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检测到重大历史事件——废王改元,时间加速停止!】
【恭喜,你的家族成员史瑜参与并主导了历史事件“废王改元”。
完成成就:废王改元
获得道具:尚方宝剑(上斩昏君下斩佞臣。选择一名在所属势力任职的家族成员后,可指定所属势力天子或某职位的权利平稳过渡到下一任手中,下一任人选随机,仅能使用一次。
注:使用时需列举昏君或佞臣的罪状,若系统判定不通过,则视为使用道具失败,选定家族成员立即死亡。)
获得香火:3000】
发生了什么?怎么突然就废王改元了?
史祎看了眼时间,距离上次苏醒仅过去了不到四十年。
短短三十多年过去,历史这辆大车已经悄然转了个180度的弯。
顾不上看家族成员的情况,史祎赶紧往上翻看起历史事件记录。
仔细看了几遍后,史祎这才确定自己没有眼花,明白了这次事件的前因后果。
所以……这次的蝴蝶效应这么快就出现了?而且产生的后续影响还如此巨大!
以前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因为史祎的介入而造成与原本历史轨迹发生偏离的情况,但可能是之前的家族成员起点低的原因,前期哪怕发生了也无足轻重,真正发生影响力如此之大的事件,起码也得到东汉之后了。
然而现在,在史祎并未有意操控的前提下,主祭家族成员竟然无意间更改了历史,甚至还达成了成就,而且还是废立这种难度极高的成就。
只能说史瑜不愧是史祎这么多次游戏经历以来,第一个拥有三天赋的角色。
搞清楚了情况,史祎的心情也平稳了许多,将注意力放在了家族成员身上。
此时的主祭族长依旧是第六代的史元,不过大部分家族和封邑的事务早就交由史瑜打理。
家族中,第六代和第七代只剩下了拥有长寿天赋的史元、史瑜父子,甚至连第八代中也只有寥寥数人尚在人世。
第九代中,史瑜的嫡长孙葫进入了史祎的视野。
和他的祖父当年被选定为继承人时一样,史葫目前也同时拥有两个天赋。
但不同的是,史葫并没有继承bug级天赋“长寿”,两个天赋分别是“能言善辩”和“强壮”。
不知为何,史祎看到他便想到了“讲道理也讲物理”的孔老夫子。
会心一笑后,史祎将注意力转向了最新一代中史瑜的侄曾孙女清姬。
老实说,如果不是因为目前紫薇帝君保佑的名额被史瑜所占,史祎都想直接将这个内定继承人的名额直接套在她身上。
清姬虽然只觉醒了一个天赋,却光从名字上就可以感觉到它的不凡——“生而知之”。
穿越者?还是重生者?
史祎从未见过这个天赋,因此也不清楚该天赋的具体情况。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天赋一听上去便注定是主角。
史祎将次一等的文武二曲保佑套在了她的身上,然后便将目光移向了这次成就的道具奖励上——尚方宝剑,一个活跃在前世各大影视作品中的经典道具。
看着系统对其的描述,史祎不由感叹,“废王改元”这个成就虽然难完成,但完成后的奖励是真的高啊!
感慨完奖励后,史祎想了想还是改了一下加速条件,将加速停止条件改为除重大历史家族事件外每年唤醒一次。
虽然这么一来,不断的“醒来—加速”要显得无聊繁琐许多,但至少能够对时局的变化有所了解。
毕竟此时的历史已然发生了偏移,史祎的先知已然失效,接下来的每次操作,记忆里的那些历史都只能作为参考。
除非……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不会出现一觉醒来,已经过去好几代人的情况。
在史祎第8次醒来后,101岁的丰侯史元也终于走向了人生的终点,追谥胡公。
实际已经操持家族和封邑事务24年的“太子”的史瑜终于以70岁高龄继任丰侯,成为了名义上的丰邑掌权者。
当然史瑜对于权力可没有这么大的欲望,不然当年也不会放弃太宰和太史之位了。
史瑜继任丰侯后,也学着父亲的样子,让自己的长子史治来操持族长的事务,自己则在后头观察指导。
而在这7年里,太师荆伯亲率西六师北伐,以虢公为先锋,大破太原之戎,收获了数千匹战马,极大地增强了周王室的威望。
同时在太保召伯的政治斡旋下,一些原先不再朝贡周王室的诸侯也纷纷与周王室恢复了朝贡,其中就包括了诸侯之长的齐国。
在厉王时期见周王室实力渐渐减弱而私自称王的楚国国君熊渠,也因为害怕周王室前来伐楚而选择偷偷改回了子爵,并对恢复了对周王室的朝贡。
而慧王也在周公的悉心教导下逐渐成长为了一位性格温和、沉稳聪慧的少年。
之后到了慧王十年,销声匿迹许久了的淮夷卷土重来,联合一些东方的诸侯国以及东夷,一起发动了叛乱,兵锋直指成周洛邑。
-----------------
七年,虢公帅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今本竹书纪年》[明·佚名]
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长父征之,不克。——《今本竹书纪年》[明·佚名]
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史记·楚世家》[西汉·司马迁]
慧王七年,胡公薨,宪公继之。——《周史·丰文公世家》【西汉·史安民】
四年,威公率六师北伐太原之戎,虢公为先锋,大破之,获马千匹。——《周史·慧王本纪》【西汉·史安民】
厉王时,楚子熊渠立三子为王以昭不臣。及慧王立,三公辅之,太师荆伯北伐破戎。熊渠畏之,亦去其王。——《周史·楚世家》【西汉·史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