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踌躇
李斯虽未能将长女婚配于扶苏,但他与帝室联烟的计划毕竟都能行得通,姑娘们都婚配给了皇室众公子,其余众儿也都攀上了皇室公主。
如此一来,他对扶苏、蒙娟的婚事也就不再耿耿于怀。
然而,蒙恬远离咸阳,统率大军戍边、筑城,对家中这一桩喜事尚不知情。所以,蒙氏夫人和蒙娟听说皇上命扶苏北去巡边,便分别写了家书托与扶苏,这家书一是报告平安,让蒙恬安心戍边、筑城;另外,也顺便将这桩与帝室联烟的喜讯告诉蒙恬,让他也共享这份喜悦。于是,扶苏与蒙娟的婚事开始在众人的期许中,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现在,贴身待卫提起此事,倒叫扶苏有些踌躇。他仿佛看见蒙娟姘姘婷婷立在宫中,秋千架下亲手将平安家书交付给他的那温馨的场景:‘霞染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含羞还半喜,殷勤细叮咛。’要他一定将这封报告平安和喜讯的家书,带到边塞,亲自交给父亲;并且说:父亲要是知道多年未见面的女儿已经长大,并且已经有了萌约,而眼前这个英俊的皇子,便是未来的乘龙快婿,他心里该多么高兴啊!这样多少也可以安慰他远离家乡的一颗孤寂的心。那殷切的眼神,那细细的叮咛,仿佛还在耳畔回响。
蒙娟也许是急切盼望喜讯早日飞到父亲蒙恬将军身边,也许是风闻了咸阳即将发生什么大事,虽然不愿和扶苏离别,却强颜欢笑地送扶苏远行。
第十八章思想斗争
临行时蒙娟殷勤寄语,盼望扶苏从父亲身边早日带回佳音。可是,如今自己半途而返,平安家书未送到蒙恬将军跟前,更不用说与蒙将军见上一面,也未带回边塞佳音,该叫蒙娟多么失望呵……
扶苏仿佛能看到蒙娟得知此事后失望的神情,那原本充满期待的眼神逐渐黯淡,想到这里,他的心中满是愧疚。
然而此刻,更紧迫的事情摆在眼前,那焚烧书简的烈火正在熊熊燃烧,竹简在火中不时发出噼啪的爆裂声,每一声都好似敲在扶苏的心上。扶苏觉得那火似乎在燎灼自己的眉毛,在炙烧自己的心。让他不能再犹豫彷徨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是立即飞驰回咸阳,力谏父皇取消焚书的诏令,以免铸成大错。那些珍贵的典籍,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眼下似乎还能力挽狂澜,使一部份珍贵典籍不遭烈焰,得以留存后世,启迪下代。
至于犯颜强谏,触怒父皇,要遭来什么横祸,他早已无心细思了。大义面前,个人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很快又坚定下来,缓缓说道:“我知蒙娟的心意,也明白这份家书的重要性。但如今国家诗书有难,我身为皇子,肩负着守护文化传承的责任。我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踏上这条充满未知的道路,只为给天下诗书简策争得一线生机,只为让百代精英的智慧得以延续。若诗书尽毁,即便我将家书安全送到父亲手中,又有何意义?国家的文化根基若是动摇,那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第十九章回驰
保护诗书、捍卫文化的决心,如同一团火焰在他内心燃烧,在这乱世之中熠熠生辉。
侍卫听了扶苏的话,不禁动容。他深知扶苏的善良与担当,也明白此事关乎国家命运。可他仍担心扶苏此去会遭遇不测,于是说道:“皇子,您一片赤诚令人敬佩。但咸阳如今局势险恶,您若只身回去,恐怕凶多吉少。何不先派人暗中送信告知陛下您的心意,等局势稍有稳定、回暖再做打算?”
扶苏摇了摇头,坚定地说:“时间紧迫,诗书在烈火中煎熬,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无尽的损失。我要当面向父皇阐明利弊,让他看清这场焚书之举的荒谬与危害。哪怕前方荆棘密布,我亦绝不退缩。”
说罢,他调转马头,厉声喝令随身侍卫:“立即随我返回咸阳!”侍卫见皇子神色凛然,意向已定,不敢再多言,一齐勒紧缰绳转身面向来时的路。
扶苏猛一提黑旋风的辔头,那宝马深通人意,立即撒开四只如火的马蹄,沿着来路回驰,众侍卫纷纷加鞭跟上。
夜色如墨,沉沉地笼罩着咸阳城。
就在扶苏离开咸阳北行巡边的当天晚上,城里却发生了一场早已预谋好的大变故。
深夜,初冬凛冽的寒风在咸阳城的街巷中呼啸而过。此时的街巷,寂静得有些诡异。除了偶尔走过的巡夜卫卒,再难寻见其他行人的身影。四周静谧,唯有那梆梆作响的打更声,在夜空中单调地回荡,仿佛是这寂静之夜唯一的伴奏。
第二十章哗变
半夜过后,街道上突然响起一阵阵急雨般的马蹄声,打破了夜的寂静。紧接着,一声声紧急的叩门声此起彼伏,在这寒夜中显得格外突兀。
顷刻间,咸阳全城的狗仿佛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驱使,突然像发了疯似的狂吠起来。那一声声此起彼伏的犬吠声,打破了夜的宁静,让整个城市都陷入了一种莫名的紧张与恐惧之中。
可是,无论平日怎样剽悍凶狠的恶狗,此刻也只是躲在门洞里哑哑吠叫,没有一只敢冲到街面上去撕咬。它们似乎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杀气腾腾的威势镇慑住了,蜷缩在角落里,发出低沉的呜咽。
咸阳城北面,是一片壮丽的宫殿区,那巍峨的建筑在夜色中透着一种神秘而威严的气息。中街一带则是达官显宦们的居住区,以及热闹的市肆和街坊。平日里,这里车水马龙,喧嚣热闹,此时却一片肃穆森严,往日的繁华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纱幕遮住,变得沉闷而压抑。
夜深了,从高楼深院里隐约传出的弦管声、歌唱声、宴乐之声......这时似乎也失去了昔日的模样。
京都,那些平日里横行无忌的卫卒,在这里也仿佛换了一副模样,变成了一位位温驯的家仆。他们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片区域,无谁敢在这里高声吆喝,无人敢去着力叩打那些华屋重门。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着整个咸阳城,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前夕的压抑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