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伯邑考开始护佑华夏 第21章 南征(终)

作者:长平烈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8:14:06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也许是天气的原因,也许是荆蛮压根想不到这个时候周人会如同神兵天降般来到长江以南,这次南征打的异常顺利。

曾侯兵锋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不仅征服了自称三苗后裔的扬、越,还将包括虎方在内的一众反抗势力全部驱赶到了更南的丛林之中。

同时,昭王也如愿控制了荆蛮手中的铜矿,并缴获了大批青铜制品。

但满载而归的昭王此时却又犯了愁,带着如此之多的缴获,该如何回去呢?

没错,由于长江汉水的上游地区的雨一直没停,因此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但此时长江汉水一带依旧是汪洋一片。

难道和之前一样,还是坐船回去?

昭王摇了摇头,立刻否掉了这个方案。

今时不同往日,之前在长江北岸的楚国时,昭王可以放心将建造船只的工作交给周人信任的楚人,但如今面对一群刚刚臣服的荆蛮,昭王可不敢让大军乘坐他们建造的船只渡江。

那便等江、汉之水退去后再班师回朝?

昭王再次摇了摇头,虽说和之前需要尽早抵达长江以南不同,如今的大军根本没有粮草方面的担忧。

但据当地的文献推测,这次大水千年难遇,估计要一直泛滥到下半年雨季之后。

大军不可能在这里待上数月,因此便只剩下了一个方案——架桥渡河。

曾侯和祭公也与昭王持相同观点,并且还提出需要对荆蛮这些刚刚征服的原住民有所防范。

为了防止荆蛮在此过程中伺机报复,曾侯和祭公建议过江所用材料全部得由大军自行筹备。

岸边也需要派人日夜巡防,防止有不怀好意的荆蛮偷偷在桥上做手脚。

很快,浮桥便搭建完成了。

为了检验桥体的稳固性,昭王特地安排了一队人马抬着部分战利品先行过桥。

看着对岸亮起的旗帜得知他们已经顺利到达后,大军这才有序地按队列出发,一伍接着一伍地上了浮桥。

然而当昭王和曾侯走到江心之时,突然身后传来一阵喧嚣,脚下的浮木也开始左右摇晃。

昭王赶紧转过头看去,却愕然发现此时的南岸上已经乱作一团。

还没等昭王看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一阵冰凉便侵吞了昭王的五感。

瞬间,桥上的所有人像是下饺子一样由南至北挨个跌落水中,只有靠近两岸的士卒勉强跑上了岸。

但北岸的还好,迎接南岸士卒的是一群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的荆蛮。

原来,荆蛮掐准时机,在上游安排了一群水性极好的“水鬼”,趁着大军走到江心时潜入江中,将浮桥砍断。

水中的浮桥本就不稳,再加上此时的长江可比往日要暴躁许多,一旦着力点丢失,桥上的大军不掉下去才是一件怪事。

就这样原本即将凯旋的胜利之师却在班师途中带着他们这次获得的战利品,尽数葬身鱼腹。

-----------------

辛很庆幸自己会游泳,也很庆幸浮桥断裂时自己在靠近南岸的地方,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在落水前丢掉身上的甲胄和兵器。

落水后,辛先是顺着江水往下游飘了一会儿,远离落水的人群后才朝着北岸游去。

游过江心时,辛突然发现水面上似乎飘着一堆眼熟的衣物。

那是王上的衣服!

辛奋力游了过去,果然衣服下正是已经窒息的昭王。

看了看远处的北岸,辛咬了咬牙选择将昭王的尸体带回去。

只要真的可以将昭王的尸体带上岸,一个子爵肯定是有的!

辛如是想着,带着王尸奋力朝着北岸游去。

另一边,和辛有过一面之缘的由也会游泳,不过和他的运气就差了不少,掉进水里后费了半天的劲才将身上厚重的甲胄脱下来。

但当他正当准备朝着北岸游去时,身边的一位溺水的战友却突然紧紧地抓住了他的一只手。

结果自然不用多说,被溺水之人当成救命稻草的由也饮恨江中,成为了这江中数万冤魂之一。

而当初为虎贲送信的三人中,最幸运的当属风。

风的队伍在大军的最前头,当浮桥被砍断时已经接近北岸。

察觉到不对后,所有人都快跑了几步。

尽管最后还是落水了,但已经接近岸边,水并不是很深,因此都活了下来。

-----------------

由于大水的阻隔,等成周和宗周的大臣们得知昭王与六师俱丧于江汉时,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

尽管最后昭王的尸首被辛带了回来,但由于在水里浸泡过的原因,再加上天气逐渐闷热,尸体已经腐烂发臭到面目全非了。

为了保护周王室的尊严,大臣们在与刚刚继位的天子穆王满讨论后一致决定:秘密安葬昭王,不对天下诸侯发丧。

而将王尸背负至岸上的辛,穆王将其封为辛伯,封地就在长江一带,算是让他为先王守灵。

除了昭王外,随军参战的祭公、曾侯等诸侯也都命丧长江,而且尸骨无存。

同样葬身鱼腹的还有邦周的精锐之师——周六师以及各诸侯国所派之兵。

一时间,丰镐与整个南国几乎家家皆缟素,户户挂白幡。

丰邑史家也不例外。

当代丰侯次子栾就作为随军作册跟随昭王南征,至今下落不明。

除了史栾之外,第四代中的史况也在虎贲中担任百夫长,同样有去无反。

老太君济姜也因为太过悲痛,在为重孙举办完丧事后不久便与世长辞了。

-----------------

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史记·周本纪》[西汉·司马迁]

周昭王亲将征荆。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涉汉,梁败,王及蔡公抎于汉中。辛余靡振王北济,又反振蔡公。——《吕氏春秋·季夏纪》[战国·吕不韦]

既过江,曾侯连克之。当是时扬、越尽归于王,得孚金数万。王师建梁于江汉之上,欲还。梁败,王与六师俱丧。辛负王尸归,穆王乃封其为辛伯。——《周史·昭王本纪》【西汉·史安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