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瑜官复原职后,并没有只关注太史寮,反而把目光放在了昭王后便一直没有组建起来的西六师上。
自从昭王带着西六师一起丧命长江,尽管经过了穆王、共王两代人的重组,但由于种种原因,西六师一直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地组建起来,一直都是一个空架子。
这次抵御严狁入侵的经历让史瑜意识到,如果再不将这支周人的立国之军重建起来,恐怕迟早有一天邦周会重蹈殷商的覆辙。
懿王四年,史瑜在如今的太傅、当代召伯的帮助下,成功举荐当代荆伯旻出任司马。
同年,丰镐地区发生了日食,懿王想要迁都犬丘避祸,被以召伯、丰侯等为首的老臣劝说后才放弃了这个想法。
懿王七年,西戎来犯,荆伯重新组建的西六师迎来了他们的第一战。
尽管西戎被击溃,一直逃到了羌地,但新组建的西六师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好在这一战打出了西六师当年的风采,有武王克商、周公平乱时的英姿。
这极大的唤醒了西六师的军心,一举挽回了自从随昭王南征俱丧后一蹶不振的颓势。
同年冬天,天气尤其的寒冷,汉水和长江都被冻住了,不少人因为丝毫没有准备而被活活冻死。
懿王以为这是上天的震怒,认为是对自己继位之初的暴政的惩罚,直接吓病了。
懿王八年初,也就是史瑜53岁那年,懿王被自己活活吓死。
太子燮即将登基之时,犬戎再度南下来犯,吓的太子燮连登基仪式都顾不上了,直接逃到了成周洛邑。
见太子燮如此软弱,比之他的父亲懿王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大臣们害怕又出一个懿王,于是便在找到了宗室中老成持重的辟方立为下一任天子。
辟方立是共王的弟弟,懿王的叔父,后世将他称为孝王。
孝王元年,刚刚继位的孝王御驾亲征,指司马荆伯为帅,申侯为先锋,成功抵挡住了犬戎的入侵。
值得一提的是在御驾亲征的孝王返回丰镐的途中,遇到了一个马贩子。
孝王见他养的马一匹比一匹健壮,便将他招到麾下,让他专门为周王室养马。
此人名叫非子,是西戎国君的庶长子,母亲不过是被掳来的周人。
虽说他是国君之子,但却过得如履薄冰。
因为他最为年长,就像是一块靶子,西戎国君大骆的所有儿子都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而不同于弟弟们或依仗得宠的母亲或依仗外祖家族的势力,非子的母亲早逝,更是不清楚外祖家在何处。
因此在得知可以摆脱担惊受怕的日子的时候,非子异常的高兴。
但有人却不高兴了,那便是大骆的老丈人申侯。
申侯以为孝王要让非子成为西戎国的继承人,为了自己的外孙成,申侯便向孝王道:“从前,我们先祖住在骊山生下一个女儿。
她嫁给了戎胥轩,生下中潏。因为有这层亲戚关系,中潏便归顺了邦周,保卫西部边垂。西部边垂也因此而和睦。
如今我把女儿嫁给大骆,生下嫡子成。申、骆两家再次联姻,西戎都得以归服,所以您才坐稳王位啊。求您仔细考虑一下。”
于是孝王顺水推舟地说道:“从前伯益替舜帝主管牲畜,牲畜繁殖得很好。所以被分封了土地,赐姓嬴。现在他的后人也替我养马,我便也分给他土地,让他作为一个附庸国吧!”
于是孝王便把秦地赐给非子,让他重新延续嬴氏的祭祀。
同时申侯的外孙成也如愿成为了大骆的继承人,邦周和西戎也重新构建了和睦的关系。
在稳固了来自西方的盟友后,孝王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北方的犬戎身上。
孝王六年,凭借着非子养的马,以往经常得胜了却无法全歼的犬戎终于被孝王按在地上摩擦。
然而正当孝王终于平定了西边和北边的祸患之时,这位被大家称为中兴之主的天子留在镐京主持大局的太子却莫名其妙地跌进了池塘里,淹死了。
孝王只有这一个儿子,且在孝王三年刚刚大婚,目前只有一个女儿。
如此一来相当于孝王直接绝嗣,天子之位再度变得扑朔迷离。
霎时间,丰镐二地阴云密布,所有人都在猜测背后的幕后黑手。
此时正在丰邑主持祭祀的史瑜听说后,叹了口气,对子侄们说道:“这大概是在其中获利最多的人做的吧!但是这都是我的猜测,并没有实际的证据,因此不能在史书上记载。”
班师回朝途中得知这个消息的孝王直接从马上跌了下来,虽然没有受到什么大伤,却也大病一场。
不到半年,孝王也因为悲伤过度离世。
因为孝王无嗣,天子之选诸位大臣和诸侯只能另从王室中寻找。
找来找去,众人还是找回到了故太子姬燮。
一则穆王一共只有两个儿子,穆王的弟弟们也都已经分封到了各自的封地,如今和孝王亲缘上最近的便是这位侄孙。
二来经过孝王六年的努力,此时西边和北边的祸患已经平息,姬燮那软弱的性格应该也不会酿成大错。
于是故太子姬燮继位,成为了邦周第九任天子。
-----------------
《史记》曰:周孝(懿)王七年,厉王生,冬大雹,牛马死,江汉俱动。——《太平御览·咎徵部·卷五》[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
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史记·周本纪》[西汉·司马迁]
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复与大骆妻,生適子成。申骆重婚,西戎皆服,所以为王。王其图之。”
于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亦不废申侯之女子为骆适者,以和西戎。——《史记·秦本纪》[西汉·司马迁]
孝王六年,太子溺亡,孝王乃绝嗣。宪公曰:“盖得利者为之。然无实证,故未言于史。”——《周史·丰文公世家》【西汉·史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