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方才散去,天色仍泛着淡青,张观阳便背着行囊,独自一人出了张家镇,沿着那条熟悉的小路,向界山深处而去。
日头逐渐西落,张观阳终于回到了清虚谷。
谷内,那座由张云寒和张秀雨两人亲手搭建的木屋,仍然维持着原貌,屋前的花圃和药园,也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显然是有人经常维护。
而这人,便是张观阳。
当初张云寒走时,曾留下一言,清虚谷内有一珍稀灵种,可能会再生,须派人细心看顾。
张云海对此事极为重视,早年间都是亲自前来。
后来张观阳年龄见长,便派他来照料。
清虚谷是他自小成长之地,再加上此地灵气浓郁,适合练武。
他确是最佳人选。
时隔半月再回清虚谷,再见那座木屋,张观阳的心境却是大不一样。
十几年前,他的父亲张云寒,便是在这片幽谷中,这座木屋里,日复一日苦修。
如今,他也回到了这里,即将走上父亲的路。
谷中依旧清寂,偶尔传来鸟鸣,仿佛岁月从未改变。
张观阳推开木屋门,将心中纷杂的情绪压下,尔后盘坐于地,将玉简贴往额头。
顿时。
《长青诀》的法诀,张云寒近年来的修炼心得,一一呈现眼前。
“修仙第一步,感应……”
张观阳轻声念道。
当初。
张云寒在过感应关和定窍关时,由于过程太过轻松,曾怀疑过自己是不是天才。
直到游历多年,才逐渐明白,自己并非什么天才。
不是灵根天才,不是悟道天才,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中品双灵根而已。
而他之所以能这么简单的踏破感应关和定窍关,恐怕其真正原因,在于界山神异。
于是他将此事郑重写入玉简,并警告后人,若在界山修行时,若同样轻易连破两关,除张云海与他本人,不可对外泄露半字,否则必将祸及家族。
须知。
除了天灵根和地灵根的妖孽们,哪怕上品三灵根的天才,也得用上一年半载才能踏破感应关及定窍关。
正常情况下,中品双灵根用上两三年都算快,下品单灵根,则需要五六年,甚至更久。
张观阳便是下品火系单灵根。
“呼……”
张观阳长出一口气,开始沉神入定,按照《长青诀》的法门,学习草木,吐纳呼吸,以此契合天地。
张观阳自小习武,加上性子沉稳,很容易便入定成功。
而他才刚刚学着草木呼吸了一次。
“轰!”
他脑海中惊雷骤响。
与当初的张云寒一样,张观阳只觉自身的感知中,世界向他露出了真面目。
那充斥着整片天地的灵气,将他包裹,浸润着他,滋养着他。
他也感应到了!
而且他跨过感应关的速度,比张云寒还快。
张观阳缓缓睁开眼,在原地愣了片刻。
“竟,真的如此容易?”
少年喃喃自语,既是惊喜,又是不可置信。
不过,父亲在玉简中已经明言,如果他感应也如此轻松,那基本可以判定,此山定有神异。
大概率在山体之中藏有天地奇物。
但以张家修仙者目前的实力,张云寒极其不建议去寻找和尝试掌控那个天地奇物。
毕竟,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如果真让他们找到了天地奇物,恐怕是祸非福。
张观阳起身走到屋前,望着山谷中的一片青翠,轻声道,“界山啊界山,你自小护着我长大,如今又让我顺利踏出修仙第一步,观阳定不会忘。”
他微微拱手一礼,旋即回到屋内,重新盘坐而下。
感应之后是定窍关。
经过多年前吞噬齐云山灵脉一事的江越,对灵气的操控愈发灵敏,这次他甚至都无需让灵气包裹张观阳的全身,便直接找到了他的道始窍,当即一道细微灵气刺去,让张观阳感受到了道始窍的所在。
感应关!
登时踏破。
定窍已成,气路已通。
张观阳,正式踏上了修仙者的门槛。
之后。
只余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
采气。
张观阳强压心头激动,再次将玉简贴于额头,《长青诀·采气篇》的内容,一一浮现而出。
“天地之气,虽无形无相,然于万物之间,皆有根性。
草木清气,正是其间至清至和之属。
此气淡远而生生不息,蕴枝叶舒展之机,含根须汲养之韧,最宜调息养神,稳固根本。
采此气者,当择林木繁茂,溪水萦绕之处。
春夏之交,草木方盛,晨露未晞之时,最为清纯。
亦可于秋冬,草木凋零之季,于枝枯叶落间体会生机潜藏,以悟长青不绝之理。”
翻看完《长青诀·采气篇》,张观阳心念微定。
父亲的《归灵诀》需采地脉初阳之气,由于每日只有两段时间可以采集,所以耗时漫长。
而这《长青诀》所采草木清气,要求较为宽松,基本上所有时段都可以采集,采气之速自然要快上许多。
只是,草木清气相较地脉初阳之气,气性温和,修来虽稳,却不及地脉初阳之气那般厚重。
品质略低。
可这是家族仅有的选择。
……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张观阳每日往返林泉,春夏秋冬,从不间断。
十丝为一缕,十缕为一道。
草木清气渐聚,稳稳奔向炼气一层。
而在此期间。
江越则在细细观察他。
十几年过去,如今的他,无论意念也好,对灵气的感知操控也好,都已经今非昔比了。
在持续性的催生息壤、矿母的同时,他也忍不住开始研究起来。
自己要怎么才能像人一样,施展法术,采集天地本源之气呢?
如果他有灵脉窍穴,可以以自身灵力共鸣天地灵气的话,他早就帮未来的修仙者们准备好天地本源之气了。
到时候,感应关、定窍关、采气关,三关可以瞬息而过。
如此,种下界山本源之气的修士,也会在将来他们死时,成为界山的养分。
在长达一年的细致观察中,江越渐渐有了一些头绪,但他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样本。
他需要张观阳踏入炼气一层,开始行气,开始修炼法术,才能彻底总结出有用的经验。
他无比的期待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