坡做过150米的,在马来西亚做过180米的。关键是材料和工艺,这方面,说句不客气的话,内地的技术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这话说得就有些刺耳了。李院长的脸色当场就变了,但碍于场合,只能强压着火气。

“当然,我们也理解政府对成本的考虑。”

霍振华话锋一转,“虽然我们的报价比本地方案高一些,但这是一分钱一分货。用我们的技术,不仅质量有保证,而且工期还能缩短三个月。算下来,综合效益反而更高。”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向蔡卫国那边:“我听说,有些同志提出要用什么'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新技术。

这种创新精神值得鼓励,但是,工程不是实验室,不能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开玩笑。

新技术,需要时间验证,需要大量的工程实践积累。贸然用在如此重要的项目上,风险太大了。”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实际上就是在暗示蔡卫国的技术不成熟,不可靠。

赵元面无表情地听着,不时点点头,看不出任何倾向。

“霍先生说得很好。”

他等霍振华说完,才缓缓开口,“那么,关于材料的具体技术指标,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

比如,您刚才提到的德国进口螺栓,它的性能如何?”

霍振华眼睛一亮,这正是他最得意的地方:“赵书记问得好!我们使用的高强度螺栓,全部采用德国DIN标准,10.9级,这是目前国际上最高等级的结构用螺栓。

抗拉强度超过1000兆帕,远超国内同类产品。”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打开后,里面躺着几颗乌亮的螺栓。

“这就是我们的产品样品,各位领导可以传阅。德国克虏伯钢铁公司生产,每一颗都有质量证书,绝对货真价实。”

小盒子在会议桌上传递着。

每个人都拿起来看了看,确实做工精良,钢印清晰。

轮到蔡卫国时,他只是随手拿起一颗,在手里掂了掂,然后放了回去,表情平淡得像在看一颗普通的石子。

这种淡定,让霍振华心里有些不舒服。

按他的预想,这个年轻人应该会露出羡慕或者紧张的表情才对。

“怎么样,小蔡同志?”赵元忽然开口问道,“你对霍先生的介绍,有什么看法?”

全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蔡卫国身上。

他慢慢站起身,脸上没有丝毫紧张,反而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

“霍先生的介绍很精彩,宣传册也做得很漂亮。”蔡卫国的声音很平静,“不过,我有几个小问题想请教一下。”

“请说。”霍振华眯起眼睛。

“第一个问题,您刚才说这批螺栓是德国克虏伯公司生产的,能否提供一下具体的生产批次和质检报告?”

霍振华愣了一下:“这个…当然有,不过资料都在公司,今天没有带来。”

“没关系。”

蔡卫国笑了笑,“第二个问题,您说这是10.9级螺栓,抗拉强度超过1000兆帕。那么,它的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是多少?”

这个问题问得很专业。

霍振华的表情有些不自然:“屈服强度应该是900兆帕左右,延伸率…这个我需要查一下资料。”

“不用查了。”蔡卫国摆摆手,“根据德国DIN标准,10.9级螺栓的屈服强度不低于900兆帕,断后延伸率不小于9%。这是基本常识。”

霍振华的脸有些发红:“是的,就是这个标准。”

“那就好。”

蔡卫国点点头,“既然霍先生对自己的产品这么有信心,不如我们当场验证一下?”

“验证?”

霍振华心里咯噔一下,“怎么验证?”

“很简单。”

蔡卫国从桌上拿起那个小盒子,“就用您带来的这几颗样品,我们现场做个拉伸试验,看看是不是真的达到了德国标准。”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意识到,真正的较量要开始了。

霍振华的额头开始冒汗:“这…这不太合适吧?样品是用来展示的,不是用来破坏的。而且,现场也没有试验设备。”

“设备我们有。”

李院长适时开口,“就在楼下的实验室,200吨万能试验机,德国进口的,精度很高。”

“而且,”

蔡卫国补充道,“为了确保公平公正,我们还特意准备了一台便携式光谱分析仪,可以现场检测材料的化学成分,确认它确实是合金钢而不是普通碳钢。”

说着,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几个工作人员抬进来一台看起来很先进的仪器设备。

霍振华的脸色彻底变了。他万万没想到,对方准备得如此充分,连光谱仪都搞来了。

“这…这是对我们公司的不信任!”

他强撑着说道,“我们的产品质量,在国际上都是有口皆碑的,没必要搞这种多余的检测。”

“霍先生误会了。”

赵元忽然开口,语气很平和,“这不是不信任,这是科学态度。我们对所有的技术方案,都要一视同仁地进行验证。刚才您不是说,工程不能开玩笑,要对人民负责吗?那么,用最严格的标准检验材料质量,不正是负责任的表现?”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霍振华根本无法反驳。

“而且,”吴副在一旁补充道,“如果您的产品真的如您所说的那样优秀,经过检测后,不是更能证明您的实力吗?这对我们最终的决策,也会有很大帮助。”

连吴副都这么说了,霍振华彻底没了退路。他看了看身边的约翰逊,那个外国专家已经睁开眼睛,脸上也写满了紧张。

“好吧。”

霍振华咬了咬牙,“既然各位领导坚持,我们当然配合。不过,我要声明,如果检测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责任不在我们。”

“当然。”

蔡卫国笑得很灿烂,“那我们现在就去实验室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