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唐,让大唐再次伟大 第4章 粉墨登场

作者:抛开事实不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5:37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李弘冀乐得有人冒头,连忙偃旗息鼓。

孙晟听宋齐丘拿李璟说事,虽不以为然,却也不好揪着不放,只得闷哼一声,表示不满。

而冯延巳和陈觉,看见宋齐丘,仿佛有了主心骨,不自觉的挺直了腰板。

宋齐丘一边走,一边对着冯延巳、陈觉等人颔首示意,待来到最前方,才冲着龙椅上的李璟做了个叉手礼:“老臣来迟,一时情急,未等通禀,便擅自入殿,还请陛下恕罪!”

他虽口口声声,陛下恕罪,但神情倨傲,丝毫没有一点惶恐的意思。

李璟也习以为常,非但不以为忤,反而宽慰道:“子嵩莫要多礼,你年事已高,本该安心在家颐养天年,却特意赶来,拳拳之心朕心甚慰,纵然来的迟些,又岂会怪罪?”

子嵩是宋齐丘的字,李璟习惯以字相称,以示尊重,话里也尽是安抚。

不料,宋齐丘却道:“陛下误会了,臣并非来迟,而是见天降异象,担心有人会借题发挥,特意去拜访一位高人,这才来的迟了。”

“哦?”李璟也被勾起了兴趣,好奇道,“什么高人?竟能得子嵩如此盛赞?”

“乃是臣归隐九华之时,有过数面之缘的耿先生,此番受臣之邀来金陵做客,原也是想引荐给陛下。”

“胡闹!”

不等李璟表明态度,大理寺卿萧俨,便厉声道:“什么耿先生?不过就是一个女冠,区区女流之辈,岂容她在朝堂之上妖言惑众?”

听到这,一直静观其变,宛若泥塑一般的李弘冀,忽的眼皮眨动。

女冠,也就是女道士。

不过,李弘冀却不是因为,骤然听见耿先生是位女冠,而产生什么猎奇的心态。

相反,他不但知道这位耿先生,是个女道士,还知道她容貌姣好,望之如神仙中人。

传闻,她以道术闻名,有变麦为珠,变雪为银的本事。

李璟召她进宫,龙颜大悦,赐以别院居住,后来被李璟宠幸怀有身孕,在即将临盆时却说:“我的孩子不是平常生产,今晚必定有异象。”

果然,当夜雷电风雨大作,通宵达旦。

等到翌日清晨,这位耿先生肚子里空空如也,却没有人见她生产,更没有看到新生儿。

李璟死后,这位耿先生便离开皇宫,不知所踪。

李弘冀能够知道的这么详细,并非他是什么历史大拿,否则,也不至于被日食打乱了计划。

他哪里想得到穿越这种事,会轮到自己头上?

跟大多数人一样,看历史纯粹是抱着看故事的心态,更不会深挖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

故而,他对于南唐小朝廷的蝇营狗苟没有深挖,反倒是耿先生这段看的十分仔细。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宋齐丘既然说要向李璟引荐,显然上述的事情还未发生。

想到那些历史上的传闻,他不免想要一探究竟。

李弘冀心生好奇的同时,宋齐丘却已经开口驳斥:“我大唐人杰地灵,民间有一两个高人,不足为奇,昔年,宋华阳、鱼玄机哪个不是惊才绝艳之辈?莫非萧大人觉得,时移世易,如今,我大唐就出不了宋华阳、鱼玄机那样的人才?”

萧俨怡然不惧,冷笑道:“宋太傅莫要给萧某扣帽子,钦天监世代研习天文历法,经验丰富,毋庸置疑,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半吊子女道士?

况且,陛下一向求贤若渴,虽不敢说乡野无遗才,但有识之士,早就该为朝廷所用。宋太傅是觉得,我朝不能唯才是举,还是说朝廷的钦天监,都不如一个耿先生?”

他虽口口声声,让宋齐丘不要给他扣帽子,但随即却一顶帽子还了回去。

宋齐丘老于世故,自然不可能落入他的套,轻蔑一笑道:“萧大人何必明知故问?老夫虽不懂得天象,却也知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

如今,钦天监尚未有定论,老夫也只是向陛下引荐,一切自有陛下决断。你这般横加阻挠,是想要阻碍圣听,还是说你想借今日天象,另有所图?”

