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唐,让大唐再次伟大 第3章 朝堂之争

作者:抛开事实不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5:37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众卿平身。”

坐上龙椅的大唐皇帝李璟,抬手虚托:“上天降罪,罪在朕躬,朕适才已经责令有司,减膳彻乐,不知诸位爱卿,还有何高见?”

他面色阴沉,声音也有气无力,显然,天狗食日给他带来的压力不小。

“陛下!”

右仆射孙晟,立即出列:“昔日先皇曾言,我大唐虽为李氏正统,然国祚蒙尘,逆贼横行,而江淮之地又不足以北上光复中原,唯有韬光养晦,修缮四邻,静待中原之变,奈何陛下受奸臣蛊惑,不听老臣苦劝,先后发兵闽地、湖南……”

听到这,李弘冀眉头紧锁,心里却松了口气。

乔寓派本就处于弱势,无法既要又要,将矛头指向楚地,便不会再拿兄终弟及说事,他也不至于被推上风口浪尖。

实话实说,乔寓派不乏真心为他摇旗呐喊之人,甚至,本土派也有人主张父死子继。

但是,以眼下的情况而言,他们非但无法拨乱反正,反而是在给他上强度,所以,李弘冀对此谢敬不敏。

好消息是,孙晟没有将矛头指向兄终弟及,事情没有往最坏的方向发展。

坏消息是,果然还是借题发挥,指责对楚地用兵。

不过,本土派也不会坐以待毙,暂时还不需要李弘冀操心。

“一派胡言!那不过是你上书陈奏,怎么就成了先帝的意思?”

左仆射冯延巳不等孙晟说完,便厉声打断道:“昔日,冯某也曾在先帝面前据理力争,王潮余孽,井蛙跳梁,钱塘君臣,孱驽不能自立,荆楚之君,国小而夸,当先事于三国,再举兵中原。

此计虽未得先帝采纳,不过是当时时机未到罢了。

有道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此一时,彼一时,楚地内乱,天赐良机,岂有不取的道理?”

冯延巳这么说,其实没有任何问题,马楚内乱,马氏兄弟主动向南唐求援。

边镐刚带兵入楚,马氏一族便带头开城投降。

南唐连正儿八经的仗都没打过,可以说是没费吹灰之力,便取得了潭州等大片土地。

唯有本就割据朗州的王逵和辰州的刘言,没有望风景从,选择了观望。

“好一个天予不取!你怎么不说闽地旧事?”

孙晟梗着脖子,乜了冯延巳一眼,针锋相对道:“当年闽地内乱,李仁达率部归附,陛下派陈觉前去传旨,召李仁达入朝,本是为了安抚于他。

陈觉却因一己之私,假传诏令,悍然兴兵,以至于朝廷劳师两年,所耗兵马钱粮不计其数,却被吴越和留从效渔翁得利,那莫非也是天赐?”

孙晟说的是一桩旧事。

保大三年,闽地王氏内乱,李仁达乘乱于福州拥兵自立,向金陵奉表称藩。

皇帝李璟也乘机派兵攻下建州,灭了闽国。

只是,李仁达为人桀骜,割据福州仍不满足,又意图染指泉州,不但让留从效乘机取代了王继勋,割据泉州,也让李璟萌生了将其调离福州的打算。

宋齐丘看出了李璟的意图,趁机举荐了门生陈觉,出任宣谕使,出使福州,召李仁达入朝。

奈何,陈觉眼高手低,到了福州反被李仁达的下马威吓破了胆,入朝的事压根不敢提,却在回程的时候,越想越气,又不愿无功而返,居然假传诏令,调集附近军队,悍然发兵。

开弓没有回头箭,李璟得到消息,也只能将错就错。

其实,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李弘冀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李仁达桀骜不驯毋庸置疑,这一点,只从他意图染指泉州,便可见一斑。

倘若一昧纵容,只会膨胀他的野心,养虎为患,不如将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

只可惜,因为冯延鲁、查文徽等人昏招频出,不但让吴越钻了空子,占据福州,还导致留从效乘机割据泉州。

而最关键的是,与吴越拉扯的时间太久,虚耗国力、钱粮,错过了辽人南下,中原混乱,这一千载难逢,北上中原的机会。

提及此处,孙晟不禁扼腕叹息:“如今,孙朗、曹进叛逃,我看也是人为导致,闽地前车之鉴,不可不防,还请陛下速速下旨,派人前往朗州好生安抚刘言及其诸部,并传边镐回京自辩,千万莫要重蹈覆辙啊!”

见孙晟拿闽地说事,冯延巳自知理亏,气势也弱了三分,而刚刚官复原职,原本还跃跃欲试的罪魁祸首,枢密使陈觉,更是脖子一缩。

李弘冀见状,神色一凝。

诚然,楚地得而复失,主要责任就在边镐身上,但想要通过召回边镐,就改变结果,不能说完全没有机会,只能说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为这不只是边镐一人导致,还有本土派的疏忽,乔寓派的掣肘,甚至,就连自己那位皇帝老子——李璟,也送上了关键性的临门一脚。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从去岁马氏举全族投降,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小半年,可南唐朝廷,却还在为对朗、辰二州是剿是抚,争执不下。

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楚地迟早还会生变。

另外,李弘冀还想利用楚地的局势,树立威信,做一些未雨绸缪的布局。

倘若将边镐召回,楚地的结果未必能够改变,但过程却必然会有所不同。

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未卜先知,他可不想失去最大的依仗。

正在李弘冀犹豫要不要开口的时候,却听殿外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

“安抚?如何安抚?马氏全族悉数东迁,楚地尽相归附,可王逵等人却非但不奉表称臣,反而拥立刘言,割据朗、辰二州,朝廷不兴兵讨伐也就罢了,难道还要姑息不成?

李仁达亦是如此,他桀骜不驯,岂可养虎为患?陈觉当年虽显孟浪,却也是察觉到他养不熟,才先下手为强。

况且,陈觉被贬数年,老夫也因此请罪告老,此次边镐偏师征楚,立下不世之功,他才得以官复原职,老夫也只是领了太傅虚衔,足见陛下赏罚分明,孙大人还揪着旧事不放,莫非是对陛下的处置不满?”

他声音虽然苍老,却中气十足,一番话说完,人已经迈入大殿。

而太监的通禀,才仿佛后知后觉一般,从殿外传来:“宋齐丘,宋太傅觐见!”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