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快就参与到事件当中并且完成成就了?还奖励了道具和1000点香火值?
果然出生在罗马就是不一样哦!
史祎又将目光凝聚在了这个道具上,面色一黑。
还特地标上异性?
我是那种恶趣味的人吗!
吐槽了一下系统后,史祎便转头查看起加速期间错过的历史、家族事件。
由于这次加速的时间较短,除了终止加速的姬姜联姻事件外,只发生了或者说正在发生一件事,那便是分封诸侯。
和之前玩游戏看着程序员们想象的画面和死板的文字不同,史祎借助便宜儿子的视角,真真切切地观摩了历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笔“分封制”在邦周形成的全过程。
和大众普遍认为的一次性分封了所有诸侯国不同。
其实在刚刚攻克朝歌之时,分封就已经开始了。
姬逸作为太史的学生,虽然并未亲眼目睹,但却在武王班师后,帮忙整理太史记录史论的竹简时了解到了这代表了一个时代开启的一幕。
第一批被分封的名叫三恪。
三恪并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三个人,而是周之前历朝君王的子孙。
其实啊,一开始武王也并未想过要分封三恪,只是想要安抚殷商遗民封帝辛之子禄父待在殷都朝歌承继商祀。
但后来一想如果只分封禄父一人那目的岂不是太过明显?
于是便找来了东楼公,将其封在杞地,使其奉祀大禹及其后代的夏朝的君王。
既然分封了大禹,那自然不能落下他之前的先贤。
帝舜后人陈胡公满娶了武王长女,于是武王便将这个女婿分封到了陈国,承继帝舜的祭祀。
随后又封焦、祝、蓟三国给了尧、炎帝、黄帝的后人。
这其中炎黄尧舜禹的后人还好说,武王找到他们时有的为躲避战乱都更名变姓了,但“前朝余孽”禄父可不是善茬,再加上还身处殷商故地,动机、条件各项充足,说不定武王大军前脚刚走后脚人家就起兵复国了。
于是为了监管制约在殷地的禄父,武王将自己的三弟叔鲜、五弟叔度安排在了殷都做了尹,和禄父分别管制殷商王畿的一部分,分别管理东部的鄘、南部的卫和北部的邶,共同构成了后世所言的周初三监。
当然这里的鄘和卫并非是姬叔鲜、姬叔度两人的封地,只能算是两人的军事防区。
在三恪之后,第二批被分封便是功臣谋士。
这里边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太公望、周公旦以及三监之二的管叔鲜和蔡叔度。
武王如此做的目的便是让这片被殷商王朝统治了五百多年的土地上建立军事基地。
毕竟虽然此时帝辛已经自焚,殷商国都朝歌也已经攻克,九鼎也迁移到了洛水之畔,但小小的邦周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消化广袤的成汤基业,东部和南部都存在着不少抵抗势力。
换句话说,武王此次分封的主要目的便是让这些有能力的功臣谋士们攻城略地,在诸夏的土地上建立起周人的政权。
作为后世兵家武祖、武庙主祭,太公望自然承担着最重的任务,在济水上游获封齐国,收拾济水一带殷商残余的同时,防备东方蠢蠢欲动的东夷叛军。
看到这里史祎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姜太公的封地齐国不应该在山东吗?怎么会在河南附近?
明明只托梦了一次,主祭家族也只有一个人,根本来不及造成太大的影响啊?
就在史祎疑惑的同时,另一边在周公旦的主持下,邦周史上第一场周式婚礼圆满结束。
将自己的新婚妻子送回房间后,姬逸又回到了前厅,招待起前厅的长辈和宾客。
“咳咳!旦啊!这次你做的很不错!之后诵儿的婚礼也麻烦你了!”武王招来周公旦一边咳嗽一边笑着说道。
周公旦点头应下,然后一脸担忧地看着咳嗽的武王,问道:“王兄要注意身体啊!如今天下还没有平定,你的身体才是邦周的根本啊!”
武王摇了摇手道:“多年征战留下的老毛病了!不妨事!对了,太公此时应该到齐地了吧?”
周公旦撇过头看了看即将外边下山的太阳,沉思了一会儿点头回答道:“应该到了。”
武王听罢咳嗽地更加剧烈了,等咳嗽稍缓了一些后叹了口气道:“哎!是我的过错啊!孙女新婚的时候他却被派往了前线,这不符合情礼啊!是我的过错啊!”
另一边,仿佛君臣之间的心有灵犀,齐地营帐里的太公望也走了出来,望着周王畿的方向叹了口气。
驻足良久,见日薄西山,太公望转身回到了营帐当中,井然有序地安排着战事。
如果此时史祎能够看到营帐中挂着的地图便可以解惑,他认为的齐地此时还完全掌握在殷商残部和东夷手中。
不过史祎也没有纠结这个问题太久,快速同步完当前的分封进度后便再次进行时间加速。
托梦是绝对不可能托梦的!
虽然此时已经拥有1113点香火值,香火等级也已经升级到了2级,之前几次游戏经历中最好的也要到了三监之乱平定后才达到2级。
但一则距离上次托梦也没过去多久,实在没有什么需要添加的;
二则树大招风,虽然侯爵的身份带来了许多便利和香火,但同样也带来了危险,用到香火的地方增多了;
三则就算按照历史轨迹来算,朝代更迭期间消耗的香火点可不是小数目,尤其是两晋、两宋和明末。
-----------------
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于殷,俾监殷臣。——《逸周书·作雒解》[战国·佚名]
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史记·周本纪》[西汉·司马迁]
时丰侯大婚,周公以周礼主之。
武王甚喜之,咳曰:“旦也!此礼甚善!诵之婚礼当亦如是!”
周公颔首,察武王之疾,谏曰:“王当以身体为重!今天下未定,王乃国之本!”
王曰:“此军旅之老疾矣!无妨!太公望至齐否?”
周公曰:“当至矣。”
王咳愈烈,叹曰:“呜呼!孤之过也!孙女新嫁而使将兵,此非礼也。孤之过也!”——《周史·鲁周公本纪》【西汉·史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