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中。
船舶缓缓在水潭上留下波纹。
这千年桃树的遭遇,让那几个书生暂时没了对话的兴致。
林游思绪万千。
一时也不知该从何说起。
只有木桨划过水面的声响渐渐融进潭畔的风声里。
少顷。
船在老船家竹篙轻点的下靠向了码头。
今日中秋。
清晨阳光来的格外柔缓,淡金色的阳光穿过潭边成排的老桃树,将枝叶的影子疏疏落落地投在了潭面上。
那清得能看见鹅卵石的水中,偶尔有几尾银鱼摆着尾巴游过。
桂花的香气弥散在空气里。
还未靠岸,便能看见镇上人家布置的中秋挂饰。
就在林游等人静等靠岸时。
大景国都。
洛阳城。
此刻也是喧嚣热闹无比。
百善孝为先。
《论语・为政》曾言。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经》亦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的记载。
是以。
无论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亦或这天家皇室。
孝字,始终是绕不开也避不掉的字眼。
当今圣人,更是将‘孝’字看的格外重。
不仅推行‘举孝廉’制度,还规定年满七十岁的老人待遇可比肩六百石官吏,即使触犯刑律,只要不是首犯就可以免予起诉。
对 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赐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90岁以上的老人,免除其子孙的赋役,再赐帛二匹,絮三斤,以协助子孙孝养其亲。
“皇上,端王来了。”
天家皇宫书房里,贴身太监在侧面躬身提醒。
圣人萧景曜闻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眼道:“让他进来吧。”
“是。”
贴身太监躬身回应,退步走了出去。
片刻后。
身着绸缎长袍的男子缓步走了进来,向着圣人跪地行礼:“臣弟萧景谦叩见陛下,陛下圣安!”
圣人箫景曜见状不由怔了一下,随即笑道:“平身吧。”
“谢陛下。”
箫景谦叩谢起身。
“你今天是怎么了?怎的突然这般懂礼了?这可不像你啊。”圣人箫景曜笑道。
自家这位胞弟虽名中带有一个谦字,受封端王。
可他的性格与行事作风,却与这谦字和端字毫无关联。
“不是你说让我注意一点么?”
端王箫景谦反问道,脸上神情有些不耐。
“朕是让你在朝中有外人时注意。”圣人箫景曜无奈回道。
对于自己这个一母同胞最小的弟弟,他是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
不同于其他兄弟的生疏。
因为一出生就被封为端王的缘故,箫景谦与所有兄弟关系是最好的。
加之母后与父皇的偏爱,从小便养成了这种随性不拘的性格。
“行行行,怎么说都是你有理。”
端王箫景谦摆手回道:“说吧,你找我有什么事?”
“·····呵呵。”
圣人箫景曜苦笑摇头:“母后寿诞的事情你那边准备得如何?可需要什么帮助?”
“基本已经准备完了,等入冬就可以动手了。”
端王箫景谦回道。
“入冬····那也没几日了。”
圣人箫景曜默算了一下。
今日中秋,距离入冬还有二十六天。
“你找我来,就为了问这个?”
端王箫景谦问道。
圣人箫景曜闻言抬头看了过去。
短暂沉吟后向着外面摆了摆手。
很快。
几名太监和宫女便在贴身太监的指挥下快步退了出去。
端王箫景曜看了眼匆匆走过的宫女和太监,脸上不由浮现了一丝不解。
“那桃树,传闻已活了千年?”
圣人箫景曜的声音淡淡响起,打断了端王的疑惑。
“我不确定,只是底下人禀报说那桃树即使不足千年,七八百年也肯定是有的。”
端王箫景谦其实也不确定那桃树到底有没有一千岁。
毕竟他也不懂什么园艺。
不过他虽不通园艺之道,可翻阅过旧年文献记载,又找专精此道的匠人看过。
众人皆言那桃树苍劲异常,即使没有千年岁月,七八百年树龄是断断不会错的。
“七八百年····你真不怕朕治你个欺君之罪?”
圣人箫景曜是真有些无语了。
前些日这家伙还信誓旦旦说找到了千年桃树。
自己也就信了,还将其告知了母后。
如今又给我说七八百年·····
这胆子也太大了。
“要不你先夷我三族?”端王箫景谦反问道。
“······”
圣人箫景曜好悬一口气没提上来。
也就是年龄大了,不好打了。
否则他真想大耳巴子抽过去。
这话是能说的?
“玩笑玩笑,玩笑而已,只是你问这个做什么?”
端王箫景谦发现箫景曜眼神不太对,连忙岔开了话题。
夷三族什么的肯定是不会的。
但是被对方揍一顿总归是有些丢人不是,关键自己还不好还手。
还手也不一定能打过。
“朕···我听说有个叫吴轩的人,现在是你的幕僚?”
圣人箫景曜望着前方的胞弟,苦笑之余眼底却也没有了方才的无奈,反倒多了些寻常家常的平和。
这些年,对自家弟弟层出不穷的离谱行径他早已生出几分免疫。
且自登临帝位开始,周身之人多是敬畏顺从。
唯有眼前这位端王,是同辈中唯一一个敢在他面前能完全放开且毫无惧色的人,也只有与萧景谦这般闲谈时,他才能暂忘帝王的孤高与束缚,寻回一些当年兄弟相处时的真切暖意。
“是····我当你想问什么呢。”
端王萧景谦漫不经心地点头,话音刚落忽然反应过来:“这殿内就你我兄弟两个,你何必这样绕弯子?我又不是那些只会盯着朝堂奏本、动辄说你荒废朝政的官员,你有话直说不行么。”
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
结果搞了半天就这?
“·····那蟾蜍之说,确有其事?”
萧景曜被他这番直白说得一怔,脸上失笑之余索性也卸下了帝王的端持。
“确有此事。”
端王萧景谦点头:“我曾派人去翠山查探过,据当地山民说,那蟾蜍死后尸身足有一丈三尺高,它盘踞的山洞里,更是遍地白骨尸骸。”
“一丈三尺……”
萧景曜低声重复,眉峰微蹙继续追问:“那坊间传的仙人之说呢?”
“此事吴轩曾亲身体会。”
萧景谦说到这里,脸上的神情彻底沉了下来,语气也添了几分凝重:“那日确有位林性仙人现身,借清辉月华助力狂剑士楚放歌铁刃开锋,斩杀了那妖邪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