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伯邑考开始护佑华夏 第56章 卫 齐 鲁皆乱

作者:长平烈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8:14:06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胡王八年,又是一年大祭,年纪轻轻便当上了齐宗长的史节带领着一众齐国的史家族人来到了丰邑。

这次与以往不同,和一众史家子弟一同来到丰邑的,还有一个“外人”,那便是齐公子小白。

齐公子小白是当今齐侯禄甫的第三个儿子,从小便拜齐国太史舶也就是史节的父亲为师。

今年年初,史舶去世,公子小白哭的十分伤心,就像是自己的父母去世了一样。

而这次大祭,史舶的灵位也要一并送回祖地。公子小白感念师生之情,便请求也一同来到丰邑,要送老师最后一程。

看着有史以来第一位参加史家族祭的外人,当代族长史舟找来史节对他说道:“公子小白十分孝敬师长啊!看来你父亲将他教导的很好。可惜他不是长子,不然齐国又可以出一位明君了!”

然而说到这里,史节却摇头叹息道:“是啊!可惜他不是长子啊!”

史舟看出了史节那声叹息背后似乎不仅仅是对公子小白无法登上国君之位的遗憾,想了想后便出言问道:“他其他几个兄弟又怎么样呢?”

“哎!”史节又叹了口气,“我听说龙这种生物,生下的儿子都不相同。本来以为只不过是随便说说的。结果今天看齐侯的儿女,才知道这话说的不假啊!

国君的长子叫做诸儿,冲动鲁莽,说话也不讲信用。同时荒淫好色,与自己的妹妹私通,整个齐国的公室以他们为耻。

次子叫做纠,为人正直却不懂得变通,将兄长和妹妹私通的事情禀告了国君,因此而被他的兄长厌恶却不知道。

长女叫做宣姜,容貌姣好。当初卫国右公子替太子伋来到齐国迎娶她,结果卫侯见她貌美,竟然强袭霸占了应当身为他儿媳妇的宣姜,直接将她纳为妃子。

(理论上此时她并不叫宣姜。姜是她的姓,宣取自其夫卫宣公。要等到卫宣公死后追谥才能被叫做宣姜。但为了前后通畅,便干脆直接叫她宣姜。)

齐国护送宣姜入卫的大将本打算拒绝卫侯先将宣姜带回齐国,却不想宣姜自己反而欣然接受了这一荒唐的婚姻。

次女叫做文姜,不仅容貌不输于她的姐姐,才华还更甚一筹。然而虽然有才华,但德行却有所亏欠,之前所说的和兄长乱了伦理的便是她。去年刚嫁给了鲁侯为妻,回来归宁的时候还前往兄长府中。”

史舟看了眼正恭恭敬敬为老师上香的公子小白,嘱咐史节道:“按照你所说,我看齐国、卫国和鲁国都迟早会发生大乱啊!希望你保护好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不要让他们被公子诸儿害了。”

史节答应了下来。

事实也果然如史舟所言,只不过先发生大乱的是卫国。

七年后,也就是胡王十五年,宣姜为了帮助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朔获得继承权,便指使朔一起在卫侯面前诽谤太子伋。

“父亲啊!我听兄长伋说我的母亲本来应该是他的妻子,是父亲强娶过去的。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呢?”

宣姜故意制止道:“不要胡说八道!”

朔按照剧本回答道:“我没有乱说!兄长伋还说,他的母亲夷姜原先便是祖父的妾,也是被父亲强掳来的……”

“够了!”原本强纳了儿媳的卫侯就心虚,如今听到了这话,恼羞成怒下地下令道,“来人呐!将太子伋那个妄言长辈的家伙给我带过来!孤要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谁知恶毒的宣姜并不甘心就这样放过太子伋,于是向齐侯提出要杀了他。

齐侯此时正在气头上,便采纳了宣姜的建议,先派人通知太子伋,让他去出使齐国,然后又买通了边境的恶匪,让他们在太子伋出使齐国的必经之路上截杀他。

为了让恶匪知道谁是这次截杀的目标。

齐侯特地将白色的旄节交给太子伋,让他出使齐国的时候带上他。

随后齐侯又派人告诉恶匪,手拿白色旄节的人就是行动的目标。

谁知这个计划却让宣姜与齐侯的大儿子寿知晓了。

公子寿于是趁着太子伋还没有出发的时候便偷偷告诉他:“边境的恶匪看见手拿的白色旄节的人就会杀掉,兄长你可不要去送死。”

然而太子伋却说:“如果因为怕死而违背父亲的命令,我是不会做的!”

