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唐,让大唐再次伟大 第11章 画饼

作者:抛开事实不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5:37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俺们能跟着殿下,村上多少人眼红呢!”

“那可不是,哪个当兵的能像咱们这样,顿顿能吃得上肉?还有皮袄子穿?”

林仁肇不禁感叹道:“末将也不是没见过别家亲卫、牙兵,可别说他们,就算是那些节度使身边的牙将,也不如殿下对弟兄们这般,无微不至。”

其实,这话不用林仁肇来说,这年头,哪个身边没几个当兵的乡里乡亲?

但从他的口中说出来,显然更有说服力。

一众亲卫们顿时忙不迭的点头,宛如小鸡吃米。

有人大着胆子道:“小的村上都羡慕小的能给殿下卖命,今年过年时候,好些人还向小的打听,殿下什么时候再招人。”

有人调侃道:“大牛,你该不会是给你小舅子打听的吧?”

“哦?”李弘冀来了兴趣,“曾大牛,你什么时候成的亲?怎么没有听说?”

“不不不!没……没呢!”

曾大牛面色骤变,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道:“过年的时候,俺爹俺娘说,有媒人上门说亲,俺寻思着,咱们这些人里头还没人成亲,且王爷也说过,心中无女人,拔枪自然神,俺……就让家里给回了。”

林仁肇他还是第一回听到这种说法,做为在场唯一一个娶妻生子之人,他脸上不免有些不自然。

李弘冀则嘴角隐隐抽搐,他投胎来到这个时代,难免想找些前世的回忆。

早年身处皇宫,需要谨言慎行,只能憋着,待到招募亲卫便偶尔玩梗,自娱自乐。

虽然随着年纪渐长,考虑到自身需求,不可能一直孑然一身,担心被打脸,类似的梗已经绝口不提。

可万万没想到,他早年的一句玩笑,却被这些亲卫铭记在心。

不过,好在他有最终解释权,心下暗道,心中无女人又不是身边无女人,不然还拔什么鸟枪?

嘴里却道:“大丈夫建功立业,不就是为了开枝散叶,光耀门楣吗?”

他先给接下来的话定了个基调,方放下碗,环顾了一圈道:“本王当初那么说,是担心你们耽误了训练,而不是要你们灭绝人性,做只知道打仗的杀人机器。”

说到这,他一字一顿道:“相反,本王认为,有了妻儿老小,上了战场你们才更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而战。”

听了这话,林仁肇终于放下了心事,连忙道:“殿下这话其实并没有错,战场上刀箭无眼,更需心无旁骛,想必殿下之所以这么说,是提醒你们,记挂家中妻儿老小,也得分场合,战场上还在儿女情长,只会枉送了性命!”

李弘冀心下暗道,果然,这阅读理解,还得别人来做。

嘴上却一本正经道:“林大哥说的不错!本王之前没有过问你们成亲的事,不是没考虑到,而是你们正在养身体、长身体的时候,你们以前吃不饱,穿不暖日子太苦……”

说到这,他抓着筷子挨个戳了一圈,笑骂道:“你们一个个刚过来的时候,哪个不是吃了拉,拉了吃?也就这两年,身体才算稍微壮实了些!”

古代物资匮乏,大多数人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机会吃肉?

李弘冀招募的这些亲卫,自然也不例外。

因长期吃糠咽菜,肠胃不适应荤腥,虚不受补,开头的小半年,吃的基本都拉了。

这年头的人其实很简单,能够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能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为你卖命。

但冷兵器时代,更注重士兵的身体素质。

拉得动一石弓和拉得动一石五的弓,完全不是一个性质,战场上能拉得动几次,还有没有余力近身搏斗,不但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也决定了续航。

李弘冀深知,兵贵精,而不贵多。

即便没有现代肉蛋奶管够的条件,却也不愿意在这方面扣扣索索。

并且,见识过前世的那支军队,李弘冀却不满足于跟同时代的所谓精锐比较。

正如他说的一样,他希望能让这些人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战。

只有坚定了这个信念,才不会变成同时代的那些兵匪。

一番忆苦思甜下来,听得虎背熊腰的粗汉,一个个面红脖子粗,想到了以前的苦日子,更是眼眶泛红。

只是他们大多不善言辞,虽千言万语,却堵在嗓子眼,不知从何说起。

赵铎适时振臂一呼:“王爷供我们吃,供我们穿,我们誓死追随王爷!”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了众人的附和,一个个涨红了脸,拍着胸脯道:“对!王爷对俺们恩重如山,俺们都愿意为王爷赴死!”

“都给老子好好活着,都把死字收回去!以后跟着本王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李弘冀爆了一个粗口,脸上的愠怒恰到好处,一众亲卫的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掷地有声道:“对!跟着王爷光宗耀祖!”

