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抉择
他愤概地认为这已经远离了两个学派关于诽今论古、主张与反对分封的争论,这是一场足以让整个国家文化遭受重创的简策浩劫。这些诗书简策,是历代精英智慧的结晶,是天下文明的火种。若任由其付之一炬,那将引发历史的巨大倒退,是国家与民族的悲哀。自己不能坐视不管。
扶苏想到这里,将黑旋风的缰绳一提,毅然拨转了马头。贴身侍卫一直留意着他的神情变化,看出了皇子心绪的变化,连忙上前询问:“皇子,您这是要去哪里?”
“速即返回咸阳!”扶苏斩钉截铁的说道。
“圣上诏令让皇子前去巡边,如若中途返回咸阳,岂不违了御旨?”侍卫面露关切之色,小心翼翼地提醒道。毕竟,违背圣旨可是大罪,稍有不慎,便会引来杀身之祸。
“没事,别担心,父皇会体谅扶苏的一片忠心。”扶苏心不在焉地说完,望向了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咸阳城中那巍峨的宫殿,以及等待他去抗争的命运。
贴身侍卫看着城衙门前空地焚书场上的肃杀气氛,不免忧心忡忡,极力劝说:“皇子,你不能返回咸阳,自投是非之地啊!如今局势复杂,贸然回去,恐怕会有去无回。”扶苏端坐马上,遥望云天相接处九峻山的远峰,心中情愫萦绕,不觉潸然泪下。
他凄然说道:“扶苏并非木石,怎能坐视天下诗书毁之一炬,百代精英的智慧毁于一旦而不闻不问?此去咸阳,我打算当着父皇的面,犯言直谏,务必阻止此次浩劫。哪怕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第十四章劝说
贴身侍卫听了扶苏的一片肺腑之言,心中满是无奈与担忧。他上前抓住黑旋风的辔头,试图用私情打动扶苏的心,小声说:“皇子,您忘了临行时蒙小姐交给您的平安家书吗?蒙小姐一再拜托您,将家书带给十余年巡师在外的父亲蒙恬将军。蒙娟在等你带回蒙恬将军的回信,你这样中途返回会使她大失所望的。”
扶苏微微一怔,差点把这事给忘了。他缓缓地伸出手,轻轻摸了摸身上蒙娟手写的绢书还在腰间。微微颔首,深知这封信的确可不是普通的竹报平安,乃是自己心仪的人向长期率师在外修筑长城,防御外敌频频入侵,历经无数艰辛,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使命,十余年未曾回过一次家的父亲,报告一个让他欣喜如狂的喜讯。蒙娟让他把这封家书亲自交给蒙恬将军,又因为蒙恬将军、蒙娟与自己同时又是这个喜讯的当事人,扶苏当然会把这事儿放在心上,用心去办理。募地,他忽然想起了临行前蒙娟亲自将这封绢书交给自己的情景,那时的蒙娟,眼中满是期许与郑重,仿佛交付出的是她满心的牵挂与重要的使命,觉得侍卫说的没错。
蒙娟的父亲蒙恬,是为秦朝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威名远扬,战功卓著,在朝堂上下皆受敬重。母亲是齐国女子,温婉贤淑,知书达理。扶苏的母亲戚姬,也是赢政取自齐国的美女,举手投足间尽显齐地女子的柔美与温婉。
第十五章青梅竹马
如此,两家人在情感上本就有着一份同乡的天然好感,往来颇为密切。由于母亲们经常来往,拉拉家常,聊聊天。扶苏和蒙娟从小孩时候起常在一起玩耍。青梅竹马的他们,在郊外看蝗虫展开层层薄如蝉翼的彩色翅膀“哔喱哔喱”叫着从头顶飞过,在庭院中嬉笑打闹,追逐着全身布满七彩斑纹的大蝴蝶........享受着童年懵懂美好的快乐,早早地就相识相知了。
随着时光流转,二人渐渐长大,扶苏出落得越发英姿飒爽,气宇轩昂,已然是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样。而蒙娟也长成了身姿婀娜的窈窕淑女,眉眼间尽是灵动与温婉。平日里,两人彼此之间总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相处得极为融洽,那份情谊也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深厚。
双方母亲瞧在眼里,喜在心里,有意撮合这两位年轻人结百年之好,盼望着能亲上加亲,成就一段美满姻缘。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一年前,扶苏与蒙娟二人原本顺遂的姻事却陡然出现了波折。
原来,那心思缜密、善于钻营的丞相李斯,为了巴结好皇帝内室,讨得更多的荣宠与权势,竟立下了一条与皇室联姻的精巧心计。他想着凭借自家的权势地位,使自家儿子都攀上秦皇室的公主,借此进一步稳固家族的荣耀与地位,同时也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始皇帝的各位公子,如此一来,李斯一族便能与皇室的关系更加紧密,可谓是一箭双雕的好计谋。
第十六章门当户对
李斯身为朝中重臣,颇受始皇帝赢政倚重。
于是,李斯便托人去戚姬哪里说媒,表明了自己希望能够与帝室联姻的想法,想把长女婚配给扶苏的心愿。
扶苏因与蒙娟从小一块长大,感情深厚,两人私下里早已许下相伴一生的百年之约,这份深情厚谊在他们心间扎根已久。双方自然不愿另娶嫁她人,加之戚姬与蒙夫人情同姐妹,往来密切。
戚姬本来就很喜爱蒙娟,深知扶苏与蒙娟的心意,而蒙夫人亦对扶苏赞赏有加,两家早有联姻之意。且蒙家族群在朝中威望很高,戚姬便将李斯托媒之事,婉言谢绝了。
赢政此时正倚重李斯,虽然愿意长子婚娶李斯之女,但因戚姬和扶苏本人另有属意,而对方又是大将蒙恬之女,蒙恬一门战功赫赫,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便不再强逼。
秦朝统一天下后,为稳固边疆,便封蒙恬将军三十万大军去收复黄河以南之地,修筑长城。
这长城工程浩大,西起临沁,东至渤海,绵延万余里。蒙恬在外十余年,不辞辛劳,一心为王事操劳,威名震慑边塞。
始皇帝很是尊宠蒙氏,以至连蒙恬的弟弟蒙毅也深得信任,位至上卿,出则参政,入则御前。蒙恬任外事,而蒙毅为内谋,富贵荣华,众多大将很少能有与其相比的。蒙娟婚配扶苏,自然并不有辱皇室。
然而此事经过一年多的拖延,始皇见戚姬、扶苏意愿坚决,又知蒙娟贤淑、秀丽,这才圣恩准允了扶苏与蒙娟的婚事,并且正式委聘订婚。才使这桩婚事有了圆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