李弘冀此前便担心,乔寓派会拿他当枪使,借天象质疑兄终弟及。

没想到,孙晟没提这茬,反倒是宋齐丘意有所指。

虽然宋齐丘做为李景遂最有力的支持者,这么说,不过是以此为由堵住萧俨的嘴。

但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被殃及池鱼,李弘冀心里多少有点不爽。

尤其,在察觉身前的李景遂,身体不自觉的微微颤动,愈发无奈。

萧俨也不是傻子,当即否认道:“本官岂会阻碍圣听?只是,朝堂之上,岂容一介女流妖言惑众,该不会是宋太傅想要蒙蔽圣听吧?”

“一切自有圣断,老夫又没阻止萧大人旁听,是不是蒙蔽圣听,何不等听完再说?”

说到这,宋齐丘顿了顿:“况且,老夫才说出耿先生之名,萧大人便一口道出其女冠的身份,岂不正说明萧大人也有所耳闻?”

“朝堂之上,岂容一介女流说三道四?”

萧俨虽然还是针锋相对,但用词却从妖言惑众换成了说三道四,显然被宋齐丘抓住了痛脚,已经输了气势。

宋齐丘也不与他纠缠,转而看向李璟道:“既然萧大人指责老夫蒙蔽圣听,老夫也该避嫌才是,陛下若有疑虑,不如听听齐王和诸位的意思。”

他说的好听,要听听一众王公大臣的意思,可本土派本就势大,结果不问自明。

另外,被他这么一说,此前一切由李璟决断,也变得可有可无。

偏偏李璟似乎没有察觉到这点,点了点头道:“也好!”

随即,看向最前方的李景遂道:“三弟以为如何?”

“臣弟以为,听一听也是无妨,朝中衮衮诸公齐聚一堂,那位耿先生若真是妖言惑众,难道诸公还分辨不出来?”

他一边说,一边环顾殿内,最终目光停留在了李弘冀的身上,笑道:“弘冀以为呢?”

李弘冀暗骂了一句,果然,还是受了宋齐丘的影响,注意到自己头上。

心里这般想着,嘴上却故作惊讶道:“兹事体大,弘冀哪里敢妄言,父皇在上,自是一切都听父皇的。”

他看似是在推脱,但无形中,却把决定权抛给了皇帝李璟。

李景遂却没能听出话里的玄机,反而觉得这个回答,才符合对这个大侄子的刻板印象。

倒是宋齐丘饶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

并非李弘冀没考虑到,可能会引起有心之人注意,也非他想暗中使绊子。

只是,他毕竟是投胎来的,不论如何,这份母子之情却是实实在在。

倘若李璟寡人有疾,哪怕李弘冀知道,耿先生会被留在别院,甚至,珠胎暗结,也不会有什么愧疚。

毕竟,做为皇帝,三宫六院也属正常,后宫之中多一个女道士又有什么稀罕?

可偏偏李璟皇帝或许做的不怎么样,这方面却做的极好。

与钟皇后虽是政治联姻,但感情极为深厚,这一点,只从李璟的十个儿子中,有一多半是钟皇后所出。

除去夭折的四人,活着的六人之中,便有李弘冀、李从嘉、李从谦、李从信四人,感情不好也不至于有这个比例。

李璟坐上皇位之后,地方上也时常进献美女,但他却并未广开后宫。

大多赐给朝中大臣,少数留用的,也只在宫里,做些管理些书画、图册,亦或是教些乐器、舞蹈之类的工作。

后宫虽不止钟皇后一人,也有诸如李从善生母凌夫人,可实在乏善可陈,且都是潜邸的旧人。

李弘冀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李璟见了耿先生,可能会‘破例’,还帮着宋齐丘等人说话,无疑有引狼入室之嫌。

况且,李璟之所以被迫约定兄终弟及,正是因为宋齐丘为首的本土派,力挺李弘冀的三叔李景遂。

耿先生既然是宋齐丘举荐,若非李弘冀看过关于她的记载,知道自己的反对多半徒劳,也不介意唱一唱反调。

李璟哪里知道这些,反而对这个好大儿的回答颇为满意:“既是如此,趁着诸位爱卿都在,便听听她到底有何高见。”

宋齐丘闻言,连忙道:“人就在殿外。”

“宣!”

“宣耿先生觐见!”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