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切准备就绪后,郑伯以舅舅嬴诚为将军,率领军队攻打密城。
结果也正如郑伯所料,密城仅抵挡了不到半天,便被嬴诚攻克了。
攻克密城后,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嬴诚率领,向西攻打;而另一路则由郑伯亲自率领,向北边讨伐。
出发前夕,史舵向郑伯请示道:“这里距离京邑太远了啊!大军行动速度太慢了啊!就算我们一路都绕过城池,等我们赶到京邑,恐怕叔段早就有所准备了。更何况绕过对方控制的城池不去打,将自己大军的后方暴露给对方,这是大忌讳啊!
不如让我带着车兵奔袭到京邑,国君你率领剩下的士兵将沿途的城池攻克。”
郑伯答应了这个方案,于是史舵便率领自己所统领的二百车兵,疾驰往京邑赶去。
-----------------
京邑
大叔府
叔段正惬意地享受着早餐。
他刚派人给自己的母亲武姜又送了一封信,希望她再从自己那愚蠢懦弱的哥哥手中拿些城池过来。
这是叔段的好友州吁给他的建议。
其实早在上次那群“暴民”在背后议论自己时,叔段便想过:如今自己已经占据了郑国大半的领土,国都那里又有着目前武姜的策应,为什么不干脆推翻寤生,自己来当郑国的国君呢?
然而好友州吁却劝阻了他:“你明明可以继续让你的母亲武姜慢慢从郑伯手中讨要来郑国的土地,为什么要公然造反呢?
曲沃桓叔难道不是最近的教训吗?
本来待在曲沃就连晋阳君也奈何不了他,但偏偏让潘父去刺杀晋侯,导致天子号召天下的诸侯都一起来讨伐他。
有稳妥的方法,又为什么要选择风险最高、最不确定的选项呢?
至于说那些妄议君主的贱民,派几个人去镇压一下就老实了,又何必因此而动怒啊!”
叔段于是便打消了造反的念头,如同州吁所言派人去密城以及其他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地方镇压民怨。
突然,外头传来一阵骚乱。
叔段皱着眉头,示意一旁的侍女去外边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没过多久,侍女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大喊道:“不……不好了!有人在……在攻城!”
听到攻城二字,叔段也不淡定了,猛然站了起来,往屋外跑去。
但好在叔段早年也算是跟随武公出征过,也并非没有见过世面,知道这个时候应该整合城内兵力,前往城墙支援。
只要能够将敌军抵挡在城外,一切都还好说。
然而还没等叔段带人赶到城墙,便看到不少逃兵从遇袭的城门方向跑来。
“坏了!”叔段心里咯噔一声,意识到大事不妙,便赶紧带着原本支援的部队往另一个方向的城门跑去。
很显然,叔段别的不行,逃跑能力还是一流的。
当史舵彻底控制了京邑的几座城门,并接受了城内残兵和官吏的投降后,却发现叔段早已经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由于人手不够,史舵只派人在往其他几个方向简单搜查了一段距离,便放弃了追击。
等到郑伯将沿途的城市一一攻克来到京邑后,史舵便向郑伯请罪道:“国君啊!是臣疏忽了,放跑了叔段,请责罚臣吧!”
郑伯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大笑着拍了拍史舵的肩膀道:“攻克京邑便是大功一件,没有抓到叔段只不过是小小的遗憾罢了。你又有什么过错呢?你是郑国的大功臣啊!”
史舵十分感动,连忙请命道:“请允许我去追击叔段,一定将叔段抓到国君的面前。”
谁知郑伯却摇了摇头,对史舵说道:“你和将士们已经辛苦了,接下来便让孤自己去追叔段吧!”
于是郑伯便让史舵留在京休息,自己亲自带人搜查叔段的下落。
很快,郑伯便发现叔段的踪迹,一路追赶到了鄢。
鄢地的守军几乎没有抵抗,便溃败了。郑伯十分顺利地攻克了鄢。
但在此之前,叔段便早早又开始向北逃窜,一直逃到了共地,找到了好友州吁的庇护。
由于叔段已经逃到了卫国,暂时还不想挑起郑卫争端的郑伯只好下令放弃继续追赶。
-----------------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左传·隐公元年》[春秋·左丘明]
庄公发兵伐段,段走。伐京,京人畔段,段出走鄢。鄢溃,段出奔共。——《史记·郑世家》[西汉·司马迁]
十三年,郑伯弟段攻其兄,不胜,亡,而州吁求与之友。——《史记·卫康叔世家》[西汉·司马迁]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左传·隐公元年》[春秋·左丘明]
静王元年九月,公以大夫诚为将,攻密,半日而克之。既克,兵分两路。一曰西征,大夫诚率之;二曰北伐,公亲率之。
北伐之初,舵谏曰:“此去京邑远矣!大军迟也。纵避沿途之城,待至京,臣恐叔段有所备也。况避城而不战,示敌以大军之后,此为大忌也。
不若吾以二百乘袭京,君以大军拔所过之城。”公从之。——《周史·郑世家》【西汉·史安民】
叔段既得密,国人谤之。叔段怒,欲叛。卫公子州吁劝曰:“君可复使令堂索地于郑伯,何欲叛乎?
曲沃桓叔岂不近哉?固守曲沃则晋阳君亦无计也。独使潘父弑其君,天子乃召诸侯伐之。有稳者,何以独求险乎?
至于议主之贱民,遣数人镇之则矣!何动怒哉!”叔段从之。——《周史·郑世家》【西汉·史安民】
舵既克京,叔段亡鄢。舵请罪:“君哉!臣疏矣!未获叔段,请君罚之。”
郑伯笑而抚其肩曰:“克京,大功也!不获叔段,小遗耳。卿何罪之有?卿乃郑之大功臣也。”
舵甚感其言,亟请命曰:“请追叔段,必获献叔段于君前。”
郑伯拒之曰:“卿与将士惫矣。孤将亲追之。”
乃逐叔段于鄢。鄢溃,叔段亡卫,至于共。——《周史·梅山君列传》【西汉·史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