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周郑交质后,郑伯的威望一度达到了巅峰,野心也逐渐膨胀,不满足于现状,想要成就一番霸业。
息王十五年,息王病危,郑伯亲自护送在郑国做人质的太子初赶赴洛邑。
等到息王驾崩,胡王也就是太子初继位后。拥有从龙之功的郑伯便被册封为左卿士,留在王都辅佐胡王。
而在洛邑当了十几年质子的公子忽也终于回到了郑国,代替郑伯打理郑国的大小事务。
胡王二年至三年这短短两年里,郑伯借口宋、陈、蔡、邾国不向天子朝贡,派史舵领军攻打他们,每一场战争都取得了胜利。
这些诸侯国重新向天子臣服,改变了他们自愍王东迁以来近六十年没有朝周的情况。
郑伯也因此威名大涨。胡王为了表彰他的功劳,将其职位升为三公之一的太师,并尊称其为郑公。
胡王四年,野心逐渐膨胀的郑公将目标盯上了同样很久没有朝贡周天子,且仅仅是一个男爵的许国。
不同于之前的宋、陈、蔡、邾四国,这次郑公想要彻底将许国收入囊中。
但由于这是郑公第一次以天子之名行征伐之实,因此为了以防万一,郑公还叫上了距离许国甚远的鲁国和齐国,一起参与了这场瓜分许国的行动。
郑公先和鲁侯、齐侯在郑国的郲邑会盟,商量攻许的事宜。
会盟最终决定,郑国自东向西攻击许国的西部,鲁、齐二国的军队则由梅山君史舵统领,借道宋、陈两国自东向西攻击许国的东部。
由于之前都是史舵作为郑军的统帅,因此在史舵前去统领齐鲁联军时,郑公便打算从卿室中再选出一名主帅来。
进入郑公视野的一共是两位,一位是当初给自己想了个黄泉见母的办法洗脱了不孝之名的颍考叔,另一位则是黑面大将瑕叔盈。
颍考叔年长但有经验,瑕叔盈虽然身强体壮但太过莽撞。
再加上颍考叔与史舵配合默契,于是郑公便选择了颍考叔为主帅,让年轻的瑕叔盈辅佐他。
谁知颍考叔率领大军进入许地后不久,便在攻打一座名叫叶的小城时被流矢击中,死在了城下。
等到瑕叔盈接过指挥权,将叶这座小城攻克后去收敛颍考叔的尸体时才发现,颍考叔竟然是背后中箭。
一般来说除了溃逃的士兵外,背后中箭只有一种情况,那便是死于自己人之手。
瑕叔盈不敢怠慢,于是快马加鞭派人将这个情况告知给了郑公。
郑公得知后大怒,一边派人彻查这件事,一边让瑕叔盈代为主帅继续攻打许国。
等到史舵攻克了许国的国都,将许国国君绑到了郑公面前时,凶手已经被郑公处死,颍考叔也已经被郑公厚葬。
但史舵总感觉其中有些蹊跷,便暗自调查起来。
郑公听说后,便私下里找到史舵,问道:“杀害颍考叔的凶手已经被诛杀了,你又在调查什么呢?”
史舵却说出了自己发现的疑点:“杀害颍考叔的凶手只不过是一个百夫长,他为什么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杀他的长官呢?他的背后一定还有幕后黑手啊!国君就这样将他处死,还是太草率了!”
说话的同时,史舵的眼睛却紧紧盯着郑公,似乎郑公同样也是他的怀疑目标。
“你说得对啊!”郑公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懊恼地说道,“当时因为颍考叔被害气昏了头,是太草率了!这样吧!孤允许你调动整个整个的力量,一定要把幕后黑手揪出来!”
史舵看着毫无破绽的郑公,点了点头后,便起身告退了。
看着离去的史舵,郑公叹了口气,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三个月后,不知道查到了些什么的史舵向郑公请辞,郑公没有答应他。
于是第二年,史舵便趁着回丰邑参加族祭时带着妻子和幼子一去不返。
郑公派人前往秦国闻讯,却得知那一年史舵一家在参加完族祭后便立刻返回了郑国。
有人说梅山君为了查出杀死颍考叔的幕后真凶已经被谋害了,也有人说只不过是梅山君厌倦了世俗带上妻女归隐山林了。
但不管是谁,都再也没有听说过梅山君的踪迹。
直到将近一千年之后,一卷名为《梅山君实录》的竹简被曹魏的摸金校尉挖到……
-----------------
夏,公会郑伯于郲,谋伐许也。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颖考叔挟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
……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颖考叔者。君子谓:“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之,将何益矣!”——《左传·隐公十一年》[春秋·左丘明]
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为袁绍檄豫州》[东汉·陈琳]
十四年,息王病笃,郑伯亲护太子初至于洛。及息王崩,太子初继之,是为胡王。胡王初立,宋、陈、蔡、邾皆不朝周,郑伯以王命讨之。——《周史·东周本纪》【西汉·史安民】
四年,庄公与齐、鲁会于郲,欲借王命伐许。齐、鲁以梅山君为帅,讨许之东;郑以颍考叔为帅,瑕叔盈为辅,伐许之西。——《周史·郑世家》【西汉·史安民】
颍考叔既亡,梅山君悲之,请辞。庄公不许。遂不辞而别,携妻子归隐。——《周史·梅山君列传》【西汉·史安民】
操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以充军用。于山野中掘得《郑公实录》,史氏察之,乃春秋梅山君史舵著。——《三国志·魏书·武平侯传》【季汉·陈寿】
梅山君曰:“孰杀颍考叔,吾未有实证也,不可妄断。然公既欲隐之,公必知也。既如此,吾自不必查也,必诸公子也。何也?盖为君位乎!”——《梅山君实录》【春秋·史舵】