他虽然希望能培养一支信念坚定的队伍,却也知道,时代有时代的局限性,凡事不可一蹴而就,还得潜移默化。

打鸡血的时候跟他们扯那些有的没的,只会云山雾罩,效果折扣,所以,他才拿光宗耀祖,这种通俗易懂的话,来提振士气,坚定效忠的信念。

眼见着效果达到,李弘冀方又给自己找补道:“本王也是要成亲的,此前不过是因为有事耽搁了,又怎么会阻挠你们成亲?况且,你们以后成了家,妻儿老小也能帮着干些养猪、养鸡、养鸭的活,不是?”

听了这话,亲卫们愈发兴奋,憧憬起来。

有按捺不住,旧事重提道:“那殿下还要人吗?”

“现在还没到时候,眼下别说招人了,就是你们成了亲,都没地方安置,不过你们放心,等去了封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李弘冀顿了顿道:“现在家里如果有人提亲,也可以先让家里相看着。”

想要扩充兵力,相应的后勤也得跟上,去了封地,他才能最大限度的放开手脚。

虽然眼下只有区区两百来人,完全可以按照上述的操作。

可一旦安家落户,想要重头开始,显然不太合适,更别提搬来搬去,还要凭白多出许多花销。

另外,幸福感都是比出来的,他现在还需要让这些亲卫,及其家人,在十里八乡,替自己宣传。

只从他们不遗余力,帮着打听,是否需要扩员,便可以知道,宣传的效果还不错。

当然,也不能一昧的穷兵黩武,还得量力而行。

哪怕是后世的科技和管理手段,企业的规模一旦过大,也难逃臃肿的命运,更何况古代的管理效率。

拿后世人们熟知的岳家军来说。

绍兴三年,岳家军的规模大约在三万左右,每年的钱粮花销分别为,铜钱十二万贯,米一万五千石。

可到了绍兴五年,兵力扩充到了五万,则需要铜钱五、六十万贯,米七万石。

这个数字,几乎可以说是成倍的增长了,抛开伤亡抚恤的因素。

主要还是相应的后勤供应,配套等各方面的原因。

供应三万人和供应五万人,看似只多了不到一倍,但后勤配套需要的人手,却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

所以,在李弘冀的规划里,军虽然要扩,但还得一步一个脚印,格外慎重才行。

否则,只会步子太大扯着蛋。

在他的计划里,类似亲卫这样的强军,有个两千人,配合上一些乡勇民兵,足够护卫他的封地了。

等扩充到两万,大概率可以与后周或者赵宋一较高下。

而有十万乃至二十万,夺回燕云十六州,横扫辽国亦不是梦。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给下面,先画一个饼。

所以,他又冲着在场的亲卫笑道:“你们是最早跟着本王的,不说以后为将一方,至少也要是都头、营头起步,以后也别小的、小的的叫了,都一律改称卑职。”

“是!小……卑职们谨遵王爷教诲!”

李弘冀也不是完全画饼,这些人眼下是亲卫,但跟着他这么多年,阵法演练,耳濡目染,比同时代很多人,已经强了不知道多少。

他们之中,哪怕出不了林仁肇这样的将才,但做为基层却是绰绰有余。

五代时期,各势力的军队规模虽有不同,但军队的构成却大差不差。

十人为一队(又称伙或者伍),十队为一都,五都为一营,五营为一军,两千五百人。

李弘冀即便是在画饼,但说的每一句,都是实实在在,有的放矢。

这批人真要都做到营头,他手下不说十万,至少也有几万强军了。

看着众人个个热血沸腾,他倒是有些后悔,今日的谈话范围太小。

不过,想来这些亲卫,都是些毛头小子,多半也藏不住事,且对一众袍泽又不会故意藏着掖着,最多两天,自己这番话,就可以传到城外了。

只是,话虽如此,未必能够表达的清楚。

想到这,李弘冀冲着一脸崇拜的赵铎吩咐道:“想必城外的弟兄们也有这方面的问题或者顾虑,明日你出了城,记得把刚才说的,一字不差的告诉他们。”

“卑职领命!”赵铎连忙站起来,做了一个立正的姿势。

……

凡事过犹不及,这次的激励成效斐然,需要留给他们慢慢消化,李弘冀也没有再继续灌输。

因临近庆典,朝堂上,也没有哪个大臣,非得在这个时候给李璟上眼药。

关于楚地的声音都消停了不少,李弘冀也深居简出,每日只带着亲卫们打熬身体,刻苦训练,排演各种阵法,并时不时的来一堂思想政治课,提振士气。

日子过的充实且愉快,转眼便到了庆典当日。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