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想到这儿,以为历史已经步入正轨的史祎便将每年的定时唤醒机制取消,放心地陷入了沉睡。

然而出乎史祎意料之外的是,当史祎以为不久后大名鼎鼎的褒姒就会出场,烽火戏诸侯的戏码就会再度上演,自己也会被唤醒时,却只等到了……

-----------------

炀王二十七年,沉湎淫逸之中无法自拔的炀王最终还是死在了女色身上,甚至都没来得及见一见那位不爱笑的美人。

炀王死后,他与申后所生下的嫡子姬宫泯被拥立成为了天子,后世称之为哀王。

由于此时的哀王年仅8岁,因此实际上大权是被申后之弟现任申侯给牢牢把控着的。

相比于只知道用美色投资换取地位的父亲,这一任的申侯显然有着更远的眼光和更大的野心,他想成为和周文公、丰宪公一般的名臣,再创“成康之治”和“慧王中兴”。

然而面对被炀王榨干了的财政,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于是申侯开始大肆改革,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经济上,不求在短时间内恢复慧王时期的繁荣,但求至少可以支撑后续的改革。

哀王初年,作为太宰的申侯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之前被慧王拒之千里的“专利”之策,开始在王畿内试行。

王畿内,不管是山林还是湖泊,一律禁止国人私自进入其中获利。

如果想要进入,则需要向朝廷支付一定比例的专利费用。

申侯的想法十分理想,只要专利费用控制得当,不仅百姓不会受到影响,还可以使干涸已久的国家财政久旱逢甘霖。

然而申侯却忽略了一点,如果这个“专利”政策真的像他表面如此“利国利民”,为什么当初慧王要将其拒之门外呢?

“专利”之策实行之初,一切似乎都在申侯的控制范围内,大家依旧可以进出山林湖泊谋生,只不过需要向朝廷支付一定的费用。

在一定程度上,这个政策还打击了之前一些贵族对部分区域的垄断,使得普通百姓能够接触到一些富饶的地区。

因此在一开始,不仅国家财政收入得到了提升,普通百姓的收入也不降反升。

申侯见状十分高兴,仿佛功比周宪的殊荣在向自己招手,于是不假思索地将这一政策从王畿推行至天下。

就连丰侯史朴也认为是慧王当年眼拙,误判了这“专利”之策。

但随着事态的发展,不仅史朴改变了原本的看法,就连申侯自己也感觉事情愈发不受自己控制了。

不知道从何时起,发放“专利”的权利从天子手中流逝,百姓也逐渐丧失了购买“专利”的机会,只能作为苦力从雇主手中赚取一点点劳务。

一时间,普通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丰侯、荆伯、秦伯、卫侯等一众诸侯都先后发现了这个情况,一边抓紧在自己的封地暂停该项政策,一边向天子汇报情况并请求废除这项弊政。

但就在不甘心的申侯犹豫之时,异变横生。

炀王除了哀公外,其实有一个庶长子宫漒。

严格来说,宫漒其实原本是嫡长子。但随着伏后被废,申后被立,原本的太子宫漒自然变成了庶长子丧失了太子之位。

原本如果申侯不大刀阔斧的改革,弄得民不聊生的话,宫漒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机会夺取这本该属于他的王位的。

毕竟嫡庶有别,再加上国舅申侯的势力,哪怕宫漒的外祖父宋公愿意帮忙,也是以卵击石。

但,历史就是如此的调皮,偏偏是在宫漒几乎都要放弃夺权的心思时,有人却找了上来……

哀王三年,哀王的兄长宫漒在虢石父的帮助下,煽动被压迫的百姓发动了叛乱。

进入镐京后,虢石父和宫漒杀了申侯并将哀王从天子之位赶了下来。

虢石父本想一举杀掉哀王以绝后患,谁知宫漒却动了恻隐之心,只是将哀王与申后母子赶出了丰镐,让他们自生自灭。

然而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这一放竟然间接终结了西周的国运。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此时的丰祠中,史祎正目瞪口呆地看着这和前世“国人暴动”差不多的剧情。

看着又陷入失控状态的历史,史祎赶紧又将唤醒机制换了回来,同时查看起在这次暴乱中丧生的族人。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

这次暴乱整个史家的族人死伤过半,而且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其中就有当代丰侯的两个儿子。

当代丰侯史朴一共有三个儿子。

长子伯尔在镐京任职,是太史寮的大史,叛军攻破镐京后被乱军所杀。

次子仲常在军中效力,是虎贲中的百夫长,在抵挡叛军时便牺牲了。

唯独只剩下小儿子季陆因为待在丰侯身边,幸免于难。

经历了丧子和族人死伤大半的打击史朴一下子病倒了,但由于季陆太过年轻,族中和封邑的大小事务只好由弟弟史林来操持。

史朴本想直接将丰侯之位传给史林,但却被他拒绝,执意只作为辅佐之人暂管,等史陆能够独立处理后再交还给他。

-----------------

王立褒姒之子曰伯服为太子……王师伐申……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犬戎杀王子伯服,执褒姒以归。——《今本竹书纪年》[明·佚名]

二十七年,炀王纵欲而亡,嫡子哀王宫泯立。哀王年幼,故国舅申侯摄之。申侯有周、宪之志,而无周、宪之才。有志无才却居高位,国之祸也。

哀王二年,申侯用荣夷公之策,于王畿试之,甚佳。丰侯朴亦言曰:“或慧王误判之。”三年,申侯乃施之于天下。不似前效,政施而民怨四起,丰、荆、秦、卫诸侯伯乃谏。

申侯欲停之,然虢石父携民愤而反,杀申侯而废哀王,哀王兄愍王宫漒乃立。虢石父欲弑哀王以绝后患,然愍王不忍,遂逐之。——《周史·桓炀哀愍本纪》【西汉·史安民】

哀王三年,虢石父反,废哀王而立愍王。史氏死伤者,十之四五。平公有三子,长子伯尔为大史,为乱军所杀;次子仲常为百夫长,于阵前牺牲;唯余幼子季陆,幸免于难。——《周史·丰文公世家》【西汉·史安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