于是便要出发前往齐国。

公子寿见状,知道兄长不会听从自己的建议,于是故意叫住太子伋要和他喝送别之酒。

太子伋也没有怀疑其中有诈,便答应了下来。

谁知公子寿在酒中做了手脚,将太子伋灌醉,拿上那根白色的旄节便先行出发,前往出使齐国的必经之路。

路上恶匪果然出现,发现公子寿拿着白色的旄节,于是便将他杀了。

谁知没过多久,还没等恶匪拿上公子寿的首级前往卫国找卫侯复命,太子伋便匆匆赶来。

原来,太子伋醒来之后见自己的白色的旄节已经不见,立刻明白了弟弟寿要去替自己受死,于是赶紧前去追赶公子寿,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

于是,太子伋拦住了这群恶匪,对他们说道:“你们杀错人了,我才是你们要杀的人。”

恶匪面面相觑,一边感叹怎么还有人自己来寻死,一边干净利落地将太子伋也一并杀死。

等到恶匪拿着太子伋的头颅向卫侯复命,卫侯本想将公子寿立为太子,谁曾想却找不到他人在哪儿,只好改立小儿子朔为太子。

后来卫国的人们都知道了这个事情,感慨寿与伋的高尚并厌恶宣姜与朔的卑劣,于是便写下了《二子乘舟》来纪念他们。

卫国之后,齐国也如史舟预言的那般陷入内乱。

胡王十八年,齐侯离世,作为太子的公子诸儿继位。

新任齐侯还没接到天子的册封便急匆匆地想要处死自己的弟弟公子纠,原因正是因为之前他将自己与妹妹文姜的私情揭发出来。

好在史节早有准备,在公子诸儿继位前便通知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家臣,让他们赶紧带着他俩逃到别的国家。

公子纠由管仲、召忽二人辅佐逃往鲁国;公子小白则由鲍叔牙带着逃往了秦国。

盛怒之下的齐侯一边派人去鲁国捉拿公子纠,一边抓住了史节要杀了他以及他的家人。

好在齐侯的亲信大夫公子彭生制止了他,对他说道:“太史节是从丰邑史家出来的人,又是史家在齐国的宗长,如果杀了他和他的家人,恐怕会招致史家的怨恨啊!史家遍布天下诸侯国,而且团结一致,我担心齐国会遭到天下诸侯的围攻啊!”

齐侯这才放过史节,不过却将齐国境内的史家人全部从齐国赶了出去。

次年,齐侯为了让鲁国将公子纠送回来,便借继位之事与鲁国会盟,邀请鲁侯与自己的妹妹文姜到齐国商讨这件事情。

谁知在会盟期间,齐侯与文姜按捺不住旧情,又背着鲁侯私通。

好巧不巧这次被鲁侯捉了个正着。

是个男人都忍不了这个情况,更何况是一国之君的鲁侯。

鲁侯自然也忍不了,但苦于还在齐国境内,不好直接对齐侯发作,便只教训了文姜,并扬言回去后就要休了她。

文姜气不过,趁鲁侯喝醉后,让兄长的亲信公子彭生将其抱上马车,并让他在车上将鲁侯杀死,然后逃走。

如此一来,等到马车停下后,众人发现鲁侯死在了马车上,只会以为是路上有刺客将鲁侯杀死,不会怀疑到自己和兄长齐侯。

谁知当公子彭生将鲁侯抱上马车时,却恰巧被鲁国的商人撞见。

等到商人得知了鲁侯的死讯后,自然立刻将这件事告诉了其他人,很快鲁国和齐国的所有人便都知道了是公子彭生杀了鲁侯。

于是,齐侯不得不将公子彭生拉出来顶罪,处死了他来平息鲁国的怒火。

至此,卫、齐、鲁三国尽数如史舟所言依次发生了动乱,其中鲁国最严重,死了国君;卫国次之,两位公子因此丧命;齐国最轻,只不过两位公子都流亡在外。

-----------------

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宣公得齐女,生子寿、子朔,令左公子傅之。——《史记·卫康叔世家》[西汉·司马迁]

