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伯邑考开始护佑华夏 第50章 梅山君史舵

作者:长平烈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8:14:06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和大夫嬴诚一同来到郑国的,还有嬴诚的女婿,秦国太子妃涓和现任丰侯舟的幼弟史舵。

史舵是灵公最小的儿子,不仅本身就觉醒了“俊美”天赋,还恰好卡在了“何尊”第二十六个名额上,额外觉醒了“亲和力”天赋。

可别小看这两个看似没啥用的天赋组合。

史舵一出生便靠着“亲和力”这个虚无缥缈的天赋成为了整个史家的团宠。

而随着史舵年龄的增长,“俊美”天赋的效果逐渐展开,使其获得了千年未有之美男子的“美名”。

一时间史舵成为了秦国万千少女的梦中情郎。

史舵八岁那年,觉醒了第三个天赋“骑射”,尤其擅长君子六艺中的“射艺”。

当初史祎刚看到史舵觉醒了“骑射”天赋时,还在为其感到可惜,毕竟此时马更多的还是作为驾车的畜力,觉醒了这个天赋和没觉醒没有什么两样。

然而史祎不知道的是,“骑射”这个天赋中虽然有骑术,但重点还是在射上。

在行进中保持稳定射击可不是一般的技巧,而这恰恰与车兵战斗小组中的车左的技能需求高度相同。

七年前,郑大夫嬴诚因为不满郑伯的迂腐而弃官回秦。

嬴诚一回到秦国便找到了儿时的玩伴,比自己仅小了五六岁的族侄太子静诉苦,恰巧便遇到了来太子府上看望姐姐的丰侯史舟和史舵。

在“亲和力”和“俊美”双重buff的加持下,嬴诚直接便相中了年轻的史舵,想要招他为婿。

由于史舵的父亲灵公早在恭王十五年便已经逝世,母亲也在恭王二十年离世,婚姻大事自然由既是长兄又是族长的丰侯史舟说了算。

秉持着史家一贯既传统又民主的婚姻风格,史舟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而是让史舵先与嬴诚的女儿见上一面后再做决定。

结果没想到“相亲”时两人一见钟情,这段婚事便就这样定了下来。

嗯?你问“相亲”的细节?

别问!问就是某个恰好被定时唤醒的老祖宗看当前丰侯在干什么的时候恰好看到了“相亲”一事。

出于八卦,“恬不知耻”地偷看人家小年轻“相亲”。

结果史祎看两人都有些害羞,且又是郎才女貌十分般配,便将他认为鸡肋的道具——当初姬姜联姻时获得的“红线”直接用在了这里。

第二年,一场盛大的婚礼便顺利在镐京举行。

那一天,丰镐两地不少少女都失眠了,又过了大概一周左右(消息传递延迟),郑国的许多公子也纷纷捶胸顿足。

而当郑伯派人来到秦国邀请嬴诚回郑时,本来就有前往除晋、齐两国外的其他诸侯国立宗之意的史舵便干脆跟着岳父嬴诚一同先去郑国考察一番。

史舵和嬴诚来到郑国国都时,祭仲已经完成了粮食和兵器的筹备。

郑伯亲自来到郊外迎接,对着嬴诚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道:“舅父!之前由于时机还没有成熟,一直没有同意您的建议。如今叔段马上就要垮台了,还请舅父您帮助我打败他。”

嬴诚却没有立刻就答应下来,反而问道:“你如果要攻打叔段,那姜氏必然不肯,会从中作乱,甚至暗中传递消息给叔段。你要怎么做呢?”

郑伯却似乎早就预料到了嬴诚会问自己这个问题,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舅父放心,我已经将武姜控制起来了,并让人严加看管,不会让她干扰我们,更不会让她将消息泄露出去。”

嬴诚终于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并向郑伯介绍自己的女婿史舵:“好吧!既然国君已经下定决心讨伐叔段,那我就向国君你介绍我的女婿舵吧!舵是丰灵公的小儿子,他十分擅长射箭,可以让他作为你的大将。”

郑伯于是便让史舵露一手给他看看。

只见史舵接过弓箭,朝着天上射了一箭。随后一只飞雁便从天上落了下来,箭矢刚好命中飞雁的脑袋。

郑伯十分高兴,便让史舵成为了自己战车部队的统领,手下有将近两百辆战车。

第一战的地点郑伯选择了国都的西大门密城。

一来这里被叔段统治并不长久,且是叔段强力镇压后民怨最高的地方。

二来密距离国都郑近,却距离叔段所在的京邑远,如果顺利的话可以在不惊动叔段的前提下打下密,为后续的行动提供优势。

-----------------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礼·地官司徒·师氏/媒氏》[西周·姬旦]

段至京,缮治甲兵,与其母武姜谋袭郑。二十二年,段果袭郑,武姜为内应。——《史记·郑世家》[西汉·司马迁]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左传·隐公元年》[春秋·左丘明]

梅山君讳舵,丰灵公之幼子,郑大夫诚之婿也。舵貌美,善射。然天下只知其美而不知其善射也。舵与翁入郑,箭中雁首,郑伯甚器之,使其将二百乘。——《周史·梅山君列传》【西汉·史安民】

公谢之,谓大夫诚曰:“先时机未成,故未许。今叔段将溃,请君助我破之。”

大夫诚问曰:“若将伐叔段,则姜氏必不肯,将作乱,乃至暗通叔段。君将何为?”

答曰:“宽矣!孤已拘武姜,使人守之。不扰,更无泄。”

大夫诚从曰:“善!君伐叔段之意既决。此臣之婿,舵也。舵者,灵公幼子也。善射,可为将。”公乃使舵试之。舵朝天而射,径中一雁首。公甚悦,使之将二百乘。——《周史·郑世家》【西汉·史安民】

在昭公时期,史家开始第三次向外传播。算上前两次的荆、齐、晋三国,包括郑、卫、鲁、燕、楚在内的大部分诸侯国都相继出现了史家子弟的身影。这一次史家彻底将影响力扩散到了整个邦周。——《史家,一个对华夏文明影响极深的家族》【丰·陈问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