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丰邑的阻击,当申、戎联军来到镐京城下时,虢石父已经从虢国调来了援军,使原本兵力空虚的镐京得到了一定的补充。
再加上申、戎联军在犬丘、丰邑两地的消耗,一时间双方竟然不相上下,谁也奈何不了谁。
双方进入了僵持状态,二王并立这种不稳定的情况竟然离奇地维持到了第二年。
愍王元年,愍王被虢石父派人强行从洛邑带回到了镐京。
同样被带到镐京的还有驻守在成周洛邑的殷八师。
有了殷八师的加入,很快申、戎联军便被击溃,四散而逃。
虢石父趁机一举夺回了丰邑和犬丘,并将这两块地方归还给了丰侯和秦伯。
然而丰侯却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在荆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丰侯唯一还在世的儿子史陆成为了下一任丰侯。
【叮!检测到重大家族事件——丰侯薨,时间加速停止!】
【叮!未检测到下一代有紫薇帝星保佑人选,不对族长人选进行干扰。】
【叮!丰侯朴三子陆继任族长。】
被唤醒的史祎有些奇怪,自己并不像往常一样待在丰祠当中,反而在一个逼仄的柜子当中,时不时还颠簸一下。
看了历史事件记录后史祎才明白,原来,在破解出了梦中的预警后,史林便组织人手将丰祠中的列祖列宗、史阁里的重要文献和族中的老弱一并转移到了荆地。
而如今丰邑已经被收复,这些东西自然要和族人们一起返回祖地。
看完历史事件记录,史祎又看了家族成员的名单,四位被“北极四圣”保佑了的青壮年也在这次事件中阵亡。
根据史祎分析,他们应该是触发了类似殉国的机制,在守卫丰邑的战役中牺牲。
目前主祭家族的族人只剩下了十九人,其中一半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另一半则是未成年的孩童,其中就包括了刚满11岁的族长史陆。
史祎越看越不是滋味,怎么这次托梦不仅没有让家族更加繁盛,反而差点凋零了呢?
这封地是不是有些累赘了?
但史祎不知道的是,如果没有他这次托梦的提前预警,可能这个时候自己将会在荆祠里苏醒,发现主祭家族已经变成了荆史家族。
同样不是滋味的还有新任丰侯的史陆。
看着满目疮痍的家园,看着愍王追封给二叔的“忠伯”谥号,史陆巴不得这是一场梦。
他现在无比后悔,后悔为什么自己明明已经接收到了紫薇帝君的示警,却没有将所有族人都带离这个旋涡。
“陆儿!”
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史陆的背后响起,史陆转过身去,发现正是自己的叔祖母拄着拐杖朝自己走来。
看到自己的长辈,史陆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声哭泣起来:“叔祖母!父亲死了!二叔也死了!呜呜!为什么!为什么明明知道叛军会来攻打我们这儿,二叔他们却不和我们一起逃走!呜呜!”
叔祖母叹了口气,抱着眼前这个承担起这个家族重担却明明也只是个孩子的族长,安慰道:“因为我们姓姬啊!因为这里是我们祖辈留下的封地啊!”
“可……可如今封地还在,人却不在了!这又有什么用呢?”
闻言,叔祖母再次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良久,心情平复下来的史陆沉默地看了一眼残破不堪的城墙,搀扶着叔祖母回到了族中。
当晚,史陆又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没错!这正是史祎在思考许久后下达的决定:再次对史陆进行托梦。
这次的托梦内容不是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是史祎对祖训的补充,目的就是指导史陆对当前史家的发展模式进行改革。
由于丰邑靠近王都,将来必定战乱四起。如果还一直和之前一样守在丰邑,这次的西戎之祸就是前车之鉴。
于是史祎受到之前丰、荆分家的启发,打算化整为零,将史家提前分散开,避免被一网打尽。
而为了更快更高效地传递信息,史陆甚至不惜使用了道具“解梦册”,将其佩戴在了史陆身上。
“解梦册”的作用就相当于把原本模糊化的信息和第一次托梦一样清晰地传递给被托梦者。
这样一来既省去了被托梦者解读梦境的时间,也防止其解读梦境与原有的意思产生偏差。
如此强大的道具自然不便宜,史祎在使用后到系统的商城模块一查,竟然标价2000香火值,几乎是如今史祎的一半家当。
不过再贵也是值得的,毕竟香火、道具再多,一旦家族成员损失殆尽,史祎可不认为自己有着重新来过的机会。
-----------------
第二天一早,史陆第一时间找到了族中的长老史凡,他是幸存的族人中辈分最大见识最广的,按辈分算是史陆的曾伯祖。
“曾伯祖,我……又梦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史陆带着些许不确定向史凡描述道,“但……但这次不是像之前那样的意象,而……而是一段文字。”
“哦?这次紫薇帝君下了怎样的指示?”史凡的眼中闪过了一抹焦急,但却很好地将其掩盖下去,镇定地问道。
犹豫了一小会儿,史陆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将梦中的那段话原封不动的复述了出来:“大宗守祀,小宗开枝。贤者为望,小宗之长。大祀时归,小祀在宗。勿忘祖训,护佑诸夏。”
史凡听罢,沉吟了一会儿,叹息道:“看来紫薇帝君是想让史家分散在诸夏各地啊!”
“所以紫薇帝君的意思是,让我们像之前丰荆分流一样分家?”
“没错!”
-----------------
愍王携殷八师归,破叛军于镐。虢石父遂复取丰邑、犬丘,归与丰侯、秦伯。——《周史·桓炀哀愍本纪》【西汉·史安民】
愍王元年,丰邑归而平公薨于荆,灵公陆乃立。哀王废时,灵公尝梦黑犬逐二日,盖紫薇帝君示西戎之祸也!
灵公初为丰侯,紫薇帝君复示曰:“大宗守祀,小宗开枝。贤者为望,小宗之长。大祀时归,小祀在宗。勿忘祖训,护佑诸夏。”——《周史·丰文公世家》【西汉·史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