四年,鲁桓公与夫人如齐。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釐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鲁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齐襄公。齐襄公与鲁君饮,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桓公下车则死矣。鲁人以为让,而齐襄公杀彭生以谢鲁。——《史记·齐太公世家》[西汉·司马迁]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诗·周南·葛覃》[先秦·佚名]

三十三年,釐公卒,太子诸儿立,是为襄公。……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鲍叔傅之。——《史记·齐太公世家》[西汉·司马迁]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诗·邶风·二子乘舟》[先秦·佚名]

太史舶为公子小白师。舶卒,小白哭之,如丧考妣。

及族祭,其子节携灵归丰,公子小白从之,以全师徒之情。昭公见公子小白,与节赞曰:“小白性纯良也!惜其非长子也,不然齐又得一明君也!”

节叹曰:“惜哉!其非长子也!”公问曰:“其兄弟如何?”节叹而答曰:“嗟呼!吾闻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尝以为乃虚言。今观齐侯之子女,方知言非虚也。

齐侯长子曰诸儿,莽而无信,淫而好色。与姊妹私通,齐公室耻之。

次子曰纠,正直而不思变,直言兄妹乱伦于齐侯,为其兄所恶而不知。

长女曰宣姜,貌美。初,卫右公子为太子伋取之。然卫侯见其美而夺之,自纳为妃。齐将欲拒之,护宣姜还齐。然宣姜欣然而受也。

次女曰文姜,貌不输于姊,才更甚一筹。然虽有才貌,德有缺也。前云与兄乱伦者,文姜也。去岁鲁侯取之,归宁犹见兄长于府。”

公嘱曰:“夫如子之言,吾观齐、卫、鲁皆将乱也。望子护公子纠、公子小白周全,勿使公子诸儿害之。”节应之。——《周史·丰文公世家》【西汉·史安民】

十五年,公子朔谤太子伋,告宣公曰:“父哉!吾闻长兄伋言曰,吾之母本乃其妻也,父强娶之。事究何如?”

宣姜止曰:“勿胡言!”答曰:“未敢胡言也!长兄伋尝言,其母夷姜者,祖父之妾也,父强掳之……”宣公自以其夺太子妻也,心虚也。及闻其言,大怒,呵曰:“来人!太子伋谤其长,押至于孤前。孤将废之!”

然宣姜欲杀太子伋,宣公从之,乃令太子伋使于齐,而使盗遮界上杀之,与太子白旄,而告界盗见持白旄者杀之。

且行,宣姜之长子寿知之,乃谓太子伋曰:“盗见执白旄者,将杀之,兄毋行。”太子伋曰:“逆父命求生,不可。”遂行。

寿见太子伋不止,醉之,持其白旄而先行。盗见白旄,即杀之。寿已死,而太子伋又至,谓盗曰:“谬也!所当杀者乃我也。”盗并杀太子伋,以报宣公。宣公本欲立公子寿,然未见其踪,乃以幼子朔为太子。

国人伤而思之,作《二子乘舟》。——《周史·卫康叔世家》【西汉·史安民】

十八年,僖公薨,太子诸儿立,是为炀公。僖公时,公子纠尝直言炀公与鲁国夫人私通。鲁国夫人者,僖公女也。兄妹乱伦,齐人皆不耻也。炀公怨之,故继位之初即命人诛之。然太史节预而备也,先令管仲、召忽护公子纠入鲁,又令鲍叔护公子小白入秦。

炀公迁怒于节,欲屠之。公子彭生止之,曰:“太史节,丰史所分也,且为齐史宗长。若屠之,恐史氏怨齐!夫史氏遍布天下,同气连枝。吾恐齐遭天下诸侯所围哉!”公乃释节,尽逐齐史。——《周史·齐太公世家》【西汉·史安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