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完成成就“五世同堂”!时间加速停止!】
【很遗憾,您家族的第一代成员已全部离世,检测当前共存五代成员,获得成就“五世同堂”。
完成成就:五世同堂
获得道具:续命香*5(可绑定一名成员,绑定后该成员若处于自然濒死状态将自动使用,每根续命香可延续一个时辰生命。若当前成员已绑定续命香全部失效,立刻恢复濒死状态。注:若成员在使用道具期间受到伤害,该成员将直接死亡,已绑定续命香将全部失效;道具绑定后无法解绑。)
获得香火:500】
五世同堂成就是一个系列,从三世同堂开始,上不封顶。
该系列每个成就只有第一次达成时会发放奖励,成就的奖励也完全一致,几世同堂便是几根续命香和几百香火。
续命香这玩意儿,看名字挺强但其实也就是个鸡肋。
虽然理论上的确可以使人达到永生,但使用的限制太过严苛。
不仅需要提前将续命香绑定在使用者的身上,还不能在使用期间受到伤害。
史祎曾经就有一次,使用者只不过是从床上滚了下来,便被系统判定成受到伤害,几十根已经绑定但还没有使用的续命香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收下鸡肋的续命香后,史祎看了眼时间,发现距离上次苏醒不过才过去了三年。
于是史祎将空缺的保佑名额套在了未被保佑的主祭家族成员身上后,便又重新陷入了沉睡。
史祎不知道的是,他这一睡,下一次醒来时已经是六十年后。
【叮!检测到重大家族事件——丰侯薨,时间加速停止!】
【叮!未检测到下一代有紫薇帝星保佑人选,不对族长人选进行干扰。】
【叮!丰侯乾嫡长曾孙元继任族长。】
没错!正是曾孙!
这一任丰侯史乾成功靠着“长寿”天赋熬走了儿子、孙子,直到传位给了同样拥有“长寿”天赋的曾孙史元手上。
至于说陪祭家族,更是已经传位到史元的侄孙辈手上。
而随着史乾也进入丰祠承受子孙祭拜,第三代成员已经全部离世,触发了成就“七世同堂”,获得了700点香火值和7根续命香。
家族成员中,目前第四代硕果仅存的是同样拥有“长寿”天赋的史远。
第五代则全部被史乾熬走,甚至第六代也只有史元和史方两兄弟还健在。
史方是史远的孙子,觉醒了“少病”天赋,虽然比不上堪称bug的“长寿”天赋,但却让他比包括史元在内的大部分同龄人的身体状况都要好不少。
第七代中,也有三人已经离世,除了史方觉醒了“体弱”天赋的长子璞外,另外两名族人都在跟随穆王远征时战死。
不过史元最小的儿子瑜倒是觉醒了天赋,还一下子觉醒了两个,分别是第一代老祖宗所拥有的“过目不忘”和“长寿”天赋。
于是史祎便绕过了史瑜还活着的两个哥哥,将紫薇帝星保佑套在了史瑜头上。
倒不是说史祎要挑战嫡长子继承制度,而是史祎担心史元会像他的曾祖一样熬死自己未觉醒“长寿”天赋的儿子乃至孙子。
不对!
与其说是担心,不如说是肯定!
根据史祎的粗略估计,目前拥有“长寿”天赋的家族成员平均年龄在九十岁以上,但没有“长寿”天赋的家族成员,即使排除了战争、天灾导致的非正常死亡人员,也只有不到三十五岁。
两者的差距几乎相当于三代人。
这样一来,这一次的紫薇帝星保佑便白白浪费掉了!
相反,同样拥有“天赋”的史瑜大概率不会被自己的老父亲熬走。
确定了未来的继承人后,史祎将目光转向了家族第八代成员,将剩余的几个保佑名额全部用在了第八代。
这一切都做完后,史祎又例行公事般看了看错过的历史事件,便又进入到了加速状态。
按照时间推测,史祎估计等自己下一次醒来时,便要开始布局“国人暴动”事件了。
然而出乎史祎意料之外的是,“国人暴动”提前了!
而且不是提前了一年或者两年,整整提前了将近四十年。
而扇动这一翅膀的,恰恰就是史祎指定的下一任丰侯史瑜。
-----------------
作为当代丰侯最小的儿子,史瑜刚出生没多久便展露出了和先祖文公一样的天赋——过目不忘。
18岁那年,史瑜走上了和先祖一样的道路,进入太史寮,成为了一名史官。
25岁那年,丰孝公去世,史瑜的父亲史元成为了新一代丰侯。
33岁那年,史瑜从族叔手中接过了太史的重任。
46岁那年,史瑜因不同意修改史书中记载懿王登基后的一系列暴政以及放任北方狄人严狁侵犯边境的行为而被免职。
免职回家后,当代丰侯史元不仅没有指责他,反而夸赞他严格遵循祖训,据事直书,一字不改。
同年,史瑜成为了丰侯继承人,并以下一代丰侯的身份开始从父亲手中接过丰邑的大小事务。
次年,严狁又一次入侵边境,甚至一度来到了岐山脚下,直接威胁到了周人的国都丰镐。
见周天子依旧熟练地跑去成周避难,史瑜一边动员丰邑的百姓,一边派人联系西虢国的虢叔派兵支援。
在史瑜的指挥下,丰邑上下一心,不仅成功抵挡住了严狁的侵袭,还配合赶来的虢军将严狁围剿了大部分,并将其残部赶到了太行山里。
如果这个时候史祎苏醒,一定会发现,此时的史瑜又觉醒了一个天赋“韬略”,成为了史家第一位三天赋之人。
懿王迫于诸侯与百姓的压力,在回到丰镐后将史瑜官复原职。
-----------------
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史记·周本纪》[西汉·司马迁]
胡公讳元,孝公嫡长曾孙也。——《周史·丰文公世家》【西汉·史安民】
宪公讳瑜,胡公幼子也。宪公早慧,能过目不忘。时人赞曰:“瑜类祖,有文公之风。”——《周史·丰文公世家》【西汉·史安民】
懿王二年,严狁复侵,至岐山。懿王亡走洛邑。宪公与虢叔共剿之。时人赞曰:“瑜兼文公之才、武公之威。”——《周史·丰文公世家》【西汉·史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